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5228962U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520888813.9
申请日:2015-11-09
Applicant: 航天晨光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金属软管弯曲刚度测量装置,包括:试验台;夹管座;所述夹管座设置在所述试验台上,用于支撑待测金属软管;顶压装置;所述顶压装置与支撑于夹管座上的待测金属软管的一端连接;且所述顶压装置可靠近或远离待测金属软管地设置;所述顶压装置靠近或远离待测金属软管时,可向待测金属软管施加沿待测金属软管径向的压力或拉力,使待测金属软管弯曲;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所述顶压装置和待测金属软管传动连接地设置;所述顶压装置通过所述传动装置向待测金属软管施加沿待测金属软管径向的压力或拉力。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金属软管弯曲刚度测量装置,可用于测量金属软管的弯曲特性,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205228943U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520887766.6
申请日:2015-11-09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 航天晨光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N3/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金属软管拉压刚度测量装置,包括:套管;所述套管设有容腔;所述容腔用于容置待测金属软管;顶压装置;所述顶压装置与所述套管的一端连接;所述顶压装置可在外力的驱动下靠近或远离所述套管,所述顶压装置靠近或远离所述套管时,可向所述套管施加压力或拉力,使所述套管内的待测金属软管受到压力或拉力;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将外力和所述顶压装置传动连接地设置;外力通过所述传动装置驱动所述顶压装置靠近或远离所述套管。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金属软管拉压刚度测量装置,可用于测量金属软管的拉压特性,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205225891U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520677532.9
申请日:2015-09-02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 宣达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IPC: F04F5/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核电站抽真空系统的具有可调式喷嘴的真空喷射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所述主体设有混合腔;第一级喷射器喷嘴;所述第一级喷射器喷嘴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主体上;所述第一级喷射器喷嘴设有第一级喷射器驱动气体入口;所述第一级喷射器驱动气体入口与所述混合腔连通;第二级喷射器喷嘴;所述第二级喷射器喷嘴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主体上;所述第二级喷射器喷嘴设有第二级喷射器驱动气体入口;所述第二级喷射器驱动气体入口与所述混合腔连通;引射流体入口;喷射器出口。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可调式喷嘴的真空喷射器,在核电站不同的抽真空阶段均能达到最佳的抽真空性能,缩短抽真空时间,提高核电站运行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205038972U
公开(公告)日:2016-02-17
申请号:CN201520669512.7
申请日:2015-08-31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5/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核电站二次侧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包括蒸汽发生器、应急补水箱,所述蒸汽发生器的出口通过主蒸汽管线经应急补水箱进口隔离阀连接到应急补水箱的一端,所述应急补水箱的另一端通过应急补水管线经应急补水箱出口隔离阀、应急补水箱出口止回阀连接蒸汽发生器的入口,所述主蒸汽管线还经蒸汽释放阀连接到蒸汽释放管线,所述应急补水管线还经给水止回阀、给水隔离阀连接到给水管线。
-
公开(公告)号:CN205038970U
公开(公告)日:2016-02-17
申请号:CN201520669493.8
申请日:2015-08-31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5/18 , C02F1/04 , C02F103/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20/128 , Y02E30/4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核电站海水淡化和余热排出系统,包括并联连接的蒸汽发生器、热交换器、闪蒸装置、冷凝器,所述蒸汽发生器出口通过热交换器进口调节阀连接所述热交换器的第一进口,所述热交换器的第一出口经给水泵、给水隔离阀、给水止回阀连接到所述蒸汽发生器的入口,所述热交换器的第二进口分别经注水管线隔离阀、注水管线、注水管线止回阀连接到闪蒸装置的输水管,所述热交换器的第二进口还经海水供水泵、海水供水调节阀通过海水淡化系统进水管线连接到海水储水箱,所述热交换器的第二出口经闪蒸装置进水减压阀连接到闪蒸装置的进口,所述闪蒸装置的蒸汽出口经淡水管线调节阀连接到冷凝器。
-
公开(公告)号:CN204760044U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20450092.3
申请日:2015-06-26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5/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堆核电站二次侧余热排出系统,第一机组和第二机组包括蒸汽排放管线和蒸汽排放阀,蒸汽排放管线连接于主蒸汽隔离阀与蒸汽发生器之间的主蒸汽管线上,第一机组和第二机组还包括应急给水管线和应急给水箱,应急给水管线连接蒸汽发生器和应急给水箱,应急给水泵出口共用管线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机组和第二机组的应急给水泵与应急给水隔离阀之间的应急给水管线上,所述应急给水泵入口共用管线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机组和第二机组的应急给水泵与应急给水箱之间的应急给水管线上。通过适当增设具有非能动特性的余热排出系统,供两个系统共用,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还使现有设计具有多样性,可以使核电机组的安全性进一步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204229852U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20689425.3
申请日:2014-11-17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7/032 , G21C17/03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核电站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半管运行液位试验系统,包括连通的第一水箱和第一管道系统,第一管道系统连接在第一水箱的第一出口和所述第一入口之间,第一水箱的第二出口通过阀门与第二水箱和第二管道系统相连通。第一管道系统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管道,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液位计。本实用新型能模拟核电站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半管运行时的液体液位的变化,开展液位试验,获取液位,尤其是临界液位的信息。本实用新型配置的泵、阀门、液位计、温度仪表、含气率测量装置和数据采集系统,保证其正常运行和数据测量与记录;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可以重复试验,从而能方便地开展对核电站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半管运行的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204229849U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20693040.4
申请日:2014-11-18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5/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核电站非能动应急给水系统,与传统核电站应急给水系统中依赖电动、汽动或柴油机泵提供应急给水的特点不同,本实用新型采用蒸汽喷射泵,以反应堆蒸汽发生器中产生的蒸汽作为驱动源,在丧失主给水和丧失厂外电事故时,非能动应急给水系统从应急给水源取水,经蒸汽喷射泵升压后输送到蒸汽发生器,并通过主蒸汽管道向外带走一回路的显热和衰变热。蒸汽喷射泵是一种不直接消耗机械能,无运动部件的增压设备,比传统机械的增压设备具有更为简单和可靠的优点。该系统利用非能动设备带走一回路的衰变热和显热,实现一回路的冷却,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218510300U
公开(公告)日:2023-02-21
申请号:CN202222795695.X
申请日:2022-10-21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F16K47/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穿孔管式消音器,涉及消音设备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节流降噪消声器无法满足核电大气释放阀降噪需求的问题,提高了降噪效果及介质处理量,具体方案如下:包括内壁上开设有若干小孔的壳体,壳体的内部沿其长度方向依次划分有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之间设有带有小孔的第一隔板,第二腔室与第三腔室之间设有第二隔板,第一腔室通过管身设有小孔的入口喷管与外界连通,第一腔室与第三腔室之间通过若干第一穿孔管连通,第一穿孔管位于第二腔室内的管身上均匀开设有若干小孔,第三腔室通过第二穿孔管与第二腔室连通,第三腔室内设有用于引导介质的螺旋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217008664U
公开(公告)日:2022-07-19
申请号:CN202122475777.1
申请日:2021-10-14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核能供热堆布置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共用反应堆厂房的核能供热堆布置结构,同两个一体化反应堆本体及包容其的安全壳容纳于同一个反应堆厂房内,除专设安全设施及与反应堆运行直接相关的辅助系统单堆配置以外,其余安全相关及放射性包容的系统尽量共用,从而减少抗震I类反应堆厂房的占地面积和体容量,提高经济性;在保障安全性、可运行性、施工可行性的基本前提下,将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和专设安全设施布置大大简化,双堆共用装换料系统和部分辅助、三废和支持系统,相比传统堆型,大大减少了抗震I类核岛厂房的占地面积和体容量,降低了建造成本,具有优越的经济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