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084196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662684.0
申请日:2016-08-12
Applicant: 青岛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G63/916 , C08G83/0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两嵌段低分子聚合物接枝纳米二氧化硅粒子、制备方法和聚酯,通过对纳米粒子及其应用需求进行整体设计,通过对纳米二氧化硅表面改性,表面接枝上较短的软性聚醇链段,并引入相对加长的具有一定刚性的线性聚酯低分子链,得到表面接枝刚柔结合,长短相宜的不同性质聚合物分子链及化学结构稳定,两亲性、化学活性、可分散性及有机相容性都得到大幅度改善的改性纳米二氧化硅,不仅与大多数树脂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改善线性聚酯机械性能,其中聚酯链段可以结晶成核,进而呈现出对线性聚酯树脂基体的优异的成核诱导效应。
-
公开(公告)号:CN103980546B
公开(公告)日:2016-10-05
申请号:CN201410196253.0
申请日:2014-05-12
Applicant: 青岛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82 , Y02W30/6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废旧纸张制备的纸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复合材料领域。包括如下步骤:1)以浸泡碎浆方法获取基于回收纸张的原料纸浆,添加原浆纸浆;2)以物理方法,在恒温环境下向所得二次纸纤维中添加E玻璃纤维、聚丙烯腈纤维、亚麻纤维、棉纤维,与聚乙烯醇、聚乙烯醇缩甲醛、聚醋酸乙烯酯、聚乙烯醇缩乙醛之一进行复合;3)在恒温下由浇筑方式以模具成型;4)烘干脱水固形;经由以上工艺后可获取纤维增强型纸基复合板材。本发明专利可应用于建筑、园艺等领域,实现了废旧纸张的高品质回收利用。与传统材料相比可降解、轻质、原材料环保;与传统废纸回收方法相比,工艺简便,使材料实现长期多次循环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333169A
公开(公告)日:2013-10-02
申请号:CN201310009420.1
申请日:2013-01-10
Applicant: 青岛大学
IPC: C07D475/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巯基化叶酸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带有双官能团(羟基和巯基)的巯基类化合物中的巯基氧化成二硫键得到多官能团二硫物;然后将该二硫物同叶酸(FA)进行酯化反应;最后采用还原剂再将二硫键断裂,制备出含有游离巯基的叶酸衍生物。该叶酸衍生物可以与纳米金属粒子形成牢固的硫金键(S—Me)而结合在一起,从而可以实现叶酸对纳米金属粒子的表面修饰。本发明具有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的优点。本发明的巯基化叶酸结构式如下式。
-
公开(公告)号:CN103280533A
公开(公告)日:2013-09-04
申请号:CN201310226921.5
申请日:2013-06-08
Applicant: 青岛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4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太阳能电池制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掺杂包覆纳米金属的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制备方法:先彻底清洗有阳极电极的透明基底后干燥,在阳极电极上形成一层空穴传输层,再在空穴传输层上形成一层掺杂有机或无机包覆纳米金属的光活性层,然后在光活性层上形成一层电子缓冲层,最后在电子缓冲层上形成阴极电极,得到掺杂有机或无机包覆纳米金属的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其制备工艺简单、光转化率高、成本低、环境友好。
-
公开(公告)号:CN102942832A
公开(公告)日:2013-02-27
申请号:CN201210529584.2
申请日:2012-12-11
Applicant: 青岛大学
IPC: C09D153/00 , C09D5/24 , C08F293/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功能复合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嵌段高分子-纳米金属薄层复合导电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设计嵌段高分子的链段组成、链段长度和总分子量结构参数,利用嵌段高分子包含的两链段的极性差异和不相容性,进而发生相分离生成两相纳米结构的机理,对其所包覆的纳米金属形成均匀分散形貌结构具有诱导作用,进而生成均匀的导电连续网络;将纳米金属银与两亲性的嵌段高分子复合,纳米金属银包埋于两亲性嵌段高分子的内部;将金属做成纳米级的形态,均匀的分散于两亲性的嵌段高分子中;其制备工艺简单,原理安全可靠,制成的材料性能好,制备环境友好,应用范围广。
-
公开(公告)号:CN111040356B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1911357360.6
申请日:2019-12-25
Applicant: 青岛大学
IPC: C08L33/20 , C08K5/3437 , C08K5/07 , C08K5/47 , C08K5/3445 , C08K5/45 , C08K5/13 , C08J5/18 , C08F293/00 , C08F220/06 , C09K11/02 , C09K11/85 , C09K11/54 , F21K9/90 , F21Y115/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原色光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配制出氯化铕和氯化铽和氯化锌的溶液,通过RAFT聚合合成两亲性嵌段聚合物,配制成聚合物溶液。然后将两亲性嵌段聚合物、小分子配体邻菲罗啉(Phen)、2‑噻吩甲酰三氟丙酮(TTA)乙酰丙酮(acac)、水杨酸、咪唑(Im)和苯并噻唑(BTZ)与金属离子配位络合。聚丙烯酸(PAA)段、Phen、TTA、acac、水杨酸、Im和BTZ与金属离子形成网络结构,而聚苯乙烯PS段则可分散在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本发明工艺简单,可将紫外光转化为可见光,只改变贴片就可以改变发光器件的颜色。
-
公开(公告)号:CN111364095B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2010192731.6
申请日:2020-03-18
Applicant: 青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合成小尺寸金属纳米晶的方法,涉及纳米晶材料的制备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采用可逆相转移技术制备含金属‑胺络合物的金属‑胺络合物油溶液;步骤2、制备含还原剂的单胶束反相微乳液;步骤3、通过将所述金属‑胺络合物油溶液逐滴加入到所述单胶束反相微乳液中合成所述金属纳米晶;通过调整所述步骤1中的所述金属‑胺络合物的用量和所述步骤2中的所述还原剂的用量调控所述金属纳米晶的尺寸。本发明提供的合成方法所制备的金属纳米晶具有尺寸均一性和大小可控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777015B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1910055885.8
申请日:2019-01-22
Applicant: 青岛大学
IPC: C08L29/04 , C08L87/00 , C08K5/00 , C08J3/075 , C08G83/00 , C08G63/183 , C08G63/83 , C07F5/00 , C09K11/06 , C09K1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EG接枝聚合物的发光水凝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PEG接枝低分子量PET和聚乙烯醇(PVA)为凝胶基体的复合发光水凝胶。首先制备低分子量PET,然后接枝PEG,使得PET以单体的形式加入到水凝胶中。该方法不仅提高了水凝胶溶胀性而且提升了其机械性能。用邻菲罗啉(phen)和2‑噻吩甲酰三氟丙酮(TTA)作为稀土配体,在调整不同的稀土离子配比能够发出不同颜色的光。而且水凝胶中由于PEG的存在一定程度的改善了稀土发光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604479B
公开(公告)日:2020-10-13
申请号:CN201711011539.7
申请日:2017-10-26
Applicant: 青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木质素基多级孔活性碳纤维的制备方法,在60~80℃硅酸钠水溶液中,交替加入纯化木质素和海藻酸钠,搅拌均匀后调节pH至1~2;经减压旋蒸后得到杂化材料;将所得杂化材料加入熔融纺丝机中,在200~250℃纺丝温度下得到杂化纤维,其中纺丝速度为100~6000m/min;将所得杂化纤维置于高温炉中,以0.01~3℃/min的升温速率升至280~300℃,恒温1~6h;然后以1~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1000~2000℃进行碳化,时间为0.5~12h,经活化和酸洗后得到多孔活性碳纤维。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制备的碳纤维的孔洞多、比表面积大、孔洞结构可控。
-
公开(公告)号:CN111040356A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911357360.6
申请日:2019-12-25
Applicant: 青岛大学
IPC: C08L33/20 , C08K5/3437 , C08K5/07 , C08K5/47 , C08K5/3445 , C08K5/45 , C08K5/13 , C08J5/18 , C08F293/00 , C08F220/06 , C09K11/02 , C09K11/85 , C09K11/54 , F21K9/90 , F21Y115/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原色光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配制出氯化铕和氯化铽和氯化锌的溶液,通过RAFT聚合合成两亲性嵌段聚合物,配制成聚合物溶液。然后将两亲性嵌段聚合物、小分子配体邻菲罗啉(Phen)、2-噻吩甲酰三氟丙酮(TTA)乙酰丙酮(acac)、水杨酸、咪唑(Im)和苯并噻唑(BTZ)与金属离子配位络合。聚丙烯酸(PAA)段、Phen、TTA、acac、水杨酸、Im和BTZ与金属离子形成网络结构,而聚苯乙烯PS段则可分散在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本发明工艺简单,可将紫外光转化为可见光,只改变贴片就可以改变发光器件的颜色。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