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FRP布材的建筑物抗连续倒塌加固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95345A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510311517.7

    申请日:2015-06-07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FRP布材的建筑物抗连续倒塌加固系统,包括对称设置在待加固柱其中两侧表面的两块第一锚固钢板和对称设置在待加固柱另外两侧表面的两块第二锚固钢板,以及粘贴在待加固梁表面的FRP布材,两块第一锚固钢板上均设置有第一锚具夹片槽,两块第二锚固钢板上均设置有第二锚具夹片槽,相邻的第一锚固钢板和第二锚固钢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FRP布材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锚具夹片,锚具夹片固定连接在第一锚具夹片槽或第二锚具夹片槽中;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于FRP布材的建筑物抗连续倒塌加固方法。本发明施工方便,原待加固梁和待加固柱的承载力、延性均有提高,对待加固建筑物无损伤,提高了建筑物的整体性和抗连续倒塌能力。

    一种配式结构梁-梁人工塑性铰连接结点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07039B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申请号:CN201811629889.4

    申请日:2018-12-28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结构梁‑梁人工塑性铰连接结点及其施工方法,包括预制钢筋混凝土横梁、预制钢筋混凝土梁柱子结构、销轴、耳板、端板及锚筋;梁‑梁人工塑性铰连接结点区距柱中心线1/5L~1/4L及3/4L~4/5L的梁上区域,区域内弯矩值分别小于该跨中弯矩值的0.2倍和梁端弯矩值的0.15倍;本发明还公开一种装配式结构梁‑梁人工塑性铰连接结点的施工方法。本发明设计梁‑梁人工塑性铰连接结点远离梁柱节点,提高装配式结构的整体性及节点的可靠性,通过削弱连接结点的刚度,使连接结点区先于梁柱节点屈服产生塑性铰,实现“强柱弱梁”、“强节点弱构件”的抗震目标,震后修复比现浇结构方便经济;同时简化了施工过程,并保障了施工质量,实用性强,便于推广使用。

    一种再生混凝土复合自保温砌块的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44354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683412.5

    申请日:2020-07-15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再生混凝土复合自保温砌块的设计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再生混凝土复合自保温砌块参数的设定;二、再生混凝土复合自保温砌块中再生混凝土基材配合比的确定;三、再生混凝土复合自保温砌块中再生混凝土基材与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的获取;四、再生混凝土复合自保温砌块中通孔分布的设定;五、再生混凝土复合自保温砌块热工性能的有限元分析;六、再生混凝土复合自保温砌块的制作。本发明方法步骤简单,设计合理,优化再生混凝土复合自保温砌块的再生混凝土基材和砌块的块型结构,以满足75%建筑节能标准下对寒冷地区居住建筑外墙保温性能的要求,实用性强。

    一种双约束自复位防屈曲耗能支撑

    公开(公告)号:CN109457828A

    公开(公告)日:2019-03-12

    申请号:CN201811366046.X

    申请日:2018-11-16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约束自复位防屈曲耗能支撑,该支撑由新型碟簧自复位组件和防屈曲支撑组件两大部分组成,其中自复位组件兼具摩擦耗能作用,在中小地震作用下,拥有良好的自复位性能,和优良的耗能能力;防屈曲支撑组件部分,由核心板、限位板和约束槽钢及螺栓组成,其中核心板采用一字型、变截面形式,通过在核心板局部粘贴碳纤维布形成局部加强段,以达到预设颈缩段的效果,充分利用核心板在钢材颈缩阶段的耗能性能,增大其累积耗能能力和滞回性能,其性能表明,该支撑核心板的多波屈曲现象明显得到抑制,其累积延性得到显著提高。本发明的双约束自复位防屈曲耗能支撑兼具良好自复位性能和耗能性能,结构简单,安装便利,易于推广。

    HPFL与钢板结合的建筑物抗连续倒塌加固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612415B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510053461.X

    申请日:2015-01-31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HPFL与钢板结合的建筑物抗连续倒塌加固系统及方法,其系统包括粘贴在待加固柱表面的多块锚固钢板和设置在待加固梁表面的HPFL加固层,HPFL加固层包括受力筋网、界面剂层和高性能砂浆粘结层;其方法包括步骤:一、移除载荷、平整表面并封闭裂缝,二、表面打磨、清理和干燥,三、预制锚固钢板和受力筋网,四、将受力筋网锚固在锚固钢板上,并固定锚固钢板,五、固定受力筋网,六、浇水湿润,七、喷涂界面剂层和高性能砂浆粘结层,八、养护,九、锚固钢板防锈处理。本发明施工方便,原待加固梁和待加固柱的承载力、延性均有所提高,对待加固建筑物无损伤,提高了建筑物的整体性和抗连续倒塌能力,便于推广应用。

    一种双约束自复位防屈曲耗能支撑

    公开(公告)号:CN109457828B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1811366046.X

    申请日:2018-11-16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约束自复位防屈曲耗能支撑,该支撑由新型碟簧自复位组件和防屈曲支撑组件两大部分组成,其中自复位组件兼具摩擦耗能作用,在中小地震作用下,拥有良好的自复位性能,和优良的耗能能力;防屈曲支撑组件部分,由核心板、限位板和约束槽钢及螺栓组成,其中核心板采用一字型、变截面形式,通过在核心板局部粘贴碳纤维布形成局部加强段,以达到预设颈缩段的效果,充分利用核心板在钢材颈缩阶段的耗能性能,增大其累积耗能能力和滞回性能,其性能表明,该支撑核心板的多波屈曲现象明显得到抑制,其累积延性得到显著提高。本发明的双约束自复位防屈曲耗能支撑兼具良好自复位性能和耗能性能,结构简单,安装便利,易于推广。

    用于交错网格模拟地震数据的波场分离与时移校正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799133B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011630239.9

    申请日:2020-12-30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交错网格模拟地震数据的波场分离与时移校正方法,将检波器放置在地面,使用交错网格进行地震波场数值模拟,得到地震数据;对得到的时空域的地震数据做二维傅里叶变换,得到频率波数域对应的地震数据;在频率波数域中沿kx轴负方向对地震数据的垂直质点速度分量相移校正半网格;根据P波与S波的频散关系分别计算P波与S波在z轴的波数,并使用相移算子将垂直质点速度分量沿z轴负方向延拓半个网格;在频率波数域中应用散度和旋度算子完成经校正后的地震数据的P波和S波的纵横波波场分离;通过二维傅里叶逆变换将频率波数域的波场分离后的P波与S波变换至时空域,得到时空域的波场分离后的P波与S波。

    用于交错网格模拟地震数据的波场分离与时移校正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799133A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2011630239.9

    申请日:2020-12-30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交错网格模拟地震数据的波场分离与时移校正方法,将检波器放置在地面,使用交错网格进行地震波场数值模拟,得到地震数据;对得到的时空域的地震数据做二维傅里叶变换,得到频率波数域对应的地震数据;在频率波数域中沿kx轴负方向对地震数据的垂直质点速度分量相移校正半网格;根据P波与S波的频散关系分别计算P波与S波在z轴的波数,并使用相移算子将垂直质点速度分量沿z轴负方向延拓半个网格;在频率波数域中应用散度和旋度算子完成经校正后的地震数据的P波和S波的纵横波波场分离;通过二维傅里叶逆变换将频率波数域的波场分离后的P波与S波变换至时空域,得到时空域的波场分离后的P波与S波。

    一种自复位双弓对拉双重耗能支撑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853770B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1910239458.5

    申请日:2019-03-27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复位双弓对拉双重耗能支撑装置,通过采用以碟形弹簧作为复位系统,弧形钢板作为金属耗能元件,就金属耗能元件而言,弧形钢板属于弯曲屈服耗能类型,相较其他传统金属耗能形式,其耗能性能稳定,且构件破坏位置易于控制,此外弧形钢板耗能元件在震后易于更换,实现对整体支撑的再利用,符合经济性和实用性的要求,易于广泛推广;就复位装置而言,碟形弹簧价格低廉,可稳定提供恢复力,且受温度、湿度及其余外在因素的影响较小;本发明实现了支撑装置在震时无损伤、低损伤以及震后自复位,结构构造简单明了,制作和安装过程简便。

    一种后浇上部结构的双层RC板式转换层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460948B

    公开(公告)日:2019-09-13

    申请号:CN201710702881.5

    申请日:2017-08-16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后浇上部结构的双层RC板式转换层及施工方法,包括第一层RC转换板和第二层RC转换板,第一层RC转换板和第二层RC转换板之间通过框架柱支撑形成中空层;所述的第一层RC转换板的厚度小于第二层RC转换板的厚度,第二层RC转换板内设置有暗梁;所述的中空层内安装有后浇剪力墙、消能剪力墙和摩擦阻尼机构。由于转换层上下的板中配置了一定量的钢筋,层间设置耗能装置,既减轻了转换层板的质量,又使其具有足够的承载力来满足上部后浇筑建筑结构。层间特殊的构件布置,加强了结构整体性,增强了结构抗震性能,使得转换层上下相邻层不致成为抗震薄弱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