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式出风空调
    19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5111751B

    公开(公告)日:2023-09-26

    申请号:CN202210814875.X

    申请日:2022-07-11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分离式出风空调,涉及空调设备技术领域。其包括集成换热装置,集成换热装置设置于室外,上出风管道,上出风管道设置于室内天花板与墙体交接处且与集成换热装置连接;下出风管道,下出风管道设置于室内地板与墙体交接处且与集成换热装置连接;以及控制阀,控制阀设置于集成换热装置的出风口处;其中,当集成换热装置工作于制冷出风模式下,出风口与上出风管道相连通,冷风从上出风管道向室内出风;当集成换热装置工作于制热出风模式下,出风口与下出风管道相连通,热风从下出风管道向室内出风,该分离式出风空调的冷风和热风从不同的管道向室内出风,且室内出风分散,使空调调温更均匀,用户体验更舒适。

    一种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以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62634B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1911086167.3

    申请日:2019-1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以及控制方法,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第一风口、第二风口和风机部件,所述壳体内部形成有内部风道,所述内部风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风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风口连通,所述风机部件设置在所述内部风道内;所述壳体内部还设置有换热器,在所述壳体上、且位于所述换热器和所述风机部件之间的位置还设置有中间风口。通过本发明能够使得空调室内机处于送风模式下使得大部分气流均从中部风口吸入,有效地减小了气流损失,可以实现大风量的送风效果,送风距离远,提升用户舒适性;还能在制冷模式时,气流从下风口及中部风口同时吸入,使冷风与热风混合吹出,可降低冷风直吹人的不适感,提升舒适性。

    空调导风结构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83195B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111554208.4

    申请日:2021-12-17

    Abstract: 本申请是关于一种空调导风结构,包括:第一导风板、第二导风板、降噪凸起、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降噪凸起包括N个并排设置的鳍型片,鳍型片中较高侧为背风侧,较低侧为迎风侧;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第一导风板;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第二导风板,使得空调在制冷模式下运行时,第一导风板、第二导风板和空调外壳背面板依次相连,第一导风板、第二导风板和空调外壳前面板形成开口朝上的冷风道,鳍型片位于冷风道内;空调在制热模式下运行时,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的一端相连,另一端均连接在空调外壳前面板上,第二导风板和空调外壳背面板形成开口朝下的热风道。本申请提供的方案,能够适配制冷模式下的大风量要求。

    一种导风装置、空调及控制方法
    19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294164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211091443.7

    申请日:2022-09-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导风装置、空调及控制方法,通风设备形成有出风口,导风装置包括转轴和导风件,转轴可转动地设置在出风口处,导风件包括多个,多个导风件沿转轴的周向相间设置在转轴上;转轴转动时,多个导风件可同步转动;控制转轴转到不同角度时,出风口可实现上下同时出风柔风、单独上出风柔风和单独下出风柔风;通过调节转轴的转动角度,可调节出风口的出风量;结构和控制方式简单,占用空间小和运动稳定;第一导风件的厚度方向的两侧面均为仿翼型结构,导风件与转轴连接处圆滑过渡,减小空气通过时的阻力;根据导风件的当前位置和目标位置确定转轴的目标转动角度,控制转轴转动目标转动角度,即可使出风口处于目标状态。

    一种风道系统、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公开(公告)号:CN114909793B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110177843.9

    申请日:2021-02-09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风道系统、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风道结构包括:第一蜗壳和第一风门,所述第一风门能够运动与所述第一蜗壳间隔开而在二者之间形成容许出风的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一风门还能够运动与所述第一蜗壳相接而关闭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或,还包括第二蜗壳和第二风门,所述第二风门能够运动与所述第二蜗壳间隔开而在二者之间形成容许出风的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风门还能够运动与所述第二蜗壳相接而关闭所述第二出风口。根据本公开能有效地实现大角度的出风导风效果,通过风门的打开实现上出风的大角度导风结构,解决现有技术中上出风扫风角度小的问题,实现上出风的广角扫风;风门关闭时与蜗壳成为一体,正常实现向下出风。

    扫风叶片、扫风机构、空调室内机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638536A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211183807.4

    申请日:2022-09-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扫风叶片、扫风机构、空调室内机及控制方法,扫风叶片用于设置在出风口处,扫风叶片可摆动地设置以进行扫风,扫风叶片包括扫风叶片本体,扫风叶片本体包括:扫风叶片主体,具有通孔;导流部,与扫风叶片主体连接,导流部具有导流面,导流面为环形结构;沿导流面的中心线的延伸方向,导流面的垂直于其中心线的截面的半径逐渐增大;导流部与通孔内壁之间形成流通通道,以使进入流通通道的气体沿导流面流动。本发明的扫风叶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室内机器的冷风直吹人体,造成舒适性体验较差的问题。

    扫风结构、空调器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342512A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211047138.8

    申请日:2022-08-2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扫风结构、空调器及控制方法,属于空调器技术领域,根据本发明的扫风结构,包括:固定板,固定板沿第一方向延伸;多个扫风叶片,扫风叶片可转动地设于固定板上,多个扫风叶片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其中,扫风叶片包括叶片骨架和设于叶片骨架上的至少两个间隔的导流柱,导流柱沿第二方向延伸,导流柱构造为圆柱状,第一方向垂直于第二方向。根据本发明的扫风结构,气流可以从相邻导流柱之间的缝隙中流出,基于圆柱绕流原理,当气流以一定速度流经导流柱时,会在导流柱尾流形成卡尔曼涡街,从而实现气流扰动效果,可转化为并列/串列多圆柱绕流问题,实现调节气流尾流波动,从而在保障风量的同时达到不同的送风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