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用连接器
    1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350461A

    公开(公告)日:2009-01-21

    申请号:CN200810133830.6

    申请日:2008-07-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卡用连接器,即使在将连接器低高度化的情况下,也能够避免各卡和不对应的接点的接触,从而能够防止接点的破损。该卡用连接器具有:与第一卡(卡A)连接的第一接点;配置在第一接点的下方侧且平面看一部分重合的位置,并与第二卡(卡B)连接的第二接点;将第一卡的安装空间和第二卡的安装空间隔开的隔板(6);将第一卡向隔板(6)的上方侧引导,并且将第二卡向隔板(6)的下方侧引导的卡引导构件。隔板(6)具有:收容伴随第一卡的插入而向下方移动的第一接点的前端部的开口部(603);将第一接点上压至第一接点不伴随第二卡的插入而经由开口部(603)与第二卡接触的位置的上压部。

    卡用连接器装置
    1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262096A

    公开(公告)日:2008-09-10

    申请号:CN200810083207.4

    申请日:2008-0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有选择地安装第一卡和长度、宽度及厚度所有尺寸都比该第一卡短的第二卡,并且由于别紧而导致第二卡过度地进入盒的里部的情况不易产生的卡用连接器装置。能够在卡的插入及排出方向上移动的滑动部件(20)上设有可动部件(40)和第一锁定部件、第二锁定部件(60、70)。在第二卡(100)的插入时,用第一锁定部件、第二锁定部件(60、70)将可动部件(40)锁定在盒(2)的宽度方向上向第二卡(100)的插入轨道内突出的位置。在第一卡(90)的插入时,第二锁定部件(70)被第一卡(90)向壁部(70A)侧方向按压,由于凸轮面(62、72)的作用,使第一锁定部件(60)一边向第一卡(90)的插入方向移动一边向侧壁(70A)侧移动。伴随于此,第一锁定部件(60)的突出部(61)配置于可动部件(40)的槽(43)的位置,解除锁定。

    卡片适配器
    1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416927C

    公开(公告)日:2008-09-03

    申请号:CN200610058982.5

    申请日:2006-03-09

    Abstract: 提供容易实现壳体的薄型化的卡片适配器。具有壳体(1),所述壳体(1)使上壳体部件(2)与下壳体部件(4)相结合,在上壳体部件(2)与下壳体部件(4)之间形成安装卡片的卡片安装部(5)。下壳体部件(4)具有:包括形成卡片安装部(5)的两侧部的两侧壁部(10、11)的框体(9);和金属制的底板部件(13),其被固定在该框体(9)上,包括形成卡片安装部(5)底面的底板部(14)。即,用金属制成底板部(14),即使下壳体部件(4)的底板部(14)薄,也可以确保足够的强度。

    卡用连接器装置
    1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401590C

    公开(公告)日:2008-07-09

    申请号:CN200510062937.2

    申请日:2005-03-31

    Abstract: 一种经长期使用仍能够稳定地进行开关盖的开关动作且也能够避免成本提高的卡用连接器装置,其在作为开关动作的基端部的开关盖的一端部设有配合轴部和弹性舌片。配合轴部能够转动且可以滑动地配合在形成于壳体后端部的轴活动插槽内,弹性舌片被插入壳体的导槽中,在进行开关盖的开关动作时弹性舌片与导槽内底面弹性接触。若使相对壳体立起的开关盖进行正、反方向的旋转,则弹性舌片便碰到导槽的弯曲面部或弯曲面部,反作用力增大,因此,能够将开关盖保持在该立起姿势(半开状态)。但是,当开关盖处于关闭姿势时,由于无需使弹性舌片弯曲,所以反作用力大幅减小。

    卡用插接装置
    1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397714C

    公开(公告)日:2008-06-25

    申请号:CN200510127198.0

    申请日:2005-11-28

    Abstract: 一种卡用插接装置,具有:具备外界连接部(5a)的自身卡(5)可插在其底板部(2a)上的由合成树脂制的基体部件(2)和一端部为可与外部连接部(2a)接触的接触部而另一端部为端子部(1b)的多个端子部件(1);各端子部件(1)在接触部(1a)和端子部(1b)之间,具有连接高度位置不同的上侧保持部(1d)和下侧保持部(1e)而形成折曲状的粘合部(1c)。该粘合部,是通过在基体部件(2)的模具中镶嵌而紧密固定在底板部(2a)上的部位,上侧保持部露出于底板部(2a)的上面,下侧保持部露出于底板部(2a)的下面,粘合部中除了两保持部(1d、1e)的折曲部分,被埋设在底板部内。

    用于基板间连接的连接器
    1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359763C

    公开(公告)日:2008-01-02

    申请号:CN200510082187.5

    申请日:2005-07-01

    Abstract: 一种能够以简单构造将对接方触头端子引导到触头端子触头部形成接触配合的用于基板间连接的连接器,其具备:安装具有棒状触头端子(2)的插头外壳(1)的插座壳体(3)、配置在该插座壳体(3)上与棒状触头端子(2)接触配合的夹子状触头端子(4)和将棒状触头端子(2)引导到夹子状触头端子(4)的接点部(4c)的引导构件(5),在引导构件(5)上设有相互对置且具有向上端侧扩展的倾斜面(5e)的导向部(5d)和与该导向部(5d)相连设置向下端侧贯通的开口部(5f),在引导构件(5)的开口部(5f)下方配置夹子状触头端子(4)的接点部(4c),同时将导向部(5d)配置在夹子状触头端子(4)的一对弹性舌片(4a)的前端内侧。

    卡安装装置
    1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881698A

    公开(公告)日:2006-12-20

    申请号:CN200610081981.2

    申请日:2006-05-16

    Abstract: 提供一种在端子上配置电阻体且可薄型化的卡安装装置。其具备安装部(10)和多个卡用端子(12),安装部(10)能够安装具备外部连接部的卡,多个卡用端子(12)与端部露出该安装部(1)的卡的外部连接部导通,卡用端子(13)中至少一个在中间位置插入电阻体(20)。另外,端子部(12)被保持在绝缘性基板(4)上,各卡用端子(13)的端部从基板(4)露出呈悬臂梁状,插入电阻体(20)的卡用端子(13)具有中间位置被切断而露出基板(4)表面的切断部(15),覆盖着该切断部(15)印刷形成电阻体(20)。

    卡用连接装置
    1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783589A

    公开(公告)日:2006-06-07

    申请号:CN200510128501.9

    申请日:2005-11-28

    Abstract: 一种卡用连接装置,在底座部件(2)的底板部(2a)上能插入卡(20),在底板部(2a)的一侧部上作为排出机构配置了在上面侧设有心形凸轮槽(12)且能与卡(20)配合并能前后进退的滑动部件(9)、对该滑动部件(9)向卡(20)的排出方向施加弹力的螺旋弹簧(10)、一端部与心形凸轮槽(12)配合另一端被底座部件(2)支撑的滑动销(11),在滑动部件(9)上设有通过使包括心形凸轮槽(12)最深部的区域向下方凸出而成的下方凸出部(9c),并且在底板部(2a)上设有用于使下方凸出部(9c)能前后进退地沉入的长孔状的退让孔(2b)。这样,提供一种适合于薄型化的卡用连接装置。

    防水连接器
    1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821460B

    公开(公告)日:2017-06-23

    申请号:CN201510027078.7

    申请日:2015-01-20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在确保沿面距离的同时、抑制向横向的伸出的防水连接器。具有端子部件和基体,端子部件包括具有上表面触点部的上端部、在上端部的下侧延伸设置的中间埋设部、在中间埋设部的下侧延伸设置且具有下侧触点部的下端部,基体由将中间埋设部的周围包围的成形件形成并对端子部件进行保持。该中间埋设部包括从上端部向下方延伸设置的第1延设部、一端侧连续于第1延设部且向横向延伸设置的第2延设部、以及从第2延设部的另一端侧向下方延伸设置的第3延设部。并且,第1延设部形成得宽度比上端部的横向宽度小,且从上端部的偏向于横向的一方的方向的位置起延伸设置,第2延设部从第1延设部朝向横向的另一方的方向延伸设置。

    防水型连接器
    2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218379A

    公开(公告)日:2014-12-17

    申请号:CN201410238348.4

    申请日:2014-05-30

    Abstract: 提供一种实现小型化且进行了可靠的接合的防水型连接器。防水型连接器(1)具备下侧壳体(11)、上侧壳体(12)、罩(20)和端子部件(13),下侧壳体由吸光材料形成,并且,上侧壳体由透光材料形成,形成有将下侧壳体和上侧壳体进行激光接合而得到的激光熔接部(壳体熔接部(31)以及凸缘熔接部(32)),下侧壳体11在侧方开口部(10b)的周围具备下侧凸缘部(11c),上侧壳体12在侧方具备上侧凸缘部(12c),罩在与通过下侧凸缘部以及上侧凸缘部构成的壳体侧凸缘部(10c)对置的位置具备罩侧凸缘部(20c),形成有将壳体侧凸缘部和罩侧凸缘部进行超声波接合而得到的超声波熔接部(33)。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