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孔碳改性的焦磷酸磷酸铁钠/碳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04828B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110297727.0

    申请日:2021-03-19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焦磷酸磷酸铁钠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将九水硝酸铁和柠檬酸溶于去离子水中形成溶液A,磷酸二氢铵和焦磷酸钠溶于去离子水中形成溶液B,聚乙烯吡咯烷酮和氯化钠溶于去离子水中形成溶液C。将溶液A匀速加入到溶液B中,边滴加边搅拌,直至滴加完毕后,溶液变成黄绿色的悬浮液,即溶液D;再把溶液D匀速加入到溶液C中,继续搅拌7 h后进行冷冻24 h,再用冷冻干燥机干燥36 h,得到前驱体;最后,将前驱体置于管式炉中,在Ar‑H2混合气氛中先于300℃下预烧6 h后再在500℃下终烧,最后用去离子水清洗多次,得到多孔碳改性的Na4Fe3(PO4)2P2O7/C复合正极材料。

    Se掺杂Fe2P自支撑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04824B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110224556.9

    申请日:2021-03-01

    Applicant: 三峡大学

    Inventor: 高林 刘洋 杨学林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Se掺杂的Fe2P自支撑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操作是将泡沫镍依次用去离子水、无水乙醇超声清洗。以泡沫镍为集流体,硝酸铁为Fe源,通过一步水热法制得FeOOH前驱体,然后以次亚磷酸钠为P源,硒粉为Se源,将制得的前驱体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转化为Se掺杂的Fe2P。该方法制得的材料作为钠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具有优异的循环稳定性、高比容量的特点。这种Se掺杂的Fe2P阵列材料在0.01‑3V的电压范围内,在电流密度100 mA g‑1下循环1000圈后仍具有541.2 mA h g‑1的比容量。且在500 mA g‑1时经循环100圈后其可逆比容量仍具有451.9 mA h g‑1。这种Se掺杂的Fe2 P材料作为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倍率性能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锰酸钾钾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公开(公告)号:CN111592045B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010393620.1

    申请日:2020-05-11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KxMnO2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KxMnO2块体尺寸为0.5‑4μm。所述KxMnO2以四水合氯化锰、碳酸钠和氢氧化钾为锰源和钾源,通过共沉淀、水热反应及后续煅烧过程制备KxMnO2粉末。测试结果发现,用4M浓度的氢氧化钾处理前驱体制备得到的KXMnO2具有最好的电化学性能。以KxMnO2为钾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组装的钾离子半电池,电化学性能较好,在钾离子电池领域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镍酸锌双金属氧化物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363460B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110541664.9

    申请日:2021-05-18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镍酸锌(ZnNi2O4)双金属氧化物的制备方法。采用溶剂热和氧化处理两步法合成,首先利用溶剂热法制备ZnNi有机配体前驱物,然后通过低温氧化热处理前驱物,即可合成ZnNi2O4双金属氧化物。本发明制备的ZnNi2O4产物是由一次纳米粒子构成的二次亚微球,其尺寸均匀,约为0.3μm,且微球粗糙多孔,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当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时,ZnNi2O4材料疏松多孔结构缩短了离子的扩散传输路径,增加了电解液接触面积,表现出较好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该制备工艺简单易操作,批次稳定,重现性高,实用性强,有效拓展了双金属氧化物的制备方法和种类,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一种CoSe2-SnSe@CNF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77106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055629.0

    申请日:2022-01-18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CoSe2‑SnSe@CNF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硫酸钴为钴源,氯化亚锡为锡源,硒粉为硒源,DMF为溶剂,PAN为高聚物,均匀分散,通过静电纺丝法,前驱体在空气中预氧化之后再在氮气条件下进行高温煅烧,随后又在空气中煅烧得到CoSe2‑SnSe@CNF复合材料。该方法制得的复合材料作为钠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具有优异的循环稳定性、高比容量的特点。这种CoSe2‑SnSe@CNF复合材料在1 A g‑1电流密度下循环1000圈后依然拥有247.9 mA h g‑1的比容量。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在钠离子电池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一种自支撑硒钛氧钠阵列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77101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055085.8

    申请日:2022-01-18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支撑硒钛氧钠阵列的制备方法。具体操作是将钛箔依次用去离子水、无水乙醇、稀盐酸超声清洗。之后在水热条件下通过NaOH溶液对钛箔刻蚀,并在氮气氛围中,以硒粉为硒源,硒化后得到自支撑硒钛氧钠阵列。发现随着硒粉用量的变化,得到Na2Ti3O6.2Se0.8作为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时的性能最优,在0.01‑3V的电压范围内,在电流密度1 A g‑1下循环1000圈后仍具有155 mA h g‑1的比容量。在大电流下Na2Ti3O6.2Se0.8仍具有较好的电化学稳定性,将Na2Ti3O6.2Se0.8作为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性能稳定,在钠离子电池领域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双碳修饰的硒化锌分层多级微球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12026A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111070245.8

    申请日:2021-09-13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碳修饰的硒化锌分层多级微球的制备方法。具体过程是:将硝酸锌、柠檬酸钾和乌洛托品按一定比例配制成均匀溶液,通过沉淀法形成柠檬酸锌与乌洛托品的混合物。将混合物置于管式炉中硒化得到硒化锌单碳复合材料。再将硒化锌单碳复合材料分散到三(羟甲基)氨基甲烷溶液中,加入盐酸多巴胺进行包覆。包覆物高温煅烧后形成双碳修饰的硒化锌分层多级微球。其作为钾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相较于未进行碳包覆以及单碳改性的硒化锌,表现出较好的电化学性能。硒化锌双碳复合材料与普鲁士蓝组装成钾离子全电池也具有稳定的比容量,在钾离子电池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一种普鲁士蓝类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88646A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110673532.1

    申请日:2021-06-17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普鲁士蓝类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将过渡金属盐和酒石酸溶于去离子水中形成溶液A,十水亚铁氰化钠和抗坏血酸溶于去离子水中形成溶液B,聚乙烯吡咯烷酮和氯化钠溶于去离子水中形成溶液C。将溶液A和溶液B通过蠕动泵同时加入到溶液C中,在N2气氛中边加热边搅拌,直至滴加完毕后,溶液变成悬浮液;再把悬浮液保持加热搅拌12 h,最后在室温下陈化24 h,随后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离心洗涤各三次,最后在120℃下真空干燥24 h,得到普鲁士蓝类正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五氧化二钒纳米片的快速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88641A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110667513.8

    申请日:2021-06-16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二维大面积五氧化二钒纳米片的快速制备方法。采用溶剂热和氧化处理两步法合成,首先以氟化铵作为结构导向剂,柠檬酸氧钒作为溶质,利用溶剂热法制备二维片状VO有机配体前驱物,然后通过低温氧化热处理前驱物,即可合成大面积V2O5纳米薄片。本发明制备的二维V2O5纳米片厚度约为20nm,横向尺寸超过5μm,且表面粗糙多孔,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特别是,该工艺流程耗时不超过24h。当用作锂离子电池正极时,多孔的薄片状V2O5增加了电解液接触面积,且有效缩短了离子的扩散传输路径,表现出较好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该制备工艺快速高效、简单易操作,丰富并拓展了二维V2O5的制备方法。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空心多孔五氧化二钒微球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61056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110757383.7

    申请日:2021-07-05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空心多孔五氧化二钒微球的制备方法。采用溶剂热和氧化处理两步法合成,以正丙醇和乙二醇混合溶液作为溶剂,柠檬酸氧钒作为溶质,利用溶剂热法制备空心多孔VO有机配体前驱物,然后通过低温氧化热处理前驱物,即可合成空心多孔V2O5微球。本发明的三维结构V2O5是由10‑20nm的一次纳米片无序堆叠构成的二次空心多孔微球,其直径约1μm,壳层厚度约0.3μm,且其孔径为10‑20nm,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约45~50m2/g;当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时,多孔V2O5纳米片增加了电解液接触面积,且有效缩短了离子的扩散传输路径,同时空心结构提供了体积变化的缓冲空间,进而表现出较好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拓展了三维空心多孔V2O5微球的制备方法。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