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588913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596025.1
申请日:2023-05-24
Applicant: 鞍钢集团北京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1B25/45 , B82Y30/00 , B82Y40/00 , H01M4/58 , H01M10/054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磷酸钒钠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碱溶液加入钒源的溶液中,搅拌,得到前驱体;(2)将所述前驱体加入磷酸盐溶液中,在均质乳化机中反应,得到磷酸钒钠。本发明的方法利用均质乳化机的控制定向迁移作用,达到控制定向生长的目的,实现二维片状的纳米磷酸钒钠材料的可控高效制备,制得的磷酸钒钠为二维片状,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压实密度,表现出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可用作锂、钠、钾等碱金属二次电池的电极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4604842B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210249477.8
申请日:2022-03-14
Applicant: 鞍钢集团北京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1B25/45 , H01M4/58 , H01M10/054 ,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成核晶化隔离制备纳米磷酸钒钠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将钒源水溶液和碱源水溶液同时输入胶体磨中,得到羟基氧钒前驱体浆料;b、将所述步骤a制得的羟基氧钒前驱体浆料分散于溶剂中,搅拌、过滤得到滤饼;c、将所述步骤b得到的滤饼分散在氟化物和磷酸盐的混合水溶液中,搅拌、过滤、干燥后制得磷酸钒钠。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可以有效调控磷酸钒钠的颗粒粒径大小,实现平均粒径在纳米级的可控制备,制得的磷酸钒钠电极材料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可应用于锂、钠、钾等碱金属二次电池的电极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4068196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111183681.6
申请日:2021-10-11
Applicant: 鞍钢集团北京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Fe‑VN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采用氨解氮化和化学氧化后处理的方法,进行Fe掺杂VN材料的制备。所掺杂的Fe元素能够进入到VN的晶体结构中,由于Fe的价电子排布情况以及Fe与V的电负性差异,将导致VN局域电子结构发生改变,影响VN中各元素的电荷密度分布,进而改变了氮化钒材料的固有本征特性,使得材料的导电性和电解液润湿性增加,进而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因此,该材料适合于用作超级电容器、碱金属电池、液流电池等储能器件的电极材料。本专利涉及的制备条件简单、方便,易于放大化生产制备,有望改善VN基材料在储能领域应用中的局限。
-
公开(公告)号:CN115432686A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11113663.5
申请日:2022-09-14
Applicant: 鞍钢集团北京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1B25/45 , H01M4/58 , H01M10/05 , H01M10/0525 , H01M10/054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磷酸钒铁钠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化学式为Na2FeVO(PO4)2F,其微观形貌为纳米颗粒状。利用引入铁元素来实现磷酸钒铁钠材料的高效纳米化制备,通过利用廉价的铁元素来部分替换价格昂贵的钒元素,降低制备成本,通过利用阴离子交换技术与铁元素的还原特性及共沉淀效应,控制磷酸钒钠类材料的快速成核和限制性生长,进而达到磷酸钒铁钠产物的粒径分布的有效调控,实现纳米化制备。本专利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效率高、易工业化放大等优点,有利于促进磷酸钒钠类材料在电化学储能领域上的研究和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068196A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111183681.6
申请日:2021-10-11
Applicant: 鞍钢集团北京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Fe‑VN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采用氨解氮化和化学氧化后处理的方法,进行Fe掺杂VN材料的制备。所掺杂的Fe元素能够进入到VN的晶体结构中,由于Fe的价电子排布情况以及Fe与V的电负性差异,将导致VN局域电子结构发生改变,影响VN中各元素的电荷密度分布,进而改变了氮化钒材料的固有本征特性,使得材料的导电性和电解液润湿性增加,进而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因此,该材料适合于用作超级电容器、碱金属电池、液流电池等储能器件的电极材料。本专利涉及的制备条件简单、方便,易于放大化生产制备,有望改善VN基材料在储能领域应用中的局限。
-
公开(公告)号:CN118422241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046899.4
申请日:2024-01-11
Applicant: 鞍钢集团北京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25B11/036 , C25B11/046 , C25B9/23 , C25B1/04 , C22C14/00 , C22C1/02 , C22F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质子交换膜水电解制氢用钛双极板及其制备方法,按照质量百分含量计所述钛双极板的成分包括:1.0%~3.0%的Ni、0.5%~3.0%的Mo、0.01%~1.0%的Ru及余量的Ti,组成中杂质元素总含量不超过0.1%,所述杂质元素是Fe、O、C、N及H;其制备方法包括:将原材料进行熔炼得到钛合金铸锭,对钛合金铸锭进行均匀化处理及轧制处理得到钛合金板坯,对所述钛合金板坯进行退火热处理,得到钛双极板基材;所述原材料包括海绵钛、钛箔、电解镍粉、电解钌粉及钼粒;所述钛双极板综合性能优越,用该双极板基材制造的水电解制氢电解槽的耐久性及使用寿命也将得到明显改善和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5432686B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211113663.5
申请日:2022-09-14
Applicant: 鞍钢集团北京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1M4/58 , C01B25/45 , H01M10/05 , H01M10/0525 , H01M10/054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磷酸钒铁钠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化学式为Na2FeVO(PO4)2F,其微观形貌为纳米颗粒状。利用引入铁元素来实现磷酸钒铁钠材料的高效纳米化制备,通过利用廉价的铁元素来部分替换价格昂贵的钒元素,降低制备成本,通过利用阴离子交换技术与铁元素的还原特性及共沉淀效应,控制磷酸钒钠类材料的快速成核和限制性生长,进而达到磷酸钒铁钠产物的粒径分布的有效调控,实现纳米化制备。本专利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效率高、易工业化放大等优点,有利于促进磷酸钒钠类材料在电化学储能领域上的研究和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866463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311681802.9
申请日:2023-12-08
Applicant: 鞍钢集团北京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无机颜料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钒酸铋复合颜料的原位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将铋化合物溶解到酸性溶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充分溶解后,向其中加入钛镍黄颗粒;在强剪切力作用下,向上述混合溶液中加入钒化合物。在一定温度和pH值下反应后,将从混合液中分离出来的沉淀清洗干燥后,经过热处理得到钒酸铋复合颜料粉体。通过在强剪切力作用下在钛镍黄表面的原位均匀发生钒酸铋合成反应。该方法不仅使原位复合反应更快速且均匀,而且也避免了常规方法需要的大量碱性溶液。获得的钒酸铋复合颜料色度值高、遮盖力和冲淡强度更加优异。本发明所述方法绿色高效、反应均匀、样品性能优异,适合工业化连续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7819601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11643071.9
申请日:2023-12-04
Applicant: 鞍钢集团北京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无机颜料纳米粉体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尺寸集中的钒酸铋纳米粉体的制备方法,首先将铋化合物完全溶解到酸性溶液中,在强剪切力的作用下,向含铋溶液中加入钒化合物,随后调节混合溶液的pH值和温度。反应一段时间后,将从混合液中分离出来的沉淀进行清洗干燥后,经过热处理得到钒酸铋纳米粉体。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强化反应原料的传递,促进均匀混合,合成反应均匀。同时,强剪切力具有破碎效果,最终获得的产物颗粒小且集中,分散均匀。该方法具有合成效率高、可重复性好、易产业化制备的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7393754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320043.3
申请日:2023-10-12
Applicant: 鞍钢集团北京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1M4/60 , H01M4/62 , H01M4/139 , H01M4/1397 , H01M10/054 , C09J1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补钠与粘合添加剂,所述正极材料补钠与粘合的添加剂包括海藻酸钠和海藻酸钠衍生物钠盐,海藻酸钠衍生物钠盐包括藻酸酯钠和藻酸硫酸酯钠;所述正极材料为聚阴离子化合物电极材料,包括磷酸钒钠、氟磷酸钒钠、磷酸铁钠和硫酸铁钠;所述添加剂的添加量为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质量的6.25~25wt%;本发明的添加剂作为粘结剂粘结效果好,有效提升了电极的循环稳定性能,作为补钠剂提供了一定量的Na+,使得首次不可逆容量低,提高库伦效率,添加剂自身性质稳定,不会向电池中引入反应性或对电池性能有不良影响的杂质,添加到钠离子正极材料中,操作方法简易,不需要升级现有的电池生产工艺,可低成本规模化使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