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双催化剂组合物的聚合工艺
    1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339205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280079485.0

    申请日:2022-1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乙烯聚合工艺,所述工艺包括:使至少一种催化剂组合物与乙烯,任选地氢气,以及任选地一种或多种烯烃共聚单体接触;以及在所述至少一种催化剂组合物和任选的氢气的存在下,使所述乙烯和任选的一种或多种烯烃共聚单体聚合,由此获得聚乙烯,其中所述至少一种催化剂组合物包含:催化剂组分A,所述催化剂组分A包含具有取代的或未取代的环戊二烯基和取代的或未取代的芴基的桥联的茂金属化合物;催化剂组分B,所述催化剂组分B包含具有两个茚基的桥联的茂金属化合物,每个茚基独立地被一个或多个取代基取代,其中所述取代基的至少一个为未取代的或取代的芳基或杂芳基;其中该未取代的或取代的芳基或杂芳基不在每个茚基的3位和/或5位上,以及任选的活化剂;任选的载体;和任选的助催化剂。本发明还涉及由所述工艺制备的乙烯聚合物,以及包含所述乙烯聚合物的制品。

    双催化剂组合物
    1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339204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280079480.8

    申请日:2022-1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催化剂组合物,所述催化剂组合物包含:催化剂组分A,所述催化剂组分A包含具有两个茚基的桥联的茂金属化合物的内消旋形式,每个茚基独立地被一个或多个取代基取代,其中所述取代基的至少一个在每个茚基的3位和/或5位上,并且其中所述取代基的至少一个为芳基或杂芳基;其中当使用1H NMR测定时,催化剂组分A的桥联的茂金属化合物的内消旋形式的内消旋/外消旋比率为95∶5或更大;优选地其中芳基或杂芳基取代基在每个茚基的3位上;催化剂组分B,所述催化剂组分B包含具有两个茚基的桥联的茂金属化合物,每个茚基独立地被一个或多个取代基取代,其中所述取代基的至少一个为未取代的或取代的芳基或杂芳基;并且其中该未取代的或取代的芳基或杂芳基不在茚基的3位和/或5位上;以及任选的活化剂;任选的载体;和任选的助催化剂。本发明还涉及使用所述组合物的聚合工艺。本发明进一步涉及由所述催化剂组合物至少部分地催化的烯烃聚合物,以及包含所述烯烃聚合物的制品。

    高熔体流动性聚丙烯组合物
    2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302482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280078373.3

    申请日:2022-11-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丙烯组合物,其包含结晶部分(CF)和可溶部分(SF),所述结晶部分(CF)和所述可溶部分(SF)均根据CRYSTEX QC分析来测定,其中,所述可溶部分(SF):·以聚丙烯组合物的总重量为基准计,所述可溶部分(SF)在聚丙烯组合物中的量为10.0wt%至35.0wt%,优选为11.0wt%至32.5wt%,更优选为12.0wt%至30.0wt%;·所述可溶部分(SF)的特性粘度(iV(SF))为至少2.0dl/g,优选为2.3dl/g至4.5dl/g,更优选为2.5dl/g至4.3dl/g,和·以可溶部分(SF)的总重量为基准计,所述可溶部分(SF)通过由定量13C‑NMR光谱法校准的FT‑IR光谱法测定的乙烯含量(C2(SF))为14.0wt%至29.0wt%,优选为17.0wt%至26.0wt%,更优选为19.0wt%至24.0wt%;其中,可溶部分的特性粘度与结晶部分的特性粘度的比率(iV(SF)/iV(CF))为2.5至5.0,优选为2.6至4.8;并且聚丙烯组合物的熔体流动速率MFR2(230℃,2.16kg,ISO 1133)为105g/10min至320g/10min,优选为107g/10min至300g/10min,更优选为110g/10min至280g/10min;制造所述聚丙烯组合物的方法;包含所述聚丙烯组合物的制品;和所述聚丙烯组合物用于制造制品的应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