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深坝基灌浆帷幕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9914459B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1910307385.9

    申请日:2019-04-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超深坝基灌浆帷幕结构,包括垂直于坝基横断面设置的上层廊道、下层廊道和竖井,上层廊道和下层廊道相平行,下层廊道位于上层廊道的底部,上层廊道与下层廊道通过竖井相连通;由上层廊道灌浆制得第一帷幕体,由下层廊道灌浆制得第二帷幕体和第三帷幕体,第一帷幕体朝向河流的上游方向倾斜,第二帷幕体平行于河流的横断面,第三帷幕体垂直于第二帷幕体且朝向河流的上游方向,第三帷幕体与第一帷幕体搭接相连。本发明采用上下两层廊道实施坝基帷幕灌浆,第一帷幕体与第三帷幕体搭接相连,增强阻水帷幕的连续性,提高超深坝基帷幕的质量和可靠性,上层廊道与下层廊道通过竖井相连通,解决交通和通风问题,节约建设成本。

    一种多沙河流水库的双泥沙侵蚀基准面排沙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270031A

    公开(公告)日:2021-01-26

    申请号:CN202011244497.3

    申请日:2020-1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沙河流水库的双泥沙侵蚀基准面排沙系统,包括:构建模块,用于构建第一泥沙侵蚀基准面和第二泥沙侵蚀基准面;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构建的第一泥沙侵蚀基准面和第二泥沙侵蚀基准面的位置高程;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构建的第一泥沙侵蚀基准面和第二泥沙侵蚀基准面的形成条件;处理模块,用于对第一获取模块获取的位置高程以及第二获取模块获取的形成条件进行预处理,确定第一泥沙侵蚀基准面和第二泥沙侵蚀基准面对应的拦沙库容,并输出显示。便于实现水库有效库容的长期保持和拦沙库容的再生利用。

    一种超深坝基灌浆帷幕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9914459A

    公开(公告)日:2019-06-21

    申请号:CN201910307385.9

    申请日:2019-04-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超深坝基灌浆帷幕结构,包括垂直于坝基横断面设置的上层廊道、下层廊道和竖井,上层廊道和下层廊道相平行,下层廊道位于上层廊道的底部,上层廊道与下层廊道通过竖井相连通;由上层廊道灌浆制得第一帷幕体,由下层廊道灌浆制得第二帷幕体和第三帷幕体,第一帷幕体朝向河流的上游方向倾斜,第二帷幕体平行于河流的横断面,第三帷幕体垂直于第二帷幕体且朝向河流的上游方向,第三帷幕体与第一帷幕体搭接相连。本发明采用上下两层廊道实施坝基帷幕灌浆,第一帷幕体与第三帷幕体搭接相连,增强阻水帷幕的连续性,提高超深坝基帷幕的质量和可靠性,上层廊道与下层廊道通过竖井相连通,解决交通和通风问题,节约建设成本。

    隧洞Ⅳ类、Ⅴ类围岩超前杆系拱减震加固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9083288U

    公开(公告)日:2019-07-09

    申请号:CN201821631228.0

    申请日:2018-10-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隧洞Ⅳ类、Ⅴ类围岩超前杆系拱减震加固结构,包括开设在隧道掌子面顶部的拱形超前薄壁槽洞,所述拱形超前薄壁槽洞的圆心角为90‑180°、槽高为200‑260mm、掘进深度为2000‑3500mm,且拱形超前薄壁槽洞沿掘进方向以2°‑5°角向外扩张;拱形超前薄壁槽洞的底壁上铺设有减震垫片层,所述减震垫片层上设置有多个以单层排列的杆系梁,且每隔3‑4根所述杆系梁之间放置一根注浆钢管;由所述注浆钢管注入拱形超前薄壁槽洞内的水泥浆液将杆系梁和注浆钢管固结在一起形成杆系拱体结构,所述杆系拱体结构与架设在隧洞掌子面处的用于支撑出露围岩体的钢拱架端部相连。本实用新型能够充分保证隧洞大断面开挖施工期和钻爆施工期的安全。

    一种拱坝表孔出口消能的组合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9836954U

    公开(公告)日:2019-12-24

    申请号:CN201920536227.6

    申请日:2019-04-1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拱坝表孔出口消能的组合结构,包括设置于拱坝溢流面上的两个中墩和两个边墩,两个边墩位于两个中墩的外侧,两个中墩之间形成溢流中孔,每个边墩与相邻的中墩之间形成溢流边孔,溢流中孔具有中孔坡面,溢流边孔具有边孔坡面。由于中孔出口由上游至下游方向逐渐收缩,将水平上的窄缝消能和竖向的跌流消能进行组合。由于边孔坡面的尾端上扬,扭曲侧壁由上游至下游逐渐朝溢流中孔弯曲,水流在上抛的同时向内抛,将水流挑向河床中心,减轻或避免了对下游边坡或边墙的冲刷,并使两个边孔出口流出的水流相互冲击抵消动能。通过将溢流边孔与溢流中孔的水流的落水点错开,减轻了对下游河床的冲刷。(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用于混凝土坝缆索式起重机料罐的防抛洒卸料平台

    公开(公告)号:CN221001013U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323095165.5

    申请日:2023-11-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混凝土坝缆索式起重机料罐的防抛洒卸料平台,包括上平台、下平台、混凝土侧墙,设置在上平台和混凝土侧墙的拐角处的防抛洒构件和防护件,防抛洒构件具有第一竖面、底面和斜衔接面,第一竖面向上延伸出上平台形成车档面,防护件设置在所述车档面的上部;斜衔接面自上而下倾斜设置,斜衔接面悬空布设。本实用新型在上平台和混凝土侧墙的拐角处浇筑防抛洒构件,且防抛洒构件部分悬空设计,进而实现了上平台和料罐之间的衔接,有效减少卸料过程中混凝土物料的抛洒量;另外,本实用新型的车档面具有防护件,有效减少自卸汽车对车档的磨损,提高卸料运行安全,节约混凝土量,降低工程建设成本。

    引水建筑物的多层取水口塔架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3571838U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2022470984.3

    申请日:2020-10-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引水建筑物的多层取水口塔架结构,包括底板和位于其两侧的边墙,边墙之间由上到下分层设置有胸墙、上隔板和下隔板,胸墙的底部前侧设置有拦污栅,底部后侧设置有位于上隔板顶部的延伸块,延伸块和上隔板之间形成的顶层进水口处设置有上层工作闸门;上隔板底部延伸至下隔板顶部,上下隔板之间形成的中层进水口处设置有中层工作闸门;下隔板底部向后延伸并在与底板形成的下层进水口处设置有下层工作闸门;上、中、下层工作闸门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且上、中、下层工作闸门后侧为共用流道,共用流道通过引水闸门与后侧的引水洞相连。本实用新型设备投入低、修建周期短、布局紧凑,后期操作便利、运行管理和日常维护较为方便。

    用于生态引流的导流洞进口塔架旁通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3571809U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2022465278.X

    申请日:2020-10-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生态引流的导流洞进口塔架旁通结构,包括导流洞的边墩和封堵闸门,还包括引流部,其包括设置所述边墩外侧的生态过流阀室,所述生态过流阀室内穿设有与水流向平行设置的生态过流管,所述生态过流管的一端与河流上游相连通,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封堵闸门下游的边墩内并通过导流洞与河流下游相连通,生态过流管上还设置有位于生态过流阀室内的电控阀;检修部,其包括设置在生态过流阀室顶部的竖井,所述竖井顶部设置有密封盖板。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施工,操作和维修均十分便利。

    一种导流洞与灌浆洞的平面交叉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2248057U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2020979118.4

    申请日:2020-06-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导流洞与灌浆洞的平面交叉结构,包括上层灌浆洞、下层灌浆洞、导流洞和交通洞,所述下层灌浆洞中设置有位于所述导流洞下方的下穿段,所述交通洞穿过所述导流洞且所述交通洞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下穿段的两端连通,所述交通洞位于所述导流洞中的部分为交通廊道;所述上层灌浆洞位于所述导流洞的上方,所述下层灌浆洞的高程与所述导流洞的高程相同。本实用新型导流洞与灌浆洞的平面交叉结构提高了导流洞与灌浆洞的平面交叉时的施工进度,减少导流洞封堵的工期。(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超深坝基灌浆帷幕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9907423U

    公开(公告)日:2020-01-07

    申请号:CN201920519003.4

    申请日:2019-04-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超深坝基灌浆帷幕结构,包括垂直于坝基横断面设置的上层廊道、下层廊道和竖井,上层廊道和下层廊道相平行,下层廊道位于上层廊道的底部,上层廊道与下层廊道通过竖井相连通;由上层廊道灌浆制得第一帷幕体,由下层廊道灌浆制得第二帷幕体和第三帷幕体,第一帷幕体朝向河流的上游方向倾斜,第二帷幕体平行于河流的横断面,第三帷幕体垂直于第二帷幕体且朝向河流的上游方向,第三帷幕体与第一帷幕体搭接相连。本实用新型采用上下两层廊道实施坝基帷幕灌浆,第一帷幕体与第三帷幕体搭接相连,增强阻水帷幕的连续性,提高超深坝基帷幕的质量和可靠性,上层廊道与下层廊道通过竖井相连通,解决交通和通风问题,节约建设成本。(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