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1725038U
公开(公告)日:2011-01-26
申请号:CN201020222981.1
申请日:2010-06-04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IPC: G01V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墙柱两用结构模型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装置及其制作方法,整个试验装置分为4个部分:荷重部分,夹件部分,防护部分,锚固部分。荷重部分为一个大铁槽,用于施加构件上部的配重;夹件部分用于将荷重部分固定在墙体或柱体等构件的荷重梁上方;防护部分由钢支柱和防护架组成,当构件在试验过程中发生失稳现象时可以对试验人员和相关设备进行保护;锚固部分用于将构件基础和试验装置防护部分锚固在模拟地震振动台的台面上。本实用新型的墙柱两用结构模型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装置及其制作方法,设计合理,能够直观地对墙体和柱体进行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装配使用方便,适用面宽,安全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201358529Y
公开(公告)日:2009-12-09
申请号:CN200820124528.X
申请日:2008-12-19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剪力墙,特别涉及钢桁架-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在剪力墙的边框梁中设置型钢梁构成型钢-混凝土组合梁,剪力墙两端设置型钢混凝土柱,剪力墙中钢板上固结型钢斜支撑,型钢斜支撑在钢板平面内可呈人字形、八字形或X形布置。在钢板两侧配置横向和纵向分布钢筋组成的钢筋网,最后浇筑混凝土,组合成为钢板两侧外包钢筋混凝土墙。本实用新型的剪力墙不但很好地克服钢筋混凝土剪力墙自重大、角部混凝土易开裂、易碎等缺点,而且比现有剪力墙的初始刚度大、承载能力高,并且降低了刚度衰减速度,减弱了底部剪切滑移破坏程度,提高了整体抗震耗能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201343797Y
公开(公告)日:2009-11-11
申请号:CN200820124523.7
申请日:2008-12-19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交叉配筋转换层再生混凝土剪力墙,属于一种剪力墙结构。剪力墙下部采用普通混凝土,上部采用再生混凝土,中部转换层取3倍剪力墙厚,并在其中设置X形钢筋斜支撑,钢筋斜支撑和剪力墙钢筋网连接,在混凝土剪力墙内部形成暗支撑。本实用新型的带交叉配筋转换层再生混凝土剪力墙充分发挥两种混凝土的优势,利用了再生混凝土结构,优化了结构设计,保证了结构性能。在受剪力较大的剪力墙下部,采用性能稳定的普通混凝土,而受剪力较小的剪力墙上部,采用性能稍差的再生混凝土。在刚度突变的转换层处,设置交叉配筋可以防止不同混凝土层之间的抗剪滑移,同时对剪力墙的抗剪承载力变化有个过渡的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201056775Y
公开(公告)日:2008-05-07
申请号:CN200720149367.5
申请日:2007-05-30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IPC: E04B2/5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向单排配筋剪力墙一字形节点,属于剪力墙结构领域。包括混凝土保护层(2)、纵向钢筋(3)、水平钢筋(4),在剪力墙表面布置的密目钢丝网(1)。墙体采用双向单排配筋方式,水平钢筋在节点处需交错弯折(弯折成U字形,一排水平分布筋向节点一侧弯折,其下一排水平分布筋向反方向弯折),弯折点距墙外表面的距离为凝土保护层厚度,弯折后的延伸长度大于或等于15d(d为弯折钢筋直径),保证水平钢筋具有足够的抗震锚固长度,在水平分布钢筋的内折角处分别布置1根纵向钢筋;节点中心区以外的纵向钢筋均匀布置。采用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保证抗震性能的前提下减少钢筋用量,降低施工成本,适用于多层住宅建筑结。
-
公开(公告)号:CN201056771Y
公开(公告)日:2008-05-07
申请号:CN200720149364.1
申请日:2007-05-30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IPC: E04B2/00
Abstract: 一种双向单排配筋剪力墙T形节点,属于剪力墙结构领域。包括混凝土保护层(2)、纵向钢筋(3)、水平钢筋(4),密目钢丝网(1)。水平钢筋在节点处需交错90°弯折(即一排水平分布筋向节点一侧90°弯折,其下一排水平分布筋向反方向90°弯折),弯折点距墙外表面的距离为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弯折后的延伸长度大于或等于弯折钢筋直径的15倍,在水平钢筋的内折角处布置1根纵向钢筋,在远离内折角处的墙体表面内侧布置1根纵向钢筋,在水平钢筋相交处布置1根纵向钢筋,节点中心区以外的纵向钢筋间距大于或等于节点中心区内的纵向钢筋的间距。采用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保证抗震性能的前提下减少钢筋用量,降低施工成本,适用于多层住宅建筑结。
-
公开(公告)号:CN200996181Y
公开(公告)日:2007-12-26
申请号:CN200720103112.5
申请日:2007-01-05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两控制型暗框架混凝土复合剪力墙,属于一种混凝土复合剪力墙。包括边框柱(1)和边框梁(7)组成的边框,保温材料(5)和薄墙板(8);保温材料设置在边框内,保温材料的两个外表面设置薄墙板(3~5cm);其中,在薄墙板内侧配置由低碳冷拉钢丝焊接形成的钢丝网(4),在钢丝网之间用拉接钢筋(6)拉接,保温材料填充在两片钢丝网中间;边框由高性能混凝土浇筑而成,薄墙板由普通混凝土浇筑而。本实用新型可以满足高层建筑较高建筑功能的要求,比现有的普通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和复合墙板承载力高、延性好、抗震能力强,而且环保、节能、轻质、保温隔热、隔声。
-
公开(公告)号:CN213297357U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021632587.5
申请日:2020-08-07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混凝土柱‑H钢梁‑钢支撑‑π组合式中柱中部节点,包括轻型方钢管再生混凝土柱、H型钢梁、π形连接件、腹板连接板、高强螺栓、钢支撑、工字形板凳拉结钢筋、板柱拉结钢筋以及预制再生混凝土局部楼板。创造性提出π形连接件以及工字形板凳拉结钢筋等新型装配式节点连接与加强构造,有效的简化了节点区域梁‑柱‑支撑‑楼板的整体装配难度,节点的整体性、承载能力、变形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对比现有技术,构造简单,施工便捷,传力路径明确,具有两道抗震防线。该节点梁‑柱‑撑‑楼板连接牢固,整体性强,抗震性能优异,为装配式绿色住宅轻钢组合结构的工程设计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208792625U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820632893.5
申请日:2018-04-28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IPC: E04C3/3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结构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强再生混凝土叠合柱,该叠合柱包括钢管、浇筑在所述钢管内的第一高强再生混凝土和浇筑在所述钢管外的第二高强再生混凝土,还包括:拉结钢筋;所述拉结钢筋穿过所述钢管并被所述钢管分为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所述第二部分锚固在所述第一高强再生混凝土内,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分别锚固在所述第二高强再生混凝土内。本实用新型的高强再生混凝土叠合柱能够有效地将钢管内外的混凝土连接形成整体,使钢管外围的混凝土和钢管内的混凝土在共同抵抗水平地震作用时协同互补,提高叠合柱的抗震能力和震后可修复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8363360U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20780453.4
申请日:2018-05-24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结构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剪力墙体系包括:连接组件以及至少两块预制的剪力墙本体;所述剪力墙本体的内部中间位置布置有均匀分布的钢筋骨架环,所述剪力墙本体采用再生混凝土制造,两块所述剪力墙本体中的所述钢筋骨架环通过所述连接组件连接。该装配式剪力墙体系可以解决传统装配式剪力墙施工工艺复杂,抗震性能不宜保证等问题,降低了建筑成本,有利于装配式建筑结构的可持续发展。(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1495675U
公开(公告)日:2010-06-02
申请号:CN200920110016.2
申请日:2009-07-03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IPC: E04C1/41
Abstract: 一种带轻质保温砂浆层十字型再生混凝土砌块,主要由再生砌块壁、再生砌块肋以及再生砌块壁与再生砌块肋之间的轻质保温砂浆复合保温层构成,其整体成十字型;再生砌块壁和所述再生砌块肋围成空心部分,空心部分包括位于十字型再生混凝土砌块交点处的空心部分以及端部的轻质保温砂浆空心部分,十字型再生混凝土砌块交点处的空心部分内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或设置斜向再生砌块肋和轻质保温砂浆空心部分,端部其余所述轻质保温砂浆空心部分内填充有轻质保温砂浆;砌块壁的两端设有凹槽。本实用新型的带轻质保温砂浆复合保温层的十字形再生混凝土砌块具有重量轻、强度高、整体性能好、节能保温、隔音、抗震、施工简便等优良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