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工位水平作动力抗疲劳试验台架

    公开(公告)号:CN103076222A

    公开(公告)日:2013-05-01

    申请号:CN201310018186.9

    申请日:2013-01-17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工位水平作动力抗疲劳试验台架,包括实验台底座、实验台架、支撑架、液压缸和液压缸端部定位架,实验台架包括第一主梁、第二主梁、第三主梁和第四主梁,第一主梁和第二主梁平行设置且均固定在实验台底座上,第四主梁的数量为两根,第四主梁的一端与第一主梁连接,第四主梁的另一端与第二主梁连接,第三主梁的数量为两根,第三主梁的两端分别与两根第四主梁固连,支撑架与第三主梁连接;支撑架上竖直设置有丝杠,丝杠上套有丝母,丝母与液压缸的一端固连,液压缸的另一端穿过液压缸端部定位架。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满足需要水平力实验的试样要求,并可用于不同长度和高度试样的抗疲劳试验,利用率高,降低了成本。

    一种变幅宽曲线桥移动模架

    公开(公告)号:CN102660925A

    公开(公告)日:2012-09-12

    申请号:CN201210182751.0

    申请日:2012-06-06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幅宽曲线桥移动模架,包括牛腿梁和推进平车,牛腿梁通过牛腿立柱固定在桥墩上,牛腿梁顶部两侧各设置有一个主梁,两主梁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临时主梁,临时主梁和主梁均通过相应的托架设置在对应的推进平车上,推进平车设置在牛腿梁上,推进平车与牛腿梁之间设有横向移动液压缸,推进平车与托架之间设有竖向移动液压缸,托架与临时主梁之间以及托架与主梁之间均设置有纵向移动液压缸,主梁和临时主梁的上侧设置有横梁,横梁上侧布置有外模系统,外模系统内部设置有内模。本发明可根据桥面宽度方便的调整临时主梁的个数,实现变桥面宽度的施工,施工效率高,节约劳动力成本,无需地基处理和预制梁场,施工方便,重复利用率高。

    一种悬索桥PPWS法架设主缆时索股牵引力测试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618430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311191277.2

    申请日:2023-09-14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悬索桥主缆架设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悬索桥PPWS法架设主缆时的索股牵引力测试方法及装置。该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布置耳座应变传感器,采用全桥测量电路,在耳座的左、右板的内侧沿耳座轴向对称分别粘贴电阻应变片,并设置与耳座的材料相同且不承载的补偿块,在其上粘贴用于温度补偿的电阻应变片。其次对倾角传感器进行说明,在耳座和上拉杆沿轴线方向分别布置上倾角传感器,耳座上的倾角传感器用于测量耳座所受拉伸力的水平倾角,拉杆上的倾角传感器可用于测量拽拉器牵拉索股时的牵引力的水平倾角。最后,利用力平衡定理获得准确的沿索股入锚头方向的索股牵引力。

    一种悬索桥主缆索股架设时拽拉器牵引索力和索股索力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202673A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310084407.6

    申请日:2023-02-08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nventor: 王斌华 牛婷婷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悬索桥主缆架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悬索桥主缆索股牵引力和拽拉器前、后牵引索的索力测试方法。该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进行索股牵拉张力的测试,设置两个索股拉杆传感器,索股拉杆测量采用全桥测量电路,在拉杆圆截面竖向轴上沿杆轴线方向布置应变片,并设置与拉杆同材料且不承受外载荷的两块补偿片,在其上分别粘贴电阻应变片。然后进行拽拉器前、后牵引索力测试,设置两个索轴传感器,两处测点的测量方式一致。牵引索轴测量采用半桥测量电路,在索轴上表面处沿牵引索牵引方向布置应变片,并设置与索轴同材料且不承受外载荷的一片补偿片,在其上粘贴电阻应变片,并与两个定值电阻组成半桥测量电路。最后,分别通过试验机对索股和拽拉器前、后牵引索进行标定,得到精确的索股牵引力和拽拉器前、后牵引索的索力。

    一种光纤陀螺环组件在加速度场下形变抑制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03406A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2110475987.2

    申请日:2021-04-29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纤陀螺环组件在加速度场下形变抑制装置及方法,包括压电感应铺层和压电驱动铺层;压电感应铺层平铺在光纤陀螺环组件的光纤环壳顶部,压电驱动铺层与光纤陀螺环组件的光纤环壳的周面贴合设置,压电感应铺层和压电驱动铺层的位置对应,压电感应铺层和压电驱动铺层均采用压电晶体制成。从结构层面直接抑制光纤陀螺环组件壳的形变,扩大了其环境适应性和数据准确性。

    一种挖掘机工作装置载荷谱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197801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559713.0

    申请日:2016-07-15

    Applicant: 长安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L5/0061 G01M99/0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挖掘机工作装置载荷谱测试方法,该方法首先在挖掘机工作装置的各液压缸处布设位移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以获取液压缸伸缩量数据、液压缸力数据,然后在斗杆上采用虚拟平面进行截切,获取脱离体,计算脱离体的重心位置,继而在斗杆上截切面所在处布置应变花,推导出截面的内力分量,结合工作装置的结构尺寸,由截面内力根据力的平衡关系得到挖掘机铲斗斗尖载荷时间历程,由载荷时间历程即可编制工作装置载荷谱。利用本发明方法得到的载荷谱不仅包含了挖掘过程中受到的正载的影响,而且包含了偏载和侧载的影响,与实际情况更加吻合;该方法适用于各类挖掘机工作装置载荷谱的测试,也可用于其它承受动载作用的结构载荷谱测试。

    一种大范围全覆盖吹拂的吊扇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179703B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410408758.9

    申请日:2014-08-19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范围全覆盖吹拂的吊扇及方法,包括吊扇动力主体,吊扇动力主体的顶端与刚性连接件的一端铰接,连接件的另一端与固定连接块铰接,固定连接块固结在升降螺母上,升降螺母安装在螺旋升降杆上,螺旋升降杆竖直固定在吊扇动力主体的天花板上;所述的吊扇动力主体内的电动机通过正反转控制电路控制,电动机正转时,升降螺母沿着螺旋升降杆上的螺纹螺旋上升;电动机反转时,升降螺母沿着螺旋升降杆上的螺纹螺旋下降。在保持吊扇现有动平衡的基础上,保证吊扇的转动轴沿螺旋升降杆上下移动时改变吹拂范围,使得整个大范围内没有吹拂死角,每个位置的吹拂更加均匀。

    一种变幅宽曲线桥移动模架

    公开(公告)号:CN102660925B

    公开(公告)日:2014-01-15

    申请号:CN201210182751.0

    申请日:2012-06-06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幅宽曲线桥移动模架,包括牛腿梁和推进平车,牛腿梁通过牛腿立柱固定在桥墩上,牛腿梁顶部两侧各设置有一个主梁,两主梁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临时主梁,临时主梁和主梁均通过相应的托架设置在对应的推进平车上,推进平车设置在牛腿梁上,推进平车与牛腿梁之间设有横向移动液压缸,推进平车与托架之间设有竖向移动液压缸,托架与临时主梁之间以及托架与主梁之间均设置有纵向移动液压缸,主梁和临时主梁的上侧设置有横梁,横梁上侧布置有外模系统,外模系统内部设置有内模。本发明可根据桥面宽度方便的调整临时主梁的个数,实现变桥面宽度的施工,施工效率高,节约劳动力成本,无需地基处理和预制梁场,施工方便,重复利用率高。

    一种适用于多种悬臂长度构件的大型疲劳试验台架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70485B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111277433.8

    申请日:2021-10-29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多种悬臂长度构件的大型疲劳试验台架及方法,包括横梁、支撑架、作动油缸、施力架和两根纵梁;支撑架顶部自上而下依次连接作动油缸、施力架和横梁,横梁两端与支撑架两侧固定,两根纵梁端部与横梁垂直连接,两根纵梁间隔设置,纵梁的顶底侧分别设置有上托架和下托架,上托架和下托架采用拉杆连接将纵梁夹紧,两根纵梁之间设置有连接耳座,连接耳座两侧与两根纵梁的下托架连接;进行疲劳试验时,试件的受载端和施力架铰接,试件的连接端和连接耳座铰接。实现了一套工装适用于不同大型悬臂长度构件的疲劳试验,并且保护了地基不受破坏。

    一种表面划痕后碳纤维/金属层状结构断裂强度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27012B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2110904176.X

    申请日:2021-08-06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nventor: 王斌华 康思思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表面划痕后碳纤维/金属层状结构断裂强度预测方法,选取与待预测碳纤维/金属层状复合结构试件中碳纤维层尺寸一致的碳纤维板;对碳纤维板进行直接拉伸试验,加载到试件完全断裂破坏,并记录碳纤维板的载荷/位移曲线;进而得到碳纤维板的直接拉伸强度ft‑T;通过碳纤维板的直接拉伸强度ft‑T,代替断裂强度解析模型中,碳纤维/金属层状复合结构试件的拉伸强度ft,对待预测碳纤维/金属层状复合结构试件的断裂强度Pmax进行计算,可有效解决目前步骤复杂、测试误差大、存在着尺寸效应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