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气囊装置
    1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228748A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410256727.6

    申请日:2014-06-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侧气囊装置。该侧气囊装置能够使气囊的展开方向的顶端的折叠部顺畅地展开。侧气囊装置包括充气机组件(30)和气囊(40)。充气机组件(30)配置在就座于车辆用座椅上的乘员的胸部的侧方附近,其根据来自车辆侧方的冲击喷出膨胀用气体。气囊(40)形成有多个折叠部(66、68、69、72、73),用于将该气囊在折叠的状态下收纳起来,在充气机组件(30)的膨胀用气体的作用下,在就座于车辆用座椅上的乘员的从胸部到头部的部位和车辆的侧壁部之间展开并膨胀。在该侧气囊装置中,气囊(40)的展开方向的顶端的折叠部(68、72)向车内侧(图12的(a)中的眼前侧)折回。

    机动车辆座椅靠背结构
    1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770678A

    公开(公告)日:2014-05-07

    申请号:CN201310474021.2

    申请日:2013-10-11

    Inventor: 羽场慎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N2/36 B60N2/366 B60N2/64 B60N2/68 B60N2002/363

    Abstract: 提供如下机动车辆座椅靠背结构:其在确保就座性能和作为货物室地板的强度的情况下有利于薄型和轻量化。机动车辆座椅靠背结构包括座椅靠背骨架(6)、从前侧安装至座椅靠背骨架且由半硬质发泡材料形成的芯体(5)以及安装成从前侧覆盖芯体且由软质发泡材料形成的软垫(4),在座椅靠背向前折倒的状态下,座椅靠背的背面能够用于货物室地板面。在该座椅靠背结构中,在芯体的正面,在座椅靠背的最终形状中的与乘员背部对应的中央部分中形成有上下延伸的具有弧形横截面的凹槽(50),在软垫的背面侧,形成有与凹槽接合的具有弧形横截面的突条(43)。

    座椅靠背的铰链结构
    1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770668A

    公开(公告)日:2014-05-07

    申请号:CN201310389287.7

    申请日:2013-08-30

    Inventor: 羽场慎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N2/01508 B60N2/305 B60N2/366

    Abstract: 座椅靠背的铰链结构。在不使用用于防止铰链销掉出的盖部件的情况下防止销掉出,从而减少部件数量和安装步骤数并实现轻量化。包括U字状缺口部(21)的袋状铰链支架(2)安装到车体侧部(1),铰链销(3)的一端部设置有用于防止横移的凸缘(32),凸缘(32)插入支架(2)中,铰链销(3)的另一端部固定到座椅靠背的座椅靠背框架(4)上,以使座椅靠背能绕铰链销(3)枢转地支撑座椅靠背,座椅靠背框架包括上下延伸的上下方向框架(41),铰链销(3)的中间部分设置有沿上下方向框架(41)向下突出的突出片部(33),缺口部(21)的对向壁的后侧设置有朝上下方向框架(41)延伸的延伸片部(23),当所述座椅靠背向车辆前侧折倒时,突出片部(33)位于延伸片部的下方,使其接触延伸片部(23),以防止铰链销(3)从支架(2)脱离。

    侧气囊装置
    1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228748B

    公开(公告)日:2017-07-18

    申请号:CN201410256727.6

    申请日:2014-06-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侧气囊装置。该侧气囊装置能够使气囊的展开方向的顶端的折叠部顺畅地展开。侧气囊装置包括充气机组件(30)和气囊(40)。充气机组件(30)配置在就座于车辆用座椅上的乘员的胸部的侧方附近,其根据来自车辆侧方的冲击喷出膨胀用气体。气囊(40)形成有多个折叠部(66、68、69、72、73),用于将该气囊在折叠的状态下收纳起来,在充气机组件(30)的膨胀用气体的作用下,在就座于车辆用座椅上的乘员的从胸部到头部的部位和车辆的侧壁部之间展开并膨胀。在该侧气囊装置中,气囊(40)的展开方向的顶端的折叠部(68、72)向车内侧(图12的(a)中的眼前侧)折回。

    侧气囊装置
    1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228747B

    公开(公告)日:2017-01-18

    申请号:CN201410256077.5

    申请日:2014-06-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侧气囊装置,其能可靠地使气囊在从乘员的胸部到头部的部位的侧方展开并膨胀。侧气囊装置当车辆侧方受到冲击时,从充气机组件(30)向气囊(40)供给膨胀用气体,使气囊在从就座于车辆用座椅(12)的乘员(P)的胸部到头部(PH)的部位和车辆的侧壁部之间展开并膨胀。利用沿大致上下方向延伸的区划壁将气囊内分隔为前膨胀室和后膨胀室,将充气机组件配置在后膨胀室的下部。在区划壁中的处于乘员的头部侧方的部位设有使后膨胀室和前膨胀室之间连通的上部连通孔,在区划壁中的处于乘员的胸部侧方的部位设有使后膨胀室和前膨胀室之间连通的下部连通孔。将下部连通孔的开口面积设定为大于或等于上部连通孔的开口面积。

    侧气囊装置
    1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228747A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410256077.5

    申请日:2014-06-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侧气囊装置,其能可靠地使气囊在从乘员的胸部到头部的部位的侧方展开并膨胀。侧气囊装置当车辆侧方受到冲击时,从充气机组件(30)向气囊(40)供给膨胀用气体,使气囊在从就座于车辆用座椅(12)的乘员(P)的胸部到头部(PH)的部位和车辆的侧壁部之间展开并膨胀。利用沿大致上下方向延伸的区划壁将气囊内分隔为前膨胀室和后膨胀室,将充气机组件配置在后膨胀室的下部。在区划壁中的处于乘员的头部侧方的部位设有使后膨胀室和前膨胀室之间连通的上部连通孔,在区划壁中的处于乘员的胸部侧方的部位设有使后膨胀室和前膨胀室之间连通的下部连通孔。将下部连通孔的开口面积设定为大于或等于上部连通孔的开口面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