一种环形推流式微型动物生物床及利用其处理污水污泥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74477B

    公开(公告)日:2018-03-30

    申请号:CN201510622872.6

    申请日:2015-09-25

    Abstract: 一种环形推流式微型动物生物床及利用其处理污水污泥的方法,它涉及一种微型动物生物床及利用其处理污水污泥的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装置处理污水时污泥减量效果不佳,不能与圆型的水处理工艺高效一体式耦合的缺点。一种环形推流式微型动物生物床包括进泥装置、排泥装置、填料、推流装置和穿孔墙;所述的环形推流式微型动物生物床设有二级、三级或多级微型动物生物床;所述的填料均匀设置在微型动物生物床内部;推流装置均匀设置在微型动物生物床内部;两级微型动物生物床之间设有穿孔墙。本发明装置适用于处理污水污泥。

    一种利用原子层沉积对微滤膜进行复合光催化剂改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88612B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510271268.3

    申请日:2015-05-25

    Abstract: 一种利用原子层沉积对微滤膜进行复合光催化剂改性的方法,涉及一种对微滤膜进行复合光催化剂改性的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膜污染及膜光催化改性方法存在膜孔阻塞、催化剂不稳定、光催化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方法为:一、将微滤膜放入反应腔室中进行加热;二、制备第一沉积层;三、制备第二沉积层;四、制备总沉积厚度为10~800nm,即完成利用原子层沉积对微滤膜进行复合光催化剂改性。本光催化改性微滤膜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性能较强,有机污染物的去除率达90%以上,可同时降解膜污染物及水中有机污染物,延缓膜污染的同时提高水质。本发明应用于膜的改性领域。

    一种新型微生物燃料电池组合填料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5489918A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511029595.4

    申请日:2015-12-31

    Inventor: 田禹 李俐频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527 H01M8/16 C02F3/005

    Abstract: 一种新型微生物燃料电池组合填料及其应用,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微生物燃料电池组合填料及其应用。本发明包括阴极外壳、离子交换膜、阳极外壳、阴极、阳极、进水阀、出水阀、导线和外接电阻;阳极外壳和离子交换膜所构成的空间为MFC阳极室,阴极外壳和离子交换膜所构成的空间为MFC阴极室。本发明的目的是利用MFC原理,设计包含阴极和阳极的组合填料。本填料不仅具有传统填料增加生物膜的功能和特点,且能利用MFC的产电微生物和自由电子,以氧气、硝态氮和部分有机物等为电子受体降解底物,实现污水的高效脱碳、脱氮。本发明应用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

    一体式MBR及微型动物生物床组合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129976A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510622875.X

    申请日:2015-09-25

    Inventor: 田禹 孙丽 张军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Abstract: 一体式MBR及微型动物生物床组合装置,它涉及一体式MBR及微型动物生物床组合装置。本发明要解决MBR和微型动物生物床分置式工艺占地面积大、投资和运营成本高的问题。本发明的一体式MBR及微型动物生物床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MBR和微型动物生物床,所述的MBR和微型动物生物床的组合方式分为内外组合和左右组合。本次发明首次把MBR膜生物反应器与微型动物生物床进行一体化组合。一体式MBR微型动物生物床组合工艺及设备可实现污水高效处理,污泥减量60%以上,膜污染频率降低30%以上,占地面积大大缩小,基建及运行成本大幅降低。

    一种用于水处理无机膜的表面光催化改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84452A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510505311.8

    申请日:2015-08-17

    Abstract: 一种用于水处理无机膜的表面光催化改性的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无机膜的表面光催化改性的方法,它为了解决现有无机膜在水处理过程中易受膜污染影响、膜孔易堵塞,没有光催化性能的问题。无机膜的表面光催化改性方法:一、无机膜放于反应腔中,对无机膜及反应腔腔体进行预热;二、预处理后的无机膜的表面依次进行Ti源沉积、O源沉积、Ti源沉积、N源掺杂沉积、Zn源沉积、O源沉积、Zn源沉积和N源掺杂进行多原子层的沉积,得到用于水处理的光催化改性无机膜。本发明通过原子层沉积法形成具有氮掺杂的多组分复合光催化沉积薄膜,具有较好的抵抗膜污染能力,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有机染料的去除率高达95%。

    以磁性纳米颗粒作为驱动液的正渗透膜生物反应器

    公开(公告)号:CN102786188B

    公开(公告)日:2013-10-30

    申请号:CN201210311240.4

    申请日:2012-08-29

    Inventor: 田禹 李志能 陈琳

    Abstract: 以磁性纳米颗粒作为驱动液的正渗透膜生物反应器,涉及一种正渗透膜生物反应器。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正渗透膜生物反应器使用无机盐作为驱动液,盐溶液反渗至生物反应器对微生物具有抑制作用,进而降低污水的处理效果的问题。生物反应器包括储液罐、进水泵、第一进水阀门、曝气管、生物反应池、排泥阀、正渗透膜、驱动液池、第二进水阀门、第三进水阀门、第一贮液罐、第二贮液罐、第一电磁场、第二电磁场、第一排水阀门、第二排水阀门、第一回流阀门、第二回流阀门和泵,储液罐通过进水泵和第一进水阀门与生物反应池相通,生物反应池上设有曝气管和排泥阀,生物反应池和驱动液池之间连接有正渗透膜,驱动液池中装有驱动液。本发明用于污水处理领域。

    一种中药渣的无害化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68453B

    公开(公告)日:2013-07-03

    申请号:CN201010300678.3

    申请日:2010-01-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50/14 Y02E50/32

    Abstract: 一种中药渣的无害化处理方法,它涉及一种药渣的处理方法。它解决了目前中药渣处理方法造成二次污染、安全性低、能耗高的问题。处理方法:一、加入吸波物质;二、隔氧微波辐照;三、冷凝、吸收微波辐照热解产物;四、对固体残留物、不凝性可燃气体和二氯甲烷回收利用。本发明对中药渣的处理具有安全性高、没有二次污染、不占用土地、能耗低、变废为宝等优点。

    一种特低渗透油田回注用采出水的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671091B

    公开(公告)日:2013-03-13

    申请号:CN200910073012.6

    申请日:2009-09-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Abstract: 一种特低渗透油田回注用采出水的处理方法,它涉及一种污水处理方法。它解决了现有方法处理油田采出水存在操作复杂、费用高及出水水质中悬浮固体含量及其粒径中值不能满足特低渗透油田回注水的“5、1、1”标准的问题。方法:一、制备上清液;二、在活性污泥-生物膜反应池中进行驯化处理后通入上清液;三、沉淀后再进行超滤。本发明是采用活性污泥-生物膜复合工艺作为反应主体,可兼顾长短泥龄、好氧/厌氧/缺氧环境,同时去除出水中营养物质及难降解有机物质,生化反应效率高;本发明操作简单、费用低廉,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处理后出水可以稳定达到特低渗透油田回注水水质标准——“5、1、1”标准。

    具有可变曝气和蠕虫附着斜板的剩余污泥减量生物反应器

    公开(公告)号:CN101786717B

    公开(公告)日:2011-09-21

    申请号:CN201010106923.7

    申请日:2010-02-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Abstract: 具有可变曝气和蠕虫附着斜板的剩余污泥减量生物反应器,它涉及一种用于剩余污泥减量的生物反应器。解决了现有的剩余污泥减量装置存在氧气利用率低、曝气可调节性差、蠕虫易脱落、蠕虫种群的生长密度较低、惰性物质不易排出等问题。气体流量自动调节器经被设置好后可根据容器内污泥混合液的溶解氧浓度自动调节进入多个可变微孔曝气管的空气流量,实现对容器内污泥混合液的可变曝气,通过可变曝气可以使污泥混合液的溶解氧浓度维持在蠕虫污泥减量最大的溶解氧浓度;可变微孔曝气管的内壁上均布开有若干个孔径可变出气孔,且出气孔的直径可变范围为0.2~0.8mm。本发明集蠕虫附着斜板以及可变曝气于一体,极大地提高了污泥减量效果,污泥减量达到90%以上。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