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缓倾斜中厚矿体低贫损高效回采的采矿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607377B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210187543.3

    申请日:2022-02-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缓倾斜中厚矿体低贫损高效回采的采矿方法,包括S1.对岩石面进行抛掷爆破;S2.利用抛掷爆破所得到的矿石炮堆修筑工作台;S3.在所述工作台上布置台车;S4.将所述会采进路分成上部和下部;S5.利用台车对当前回采进路的上部进行撬毛、掘进以及支护;S6.清理掉所述工作台;S7.利用台车对当前回采进路的下部进行撬毛、掘进以及支护;S8.重复步骤S1至步骤S7,直至当前回采进路回采完成;S9.对完成回采的回采进路进行膏体填充;S10.待膏体凝固后,对相邻的回采进路进行回采;本发明采用超大断面大型机械化回采,单台套设备生产能力大,可减少施工人员,大幅度降低人工成本,大幅度降低了损失率和贫化率,综合效益较好。

    一种放料储仓装置
    1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306807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528100.5

    申请日:2024-04-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放料储仓装置,包括储仓体、放料装置以及驱动机构,储仓体的顶部开设有入料口,储仓体的底部设置有放料装置,储仓体与放料装置相连通,放料装置具有旋转轴,旋转轴的一端连接于驱动机构的输出端,放料装置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口。解决了因不同物料的物理特性不同,大容积储仓会对底部的物料造成、沉积、压实、结拱等效应,使得物料难以顺利放出的问题。

    一种软弱地层竖井井架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23793B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110381613.4

    申请日:2021-04-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矿山工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软弱地层竖井井架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设置在井内壁上的外层井壁,所述外层井壁的内壁上固定设置有内层井壁,所述外层井壁的外侧均匀设有多个井架基础,所述井架基础与所述外层井壁之间间隔设置,所述外层井壁与所述井架基础之间设有防坠梁结构,所述防坠梁结构分别与所述井架基础以及所述外层井壁固定连接,所述外层井壁上固定设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分别与所述外层井壁以及所述井架基础固定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增加了井架基础刚度及整体稳定性,提高了井架基础承载能力,降低了井架基础不均匀沉降风险;同时,通过钢丝绳悬吊外层井壁,进一步降低外层井壁的坠落风险。

    一种软弱地层竖井井架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23793A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申请号:CN202110381613.4

    申请日:2021-04-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矿山工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软弱地层竖井井架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设置在井内壁上的外层井壁,所述外层井壁的内壁上固定设置有内层井壁,所述外层井壁的外侧均匀设有多个井架基础,所述井架基础与所述外层井壁之间间隔设置,所述外层井壁与所述井架基础之间设有防坠梁结构,所述防坠梁结构分别与所述井架基础以及所述外层井壁固定连接,所述外层井壁上固定设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分别与所述外层井壁以及所述井架基础固定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增加了井架基础刚度及整体稳定性,提高了井架基础承载能力,降低了井架基础不均匀沉降风险;同时,通过钢丝绳悬吊外层井壁,进一步降低外层井壁的坠落风险。

    一种用于煤系地层硐室护顶的施工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485905A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2010440719.2

    申请日:2020-05-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煤系地层硐室护顶的施工装置,该施工装置包括:硐室、第一隧道、第二隧道、第三隧道、第四隧道以及多个第五隧道,所述第一隧道、所述第二隧道以及所述第三隧道设置在所述硐室的外部,所述第一隧道以及所述第二隧道相对于水平线倾斜设置,所述第四隧道设置在所述硐室内部,所述第一隧道分别与所述第二隧道以及所述第四隧道连通,所述第三隧道设置在所述硐室的顶端,所述第三隧道与所述第二隧道连通;多个所述第五隧道设置在所述硐室的顶端,多个所述第五隧道均与所述第三隧道连通。通过设计用于煤系地层硐室护顶的施工装置,使得硐室内施工能够使用无轨设备出渣,提高工作效率。

    一种注浆头及其组成的注浆系统与注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814730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110172251.8

    申请日:2021-02-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注浆头及其组成的注浆系统与注浆方法,注浆头包括止逆阀本体,且止逆阀本体外壁上还套设有一个水平设置的环板,环板的内侧与止逆阀本体连接固定,止逆阀本体具有进料接口和出料口,且进料接口位于环板的上方,出料口位于环板的下方,环板用以与充填管道的下端连接并将充填管道的下端封堵,进料接口用以与注浆管的下端连通,其结构简单,如此使得注浆头密封安装在充填管道的下端,并将充填管道的下端封堵,如此使得泥浆不会由充填管道的下端进入其内,另外采用注浆管向止逆阀本体注水泥浆,使得水泥浆经止逆阀向充填管道外排出,从而实现水泥浆在钻井内由下向上逐渐填充堆积并将钻井内的泥浆挤出,如此使得其注浆效果更佳。

    一种用于煤系地层硐室护顶的施工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485905B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010440719.2

    申请日:2020-05-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煤系地层硐室护顶的施工装置,该施工装置包括:硐室、第一隧道、第二隧道、第三隧道、第四隧道以及多个第五隧道,所述第一隧道、所述第二隧道以及所述第三隧道设置在所述硐室的外部,所述第一隧道以及所述第二隧道相对于水平线倾斜设置,所述第四隧道设置在所述硐室内部,所述第一隧道分别与所述第二隧道以及所述第四隧道连通,所述第三隧道设置在所述硐室的顶端,所述第三隧道与所述第二隧道连通;多个所述第五隧道设置在所述硐室的顶端,多个所述第五隧道均与所述第三隧道连通。通过设计用于煤系地层硐室护顶的施工装置,使得硐室内施工能够使用无轨设备出渣,提高工作效率。

    一种用于金属矿山矿石溜井的修复加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622952A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210187545.2

    申请日:2022-02-28

    Inventor: 周根明 刘晗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金属矿山矿石溜井的修复加固方法,包括,步骤一、搭建天轮平台;步骤二、用矿石填充主溜井至距离主溜井的卸矿口4m至8m处;步骤三、将吊盘吊入主溜井内,保持吊盘底部与主溜井内的矿石接触;步骤四、在主溜井的井底对所填充的矿石放矿,保持吊盘底部与主溜井内的矿石接触;步骤五、搭建工作台;步骤六、在工作台上,对主溜井的垮塌区域进行喷锚支护;步骤七、对喷锚支护完成的垮台区域进行混泥土浇筑和/或搭建支撑架;步骤八、重复步骤四至步骤七,直至主溜井内的垮塌区域全部修复加固完成;对井壁进行修复,施工安全、施工方式简单,且最大程度减少混凝土浇筑量,缩短修复工期,有效增加溜井储矿能力。

    一种底侧卸式卸载站的分层施工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832827A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2110207174.5

    申请日:2021-02-24

    Inventor: 徐磊 周根明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底侧卸式卸载站的分层施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在卸载硐室和卸矿槽上端口之间搭建上层安全作业施工平台;在上层安全作业施工平台上架设安装行车系统;在上层安全作业施工平台上开设上下贯穿的上通道,利用行车系统吊运材料在储矿溜井上端口与卸矿槽下端口交界处搭建用于对卸矿槽施工的中层安全作业施工平台;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底侧卸式卸载站的分层施工装置。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多层安全作业平台将整体工程分割成了多个作业分层,结合各个工序不同的施工要求,作业时间差,实现交叉作业,解决了传统施工方法逐层施工过程中工序衔接不流畅、施工作业时间长、填井作业工程量大及影响主溜井系统放矿等弊端,作业效率大大提高。

    一种底侧卸式卸载站的分层施工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4499097U

    公开(公告)日:2021-10-26

    申请号:CN202120407092.0

    申请日:2021-02-24

    Inventor: 徐磊 周根明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底侧卸式卸载站的分层施工装置,包括上层安全作业施工平台、中层安全作业施工平台和行车系统,上层安全作业施工平台水平固定搭建在卸载硐室和卸矿槽上端口之间,且其上开设有上下贯穿的上通道;行车系统固定架设在上层安全作业施工平台上,中层安全作业施工平台水平固定搭建在储矿溜井上端口与卸矿槽下端口交界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多层安全作业平台将整体工程分割成了多个作业分层,结合各个工序不同的施工要求,作业时间差,实现交叉作业,解决了传统施工方法逐层施工过程中工序衔接不流畅、施工作业时间长、填井作业工程量大及影响主溜井系统放矿等弊端,作业效率大大提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