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堰塞湖上下游水库应急调度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933670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331146.8

    申请日:2024-03-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堰塞湖上下游水库应急调度设计方法,属于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评估适用对象堰塞体、评估堰塞湖最大蓄水量及最大下泄水量、下游水库腾库调度以及上游水库增流调度,本发明方法提升甚至改变堰塞湖上下游水库联合调度在堰塞湖应急处置过程中主导地位,结合堰塞体物质结构组成及几何形态,单独通过增大堰塞湖水库下泄流量及下游水库下泄流量,加强冲刷堰塞体砂石料、引溃堰塞体,致使堰塞湖尚未达到最高库水位时便提前溃决,从而有效降低堰塞湖最大蓄水库容及溃决洪峰,避免上游地区更大程度淹没损失及下游地区更大溃决洪水损毁,避免堰塞体疏通开挖所引起的巨大人力物力等工程投资。

    一种景观通透的阶梯式钢筋混凝土框架防洪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6948311B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1710285884.3

    申请日:2017-04-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景观通透的阶梯式钢筋混凝土框架防洪结构,它包括钢筋混凝土框架(2)和钢筋混凝土底板(1);在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框架(2)的背水侧设置有集渗沟(7);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框架(2)分两层修建;每层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框架(2)均设置有钢筋混凝土防洪墙(2.1)、钢筋混凝土楼板(2.2)、钢筋混凝土柱(2.3)和钢筋混凝土横梁(2.4);它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防洪墙阻挡堤内外的视线,景观视觉效果差的缺点,采用自下而上逐层递减的阶梯式框架结构,具有结构型式更合理,适合修建较高的直立防洪墙,能较好的实现防洪功能,提高岸线防洪能力,使岸线达到防洪标准,兼具景观通透性好的优点。

    一种景观通透的阶梯式钢筋混凝土框架防洪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6948311A

    公开(公告)日:2017-07-14

    申请号:CN201710285884.3

    申请日:2017-04-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B3/06 E02B3/066 E04H1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景观通透的阶梯式钢筋混凝土框架防洪结构,它包括钢筋混凝土框架(2)和钢筋混凝土底板(1);在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框架(2)的背水侧设置有集渗沟(7);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框架(2)分两层修建;每层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框架(2)均设置有钢筋混凝土防洪墙(2.1)、钢筋混凝土楼板(2.2)、钢筋混凝土柱(2.3)和钢筋混凝土横梁(2.4);它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防洪墙阻挡堤内外的视线,景观视觉效果差的缺点,采用自下而上逐层递减的阶梯式框架结构,具有结构型式更合理,适合修建较高的直立防洪墙,能较好的实现防洪功能,提高岸线防洪能力,使岸线达到防洪标准,兼具景观通透性好的优点。

    鱼道补水诱鱼结构
    1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919508U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721860111.5

    申请日:2017-12-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鱼道补水诱鱼结构。它包括补水总管,分水支管;为钢结构,布置在靠近鱼道入口的鱼道池室左边墙上部;补水总管一端连接非溢流坝上游水库,另一端穿过鱼道中部的鱼道池室,引水至鱼道进口段;补水总管一端与鱼道池室左边墙呈平行设置;沿进口段40m范围分布七个分水支管;连接支管包括第一连接支管、第二连接支管,第一连接支管一端与补水总管相连通、另一端与橡胶软接头相连通,第二连接支管一端与橡胶软接头相连通、另一端与分水支管相连通;分水支管、阀门、阀门井设置于鱼道池室左边墙内,阀门井位于鱼道池室左边墙顶部,阀门位于阀门井内;出水管呈倾斜设置。具有能调整鱼道入口水流流速、流态的优点。(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可调节蓄水库容的室内水工模型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21608738U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323201732.0

    申请日:2023-11-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可调节蓄水库容的室内水工模型试验装置,包括堰塞体,上游库区及下游河道,循环管道一端连接下游河道,另一端连接上游库区,循环管道上安装有输水阀门及电磁流量计;上游库区内间隔设置多条横向实心墙及纵向实心墙,多条横向实心墙与纵向实心墙交叉连接在上游库区内形成多个矩形格栅,在各矩形格栅出口侧设置门槽,在门槽处设有移动闸门,当各移动闸门打开时,各个矩形格栅间连通,在各矩形格栅内设有追踪式电磁水位计;堰塞体顶部上方设有高清摄像机及激光测速仪;本实用新型水工模型试验装置设计灵活,通过打卡或关闭矩形格栅上的移动闸门,能将同一水工模型库区根据试验需要模拟出多组蓄水库容,满足堰塞湖溃决试验所需。

    混凝土加糙墩柔性海漫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4326031U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420760533.5

    申请日:2014-12-0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混凝土加糙墩柔性海漫结构,包括铺设在泄水建筑物消力池下游尾端的砂卵石垫层上的混凝土海漫分块,混凝土海漫分块相互拼接,其间的缝隙中设置有隔缝板,混凝土海漫分块顶部设置有呈梅花形布置的加糙墩,每两个混凝土海漫分块之间通过铰链钢筋穿过隔缝板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技术可靠,经济实用,有效地解决了修建在深厚砂卵石覆盖层河床上海漫,当下泄水流单宽流量大、流速高,且河床抗冲刷能力差、不均匀沉降大时海漫自身的稳定问题,确保海漫整体性稳定以及消力池和挡水建筑物的长久安全。

    水闸底部深覆盖层基础防渗墙顶大变形防渗止水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2787331U

    公开(公告)日:2013-03-13

    申请号:CN201220446427.0

    申请日:2012-09-04

    Abstract: 水闸底部深覆盖层基础防渗墙顶大变形防渗止水结构,在立模现浇混凝土防渗墙(2)与槽孔浇筑防渗墙(1)之间的接触面涂有无机界面胶(10),在所述立模现浇混凝土防渗墙(2)的一侧设有塑料止水片(6),在立模现浇混凝土防渗墙(2)的另一侧设有铜止水片(7),所述聚乙烯闭孔泡沫板的压缩弹性模量为2.4±5MPa,所述采用聚乙烯闭孔泡沫板填充的墙顶空腔高度为30cm,两侧空腔宽度为10cm。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深覆盖层基础水闸底板混凝土发生较大竖直和水平变形(竖直达6cm,水平达2cm)而防渗墙顶变形较小时,闸底板与防渗墙顶之间的连接安全问题。

    一种增强沿程能量耗散的倾斜式阶梯溢洪道

    公开(公告)号:CN222100769U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20795203.3

    申请日:2024-04-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增强沿程能量耗散的倾斜式阶梯溢洪道,包括溢洪道控制段、泄槽段及消力池段,在溢洪道控制段下游侧泄槽段布置有多个阶梯,所述阶梯包括与溢洪道控制段连接的初级阶梯,与初级阶梯下游连接的多个连续阶梯,多个连续阶梯由初级阶梯的下游延续至消力池;初级阶梯的上游与溢洪道控制段之间的夹角在90°—120°之间;多个连续阶梯的几何形状相同;本实用新型通过调整倾斜阶梯凹角角度,加剧过堰水流在阶梯凹角沿程碰撞摩擦,形成更大范围局部碰撞紊动耗散,从而更大程度提升消能效果,扩大阶梯消能工单宽流量适用范围。

    一种景观通透的阶梯式钢筋混凝土框架防洪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6721811U

    公开(公告)日:2017-12-08

    申请号:CN201720458525.9

    申请日:2017-04-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景观通透的阶梯式钢筋混凝土框架防洪结构,它包括钢筋混凝土框架(2)和钢筋混凝土底板(1);在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框架(2)的背水侧设置有集渗沟(7);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框架(2)分两层修建;每层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框架(2)均设置有钢筋混凝土防洪墙(2.1)、钢筋混凝土楼板(2.2)、钢筋混凝土柱(2.3)和钢筋混凝土横梁(2.4);它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防洪墙阻挡堤内外的视线,景观视觉效果差的缺点,采用自下而上逐层递减的阶梯式框架结构,具有结构型式更合理,适合修建较高的直立防洪墙,能较好的实现防洪功能,提高岸线防洪能力,使岸线达到防洪标准,兼具景观通透性好的优点。(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