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高压直流输电线合成场强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08780B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310255534.4

    申请日:2013-06-25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特高压直流输电线合成场强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本发明的装置包括微控制器、场磨传感器、电流信号变换电压信号电路、带通滤波、可变增益放大器、A/D转换器、电机驱动电路、接收器、D/A转换器、通信模块和存储模块。微控制器控制D/A转换器输出模拟电压信号,一路模拟电压信号输入电机驱动电路,控制直流电机的转速,直流电机驱动齿轮箱运转,齿轮箱驱动动片旋转;另一路模拟电压信号输入可变增益放大器。电流信号变换电压信号电路将叶片中静片上的电流信号转换成电压信号,再传送给带通滤波,再经可变增益放大器传送给A/D转换器,A/D转换器采样电压信号并传送给微控制器。本装置能够在线检测特高压直流输电线合成场强。

    一种基于微分法的接地网拓扑结构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35137B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310079735.3

    申请日:2013-03-13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微分法的接地网拓扑结构检测方法,通过选定一矩形测量区域,在测量区域内利用接地网的上引接地体,从一点注入电流并从另一点抽出电流,测量接地网地表面垂直于地表面方向的磁感应强度或平行于地表面方向的磁感应强度,经过对磁感应强度进行数字滤波处理后消去噪音干扰,通过微分法,首先求取垂直于地表面方向的磁感应强度的1阶导数的模、3阶导数的模、5阶导数的模或平行于地表面方向的磁感应强度的2阶导数的模、4阶导数的模,其次获取主瓣峰值的坐标位置,即为测量区域内接地网支路所在位置,最后根据接地网支路所在位置绘制接地网拓扑结构。整个过程检测过程简单,计算量小。

    一种基于自适应加权的双聚焦波束合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95000B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申请号:CN201210438358.3

    申请日:2012-11-06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自适应加权的双聚焦波束合成方法,将幅度变迹技术、虚拟阵元技术、自适应加权方法引入到超声成像系统,结合动态聚焦技术,利用2次延时叠加实现自适应加权双聚焦波束合成的超声成像;首先利用虚拟阵元技术实现多个重叠声场有效信息的提取;其次在第一次聚焦时,对提取的信息进行幅度变迹后,再进行定点聚焦,然后根据第一次聚焦的合成信号,利用自适应波束合成算法产生自适应加权系数,再次对第一次聚焦的合成信号进行自适应加权波束合成聚焦,从而得到最终成像的扫描线数据;该方法有效消除了传统的基于虚拟阵元的双聚焦方法在近场区域伪像严重的缺点,使超声成像效果显著提高。

    特高压直流输电线合成场强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08780A

    公开(公告)日:2013-09-18

    申请号:CN201310255534.4

    申请日:2013-06-25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特高压直流输电线合成场强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本发明的装置包括微控制器、场磨传感器、电流信号变换电压信号电路、带通滤波、可变增益放大器、A/D转换器、电机驱动电路、接收器、D/A转换器、通信模块和存储模块。微控制器控制D/A转换器输出模拟电压信号,一路模拟电压信号输入电机驱动电路,控制直流电机的转速,直流电机驱动齿轮箱运转,齿轮箱驱动动片旋转;另一路模拟电压信号输入可变增益放大器。电流信号变换电压信号电路将叶片中静片上的电流信号转换成电压信号,再传送给带通滤波,再经可变增益放大器传送给A/D转换器,A/D转换器采样电压信号并传送给微控制器。本装置能够在线检测特高压直流输电线合成场强。

    一种基于微分法的接地网拓扑结构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35137A

    公开(公告)日:2013-06-05

    申请号:CN201310079735.3

    申请日:2013-03-13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微分法的接地网拓扑结构检测方法,通过选定一矩形测量区域,在测量区域内利用接地网的上引接地体,从一点注入电流并从另一点抽出电流,测量接地网地表面垂直于地表面方向的磁感应强度或平行于地表面方向的磁感应强度,经过对磁感应强度进行数字滤波处理后消去噪音干扰,通过微分法,首先求取垂直于地表面方向的磁感应强度的1阶导数的模、3阶导数的模、5阶导数的模或平行于地表面方向的磁感应强度的2阶导数的模、4阶导数的模,其次获取主瓣峰值的坐标位置,即为测量区域内接地网支路所在位置,最后根据接地网支路所在位置绘制接地网拓扑结构。整个过程检测过程简单,计算量小。

    一种基于自适应加权的双聚焦波束合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95000A

    公开(公告)日:2013-01-30

    申请号:CN201210438358.3

    申请日:2012-11-06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自适应加权的双聚焦波束合成方法,将幅度变迹技术、虚拟阵元技术、自适应加权方法引入到超声成像系统,结合动态聚焦技术,利用2次延时叠加实现自适应加权双聚焦波束合成的超声成像;首先利用虚拟阵元技术实现多个重叠声场有效信息的提取;其次在第一次聚焦时,对提取的信息进行幅度变迹后,再进行定点聚焦,然后根据第一次聚焦的合成信号,利用自适应波束合成算法产生自适应加权系数,再次对第一次聚焦的合成信号进行自适应加权波束合成聚焦,从而得到最终成像的扫描线数据;该方法有效消除了传统的基于虚拟阵元的双聚焦方法在近场区域伪像严重的缺点,使超声成像效果显著提高。

    基于分段动态变迹系数的超声成像波束合成方法及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940479B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1010228089.9

    申请日:2010-07-15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分段动态变迹系数的超声成像波束合成方法,沿探测深度方向将阵元列的中心轴线分段生成各接收焦点;根据接收焦点与超声探头阵元列中阵元的连线和阵元法线的夹角构建与夹角大小呈反比的分段动态变迹系数。本发明在系数中纳入接收焦点深度为参考因素,在合成声束前直接生成分段动态变迹系数;不同分段所对应不同变迹函数,克服了单一幅度变迹函数只能作用局部区域的缺点,降低合成声束旁瓣等级,提高超声成像分辨率;还提出使用该方法的装置,通过DSP计算动态变迹系数,初始化存储变迹系数的双口RAM和动态变迹系数读取控制器,实现各阵元回波数据的动态变迹,然后经过聚焦模块,对各个阵元的回波数据进行延时叠加,实现波束合成。

    一种基于脑电信号的疲劳状态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84415A

    公开(公告)日:2011-09-14

    申请号:CN201110127576.0

    申请日:2011-05-17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脑电信号的疲劳状态识别方法,方法包括:通过EEG数据采集仪从人体头皮表面记录不同疲劳状态下的脑电信号,通过信号采集模拟电路滤出信号中的干扰成分,再将微弱的电信号程控放大并消除电平飘移,得到的模拟脑电信号经数字电路进行AD转换成数字脑电信号传输给主机进行处理;主机首先对信号进行预处理,然后提取每通道信号的特征信息,构造特征向量,最后采用基于模糊模式识别的评估方法,根据所得到的脑电特征评估疲劳程度;本发明结合了生物医学信号处理技术及模糊模式识别技术,提出了一种客观的可行的精神疲劳评估方法,使基于脑电信号的检测与识别在精神疲劳评估领域的应用得到技术上的极大提升。

    一种基于SSVEP阻断识别的命令生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657842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183831.8

    申请日:2022-09-27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SSVEP阻断识别的命令生成方法,属于脑‑机接口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S1:使用FBCCA构造相关特征,利用相关特征的变化来表征SSVEP阻断状态和SSVEP响应状态;S2:训练阈值:基于构造的相关特征,采用统一阈值法训练相关特征阈值;S3:测试阶段:进行频率识别和阻断识别,设置约束判别规则,寻找SSVEP阻断响应开始和结束时刻,进而计算阻断时长;S4:生成命令:通过组合识别到的刺激频率和阻断时长进行命令生成。本发明可以增加SSVEP脑‑机接口系统中命令数目。

    改良的雾化呼吸治疗设备
    2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926028A

    公开(公告)日:2022-01-14

    申请号:CN202111233767.5

    申请日:2021-10-22

    Inventor: 王春梅 张莉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呼吸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改良的雾化呼吸治疗设备,包括雾化桶,所述雾化桶侧面的顶端固定连通有雾化喷头,所述雾化桶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承水盘,所述第一承水盘的顶面向中心点凹陷,所述第一承水盘的中心处开设有进水孔,所述进水孔的出口处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管,所述第一伸缩管远离第一承水盘的一端与雾化桶的底面相固定,此装置可在雾化桶内的药液快使用完时无需手动续加药液,操作便利,且在雾化治疗结束后,清空机构可以将第一承水盘顶部的药剂加强引流,使得药剂充分被引流至第一伸缩管的底端,进而实现对药剂的充分利用,减少残留,减少了药液的浪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