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少光整带钢头部未光整的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031519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110230943.3

    申请日:2021-03-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整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减少光整带钢头部未光整的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光整机机架的闭合时间T1;确定焊缝检测点与光整机之间的距离,焊缝检测点可检测到不光整带钢与光整带钢之间的焊缝,焊缝从焊缝检测点移动至光整机的时间为T2,T2>T1;焊缝经过焊缝检测点之后移动至光整机的时间为T3,当T3=T1时,开始操作光整机机架闭合;在焊缝达到光整机机架时,光整机机架闭合完毕。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减少光整带钢头部不光整的控制方法,实现了全过程自动化,避免了人工操作的不准确性,减少了光整带钢头部不光整的现象,提高了生产效率。

    一种退火炉防瓢曲的起车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331276B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1910643846.X

    申请日:2019-07-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退火炉防瓢曲的起车方法。先获取带钢在退火炉内的实际停留时间,再将实际停留时间与预设时间阈值进行比较;若实际停留时间小于或者等于预设时间阈值,非计划停机后在退火炉内立即起车。为避免带钢温度继续降低而导致带钢与炉辊温差增加而导致带钢表面“瓢曲”缺陷的产生,此时炉区采用“极速提速”操作直至带钢速度>最低安全运行速度。若实际停留时间大于预设时间阈值,需要降温后方可起车,避免了带钢与炉辊的温差较大,炉区采用“阶梯提速”操作直至停在炉内热区的带钢完全离开加热段以及均热段,采用“阶梯提速”是为了让带钢与炉辊的温度尽可能趋于一致,避免了因易瓢曲料起车严重瓢曲而导致的炉内断带事故的发生。

    一种应用于平整机极限变规格轧制的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064652B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1910314599.9

    申请日:2019-04-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平整机极限变规格轧制的方法和装置,通过获得平整机极限变规格轧制中的第一带钢和第二带钢,其中,所述第一带钢与所述第二带钢为相邻带钢;实时获得所述第一带钢和所述第二带钢的焊缝位置;根据所述第一带钢和所述第二带钢的焊缝位置,将轧制模式在第一延伸率和第二延伸率之间进行切换控制,其中所述第一延伸率小于所述第二延伸率。解决平整机在极限变规格轧制时存在退火炉降速、带钢切除损失大的技术问题。达到通过延伸率的调整,实现平整机的轧制力的调整,保证了退火炉的运行速度,避免在极限变规格轧制时,需要降低退火炉运行速度,且需要切除带头、带尾不合格部分,影响成材率,造成损失的技术效果。

    一种轧机的倾斜调整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838215B

    公开(公告)日:2020-09-18

    申请号:CN201810692637.X

    申请日:2018-06-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轧机的倾斜调整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在轧机处于稳定工作状态时,检测所述轧机工作侧的张力、所述轧机工作侧的轧制力、所述轧机驱动侧的张力以及所述轧机驱动侧的轧制力;获得张力偏差和轧制力偏差;在所述张力偏差满足预设条件且所述轧制力偏差的绝对值大于第一预设轧制力时,产生倾斜控制信号;根据所述倾斜控制信号调整所述轧机的倾斜方向以减小所述张力偏差;在所述张力偏差的绝对值小于第二预设张力且所述轧制力偏差的绝对值小于第二预设轧制力时,停止产生所述倾斜控制信号。本发明提供的轧机的倾斜调整方法及装置,防止因张力偏差过大导致带钢出现单边浪、跑偏甚至断带的情况。

    一种降低立式退火炉氮气和氢气消耗的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699525A

    公开(公告)日:2020-01-17

    申请号:CN201910915574.4

    申请日:2019-09-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立式退火炉氮气和氢气消耗的控制系统,包括:节能系统,所述节能系统分别与异常检测系统和连接;异常检测系统,所述异常检测系统的输出端分别与控制故障诊断系统和炉膛气密性检查单元连接,所述异常检测系统的输入端与所述节能系统连接;氮气、氢气流量控制系统,所述氮气、氢气流量控制系统的输出端与炉区速度连接,所述氮气、氢气流量控制系统的输入端与所述节能系统连接;所述异常检测系统,用于建立周期性的炉膛气密性检测系统以及控制故障诊断系统;节约氮氢气消耗,节约成本;该发明结合压力控制和流量控制的双重控制方式;本发明新增变压力控制模式,超低压控制模式以及低压控制模式多种控制模式。

    一种应用于冷连轧机过渡段轧制的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064653A

    公开(公告)日:2019-07-30

    申请号:CN201910314601.2

    申请日:2019-04-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冷连轧机过渡段轧制的方法和装置,通过获得第一带钢和第二带钢,其中,第一带钢与第二带钢为相邻带钢;实时获得所述第一带钢和所述第二带钢的焊缝位置;根据所述第一带钢和所述第二带钢的焊缝位置,将轧制模式在位置控制和恒轧制力控制之间进行切换控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冷连扎机变规格轧制、焊缝缺陷或焊缝附近存在原料缺陷时,易出现断带,严重影响产能的技术问题。达到通过轧制模式的切换,从轧制工艺上消化冷连轧机组的轧制过程,避免在带钢变规格过渡、焊缝缺陷火焊缝附近存在原料缺陷时,保持原有的轧制模式易造成的断带问题,同时避免由于焊缝或焊缝附近有缺陷需打开机架,节约时间,提高产能的技术效果。

    一种带钢轧制方法
    2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324939B

    公开(公告)日:2017-10-10

    申请号:CN201410448262.4

    申请日:2014-0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钢轧制方法,首先确定所述带钢的参数;然后根据所述带钢的参数,设置机架组中每个机架的轧制力;再设置所述带钢过焊缝时所述每个机架辊缝的抬升量;最后根据所述每个机架的轧制力和所述每个机架辊缝的抬升量,轧制所述带钢。因此,能够通过各个机架的负荷分配和单位张力的调整,达到了各机架轧制力均衡的预期目标,而且总轧制功率明显减小,仅为原有规程总消耗功率的87.43%,起到了在合理利用轧制设备的条件下减小能耗、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同时优化后的CVC窜辊幅值也明显减小,有利于减少勒辊、断带等事故的发生,在保证生产稳定的基础上,提高了成品带钢的质量品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