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523387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421625.0
申请日:2023-10-30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V20/10 , G06V20/17 , G06V10/10 , G06V10/30 , G06V10/54 , G06V10/52 , G06V10/74 , G06V10/762 , G06V10/764 , G06T5/50 , G06T7/13 , G06T7/6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植被监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植被盖度监测系统及方法。一种植被盖度监测系统,包括:图像采集模块,通过无人机搭载图像传感器对目标区域进行拍摄,获取图像数据;图像处理模块,对图像数据进行拼接处理,获取全景图像;图像识别模块,通过植被识别模型对全景图像进行识别,获取全景图像中的植被区域和非植被区域,并对全景图像中的植被区域进行渲染,生成渲染全景图像;图像分析模块,根据渲染全景图像,获取目标区域的植被盖度信息。本发明通过图像采集模块实现对目标区域图像数据的获取,并且通过图像处理模块、图像识别模块和图像分析模块实现对目标区域植被盖度的计算,获取植被盖度信息,为天然植被保护和恢复提供了可靠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6947264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1170920.3
申请日:2023-09-12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2F9/00 , C02F1/00 , C02F1/66 , C02F1/58 , C02F1/62 , C02F101/10 , C02F101/20 , C02F10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约化矿山酸性废水处理设备,包括初级过滤桶、膨胀沉淀桶、陶瓷过滤桶、储存回用桶和管道系统,所述初级过滤桶、膨胀沉淀桶、陶瓷过滤桶与储存回用桶依次排列,所述初级过滤桶内设置有进水结构,所述进水结构用于对酸性废水进行初次过滤并收集,所述管道系统将经进水结构初次过滤并收集的酸性废水输送到所述膨胀沉淀桶内进行沉淀,所述陶瓷过滤桶内设置有多级过滤结构,所述管道系统将膨胀沉淀桶的上层清液输送到所述陶瓷过滤桶的多级过滤结构进行过滤,最后将多级过滤后的清水输送到所述储存回用桶内进行存储。本发明可以减少碱性药剂的投加量,降低成本,装置集收集、沉淀、过滤和存储一体化,装置简易。
-
公开(公告)号:CN119744590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510107540.8
申请日:2025-01-23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被恢复装置,属于植被恢复技术领域,能够解决现有植被恢复方式采用人工挖孔、浇灌的方式会使得恢复效率较低、增加劳动程度且不利于对浇灌溶液进行混合的问题。所述装置包括:移动支架,其上设置有溶液箱,溶液箱用于存储植被恢复所需的溶液;升降模块,设置在移动支架上;混合加压模块,一端与升降模块连接,另一端伸入溶液箱内,用于在升降模块下降过程中,搅动溶液箱中的溶液,并在升降模块上升过程中,对溶液箱中的溶液进行加压;钻孔注液模块,与升降模块连接,并与溶液箱连通,用于在升降模块下降过程中,对地面进行钻孔,并在升降模块上升过程中,将溶液箱中的溶液导入钻孔中。本发明用于植被恢复。
-
公开(公告)号:CN118969138B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411433939.7
申请日:2024-10-15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污水厂曝气与投药策略的生成方法及控制系统,包括采集污水厂的运营参数,并根据运营参数构建污水厂曝气与投药的第一优化模型;构建ASM‑OLWPSO求解框架,并根据ASM‑OLWPSO求解框架对第一优化模型进行求解,获得污水厂的曝气与投药的预测投加量;根据预测投加量生成污水厂的曝气与投药策略。本发明采用结合了ASM2d机理模型、WPSO算法和LSTM预测模型的ASM‑OLWPSO求解框架。以实现污水厂曝气及投药量的精准优化控制,具体以ASM2d机理模型为驱动,弥补测量数据缺失带来的不足;以WPSO算法为优化流程,解决曝气及投药无法精准优化的问题;通过LSTM预测模型进行预测计算,减少不必要的真实评估,提升优化计算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969138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433939.7
申请日:2024-10-15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污水厂曝气与投药策略的生成方法及控制系统,包括采集污水厂的运营参数,并根据运营参数构建污水厂曝气与投药的第一优化模型;构建ASM‑OLWPSO求解框架,并根据ASM‑OLWPSO求解框架对第一优化模型进行求解,获得污水厂的曝气与投药的预测投加量;根据预测投加量生成污水厂的曝气与投药策略。本发明采用结合了ASM2d机理模型、WPSO算法和LSTM预测模型的ASM‑OLWPSO求解框架。以实现污水厂曝气及投药量的精准优化控制,具体以ASM2d机理模型为驱动,弥补测量数据缺失带来的不足;以WPSO算法为优化流程,解决曝气及投药无法精准优化的问题;通过LSTM预测模型进行预测计算,减少不必要的真实评估,提升优化计算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491086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408868.0
申请日:2023-10-27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N1/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检测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环境治理用地下水采样装置及采样方法。一种水环境治理用地下水采样装置,包括连接管和多个套设在连接管外侧的采样盒,采样盒包括安装管、柔性膜和缩涨采集组件,柔性膜与安装管之间构成样品腔,柔性膜上开设有采样孔,采样孔与样品腔相连通,缩涨采集组件的固定端与安装管相连接,缩涨采集组件的活动端与柔性膜相连接,连接管上设有气控组件,气控组件用于控制所缩涨采集组件带动样品腔缩涨,控制采样盒通过采样孔进行采样。本发明通过设置缩涨采集组件与采样盒进行搭配,在气控组件的操控下,实现体积的缩小与膨胀,在实现多段式采样的同时对地下水扰动程度低,进而增强采样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441530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447384.7
申请日:2023-11-02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消落带浮动式种植床,包括安装基板,所述安装基板以可拆卸方式安装在消落带区的上方,所述安装基板靠近水库的一侧可拆卸连接有多个种植单元,各个所述种植单元以可拆卸方式连接为一个整体,各个所述种植单元共同安装有滴喷机构,所述滴喷机构对挺水植物进行浇灌和增加营养液,各个所述种植单元的底部设置有监测机构和与监测机构相配合的回落顶起机构,所述监测机构检测到消落带区水位上涨后,所述回落顶起机构使所述种植单元脱离消落带区,所述监测机构检测到消落带区水位下降后,所述回落顶起机构使所述种植单元贴在消落带区上。本发明降低因水位回升导致植物死亡的可能性,减少消落带的水土流失,可以提高植物的生长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961558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914893.X
申请日:2023-07-24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用于光伏板的水资源利用装置及方法;涉及水资源循环利用技术领域。包括:通过水集蓄系统收集、净化和存储水资源,并将存储的所述水资源进行沉淀;通过光伏板清洗系统使用由所述水集蓄系统沉淀得到的上层水资源清洗所述光伏板,并将清洗所述光伏板后的所述上层水资源输送至所述水集蓄系统,净化后用于对所述光伏板进行循环清洗;通过灌溉系统使用沉淀得到的下层水资源对光伏板周围的植被进行灌溉。本公开可以使用净化及沉淀得到的上层水资源对光伏板进行循环清洗,将不适用于光伏板清洗的下层水资源进行灌溉,通过光伏板清洗和植被灌溉的结合,实现了水资源的充分利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清洗光伏板及灌溉植被所需的水源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929944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443139.1
申请日:2025-04-10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2F1/00 , C02F1/58 , B01D39/14 , B01D39/16 , C02F101/16 , C02F103/06
Abstract: 本公开提出一种用于地下水硝酸盐修复的分布式可渗透反应墙,涉及地下水修复技术领域。该分布式可渗透反应墙包括:修复墙外壳,修复墙外壳内安装有驱动调节件、供水组件,修复墙外壳的内部开设有转动槽,供水组件位于转动槽内的部位上连通有多个修复地下水硝酸盐的修复过滤件,修复墙外壳的侧边开设有多个与转动槽相连通的通水槽;整个反应墙的主水管上安装了多个修复过滤件,且每个过滤件都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方向调节。本技术方案使得反应墙能够灵活应对不同地下水污染情况和修复需求,无论是单侧修复、双侧修复还是分层修复,都能轻松实现,这种分布式的设计使得修复过程更加全面,能够显著提高地下水的修复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005713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487822.7
申请日:2024-10-24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5 , G06N3/006 , G06N3/04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防灾减灾的极端暴雨内涝灾害风险动态评估方法,调研城市系统数据和防灾减灾数据,利用GIS技术在城市建筑和路网尺度上对承灾体进行精细化风险单元划分并确定承灾体空间分布;基于极端暴雨内涝情景模拟洪涝积水深度动态变化过程对承灾体的受灾影响;联合内涝过程模拟与指标体系两种方法开展内涝风险精细化动态评估;利用空间复杂网络与最短路径规划计算路网系统交通容量与应急服务可达性;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防灾应急排水与应急救援服务对高风险区的合理化分配,提出融合灾害演变与防灾响应过程的内涝风险动态评估技术,最终实现内涝灾害演变过程中各承灾单元内涝风险的动态化评估。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