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497283B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311771550.9
申请日:2023-12-21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西安亚能电气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IPC: H01F1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储能振荡型变压器退磁装置和方法,属于变压器退磁技术领域;包括:箱体,箱体内部设置电源模块、能量存储模块、控制电路板和操作面板;操作面板上设置显示屏、接线端子、调节旋钮和指示灯;控制电路板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显示模块、控制模块,电源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可调升压模块、可调升压模块与数据采集模块和充电控制模块连接,充电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能量存储模块,能量存储模块的输出端连接退磁控制模块;数据采集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控制模块,可调升压模块、充电控制模块和退磁模块与控制模块连接。本发明退磁方法使用脉冲功率代替连续功率,使用LC振荡代替电子开关频繁切换,控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退磁速度显著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7702723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730530.7
申请日:2023-12-15
Abstract: 发明提供薄顶板双层溶洞群发育条件下水上码头桩基支护结构施工方法。该方法包括前期岩土工程勘察、超前钻孔和管波探测、搭设钢结构平台、溶洞上部注浆加固、钢护筒支撑加固、水上钢护筒跟进等步骤。本发明按照溶洞高度、密度、充填形态和顶板厚度确定薄顶板双层大溶洞群的分布,采用溶洞上部注浆固化与钢结构主梁、三角支撑相结合的加固技术,钻机均沿轴线摆放加固点,两侧非大溶洞群桩孔优先成桩形成简支梁支撑体系,溶洞群区域由外向内,由中间向两侧进行灌注成桩。解决了施工中薄顶板双层溶洞群易破裂导致工作平台塌陷的问题,保障了施工工期与工作面安全,降低了溶洞坍塌风险与施工成本,提高了成桩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497283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771550.9
申请日:2023-12-21
Applicant: 西安亚能电气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山西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IPC: H01F1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储能振荡型变压器退磁装置和方法,属于变压器退磁技术领域;包括:箱体,箱体内部设置电源模块、能量存储模块、控制电路板和操作面板;操作面板上设置显示屏、接线端子、调节旋钮和指示灯;控制电路板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显示模块、控制模块,电源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可调升压模块、可调升压模块与数据采集模块和充电控制模块连接,充电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能量存储模块,能量存储模块的输出端连接退磁控制模块;数据采集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控制模块,可调升压模块、充电控制模块和退磁模块与控制模块连接。本发明退磁方法使用脉冲功率代替连续功率,使用LC振荡代替电子开关频繁切换,控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退磁速度显著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2348277A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2011295520.1
申请日:2020-11-18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万州供电分公司 ,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考虑检修策略和设备健康指数的配电网可靠性评估系统,包括电网数据获取模块、检修策略获取模块、设备健康指标计算模块、设备健康指数计算模块、设备可靠性计算模块、配电网故障概率计算模块、运行方案生成模块、可靠性评估模块和数据库;本发明所提出的系统可用于评估配电网在各类状况下的故障风险,有助于配电网的运行方式改进与检修策略优化,有助于完善电力公司的备用管理体系。
-
公开(公告)号:CN103510147B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310523590.1
申请日:2013-10-3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C25F1/00
Abstract: 一种清洗掉金属制品内腔残留脱脂剂的方法,它是在直流电场作用下用水来清洗的。其步骤有:(1)将待清洗金属制品完全浸没在设置有正负电极板的清洗槽之内的水中;(2)接通直流电源,让金属制品在清洗槽内的水温保持在20℃~60℃的情况下浸泡;其中,阳极电流密度在0.01~5mA/cm2之间选取,直流电压控制在3.5~12V之间;浸泡时间以达到仍然残留的脱脂剂不会影响硅烷化处理、电镀或喷漆效果的程度为止;(3)停止浸泡后,倒出金属制品内腔中的水,即完成清洗。本发明不仅能确保将脱脂剂残留清洗到满足要求的程度,尤其适合带内腔的金属制品;而且还能节省大量的水和清洗时间。另外又有成本低,设备简单,操作简便易行,不会对金属制品带来损伤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061850A
公开(公告)日:2014-09-24
申请号:CN201410315528.8
申请日:2014-07-03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重庆大学 , 国网新疆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B7/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脉冲在线注入的变压器绕组变形检测装置,属于电力设备在线检测技术领域。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全固态高压纳秒方波脉冲发生器、信号注入及保护电路单元、变压器信号传感器单元、电流传感器单元、高通滤波单元、信号采集单元和信号处理单元。本装置实现了绕组变形的非侵入式在线检测,在检测过程中,不用改变电力系统原有的接线,较为安全;采用高压纳秒脉冲信号激励绕组,避开了工频和部分干扰信号,提高了抗电磁干扰的能力,且由于高压纳秒脉冲信号包含丰富的频谱分量,能够在仅输入几个脉冲的情况下,实现快速检测,提高检测的速度和效率,同时大大简化了所需装置的体积和数量且降低了制作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4061849A
公开(公告)日:2014-09-24
申请号:CN201410315388.4
申请日:2014-07-03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重庆大学 , 国网新疆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B7/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变压器过电压信号及响应的绕组变形在线检测系统,属于电力设备在线监测领域,该系统包括包括耦合分压单元、信号采集单元、信号处理单元和人机接口单元,所述耦合分压单元包括变压器过电压电容耦合传感器、分压器低压臂、分压器匹配部分;所述变压器过电压电容耦合传感器为带状,并以缠绕方式紧贴设置在变压器套管末屏靠近法兰处;所述分压器低压臂采用多个同型号电容同轴对称的方式排列后并联而成;所述分压器匹配部分,采取同轴电缆首尾两端匹配的结构。本发明能够对变压器绕组进行实时检测,准确判断其变形情况,并及时作出预警,有效地保障了变压器的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3510147A
公开(公告)日:2014-01-15
申请号:CN201310523590.1
申请日:2013-10-3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C25F1/00
Abstract: 一种清洗掉金属制品内腔残留脱脂剂的方法,它是在直流电场作用下用水来清洗的。其步骤有:(1)将待清洗金属制品完全浸没在设置有正负电极板的清洗槽之内的水中;(2)接通直流电源,让金属制品在清洗槽内的水温保持在20℃~60℃的情况下浸泡;其中,阳极电流密度在0.01~5mA/cm2之间选取,直流电压控制在3.5~12V之间;浸泡时间以达到仍然残留的脱脂剂不会影响硅烷化处理、电镀或喷漆效果的程度为止;(3)停止浸泡后,倒出金属制品内腔中的水,即完成清洗。本发明不仅能确保将脱脂剂残留清洗到满足要求的程度,尤其适合带内腔的金属制品;而且还能节省大量的水和清洗时间。另外又有成本低,设备简单,操作简便易行,不会对金属制品带来损伤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0441521C
公开(公告)日:2008-12-10
申请号:CN200610095266.4
申请日:2006-12-08
Applicant: 重庆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Abstract: 本发明请求保护一种周边布水折流复合式水解酸化反应器,包括有池体、填料、进水管和出水管等。所述池体由三级同心圆组成,进水管接入外环的配水槽,配水槽沿周边设置,槽底均匀地开设布水孔,供均匀布水用。经过整流板底部过水孔布水之后,依次折流进入外环、内环和中心反应区。反应区底部为悬浮污泥床,中部为半软性填料区,用于截留污水中大部分固体悬浮物、胶体物质,将其中的固体有机物水解为可溶性有机物并对污水中有机物进行一定程度的降解。中心反应区上部流出槽底部敷设排水管,将出水接出。本反应器具有耐冲击负荷,处理效能高,无能耗。剩余污泥量极小,工艺简短、占地少、投资低、管理方便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781997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610718.8
申请日:2023-11-28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大足石刻研究院 , 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 长江重庆航道工程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洞室岩体裂隙的监测装置及其安装方法,包括若干钢绞线和两处锚索锚头,若干钢绞线的外部依次套设有内套管和外套管;内套管和外套管之间设置有支撑固定材料;钢绞线的中部和端部均设置有应变片,外套管上设置有温湿度传感器。还包括有S1‑S7等安装步骤。本发明结合锚索应变/应变变化,对洞室岩体裂隙进行更容易的敏感检测,能有效提高监测准确度。本发明通过温湿度传感器得到温度、湿度等随昼夜季节等周期性因素引起的较为稳定并呈规律变化的应变改变量,得到不规律岩体变形或裂隙发展所引起的应变,通过监测多种物理量实现对洞室岩体内部裂隙发展的精准监测,提高岩体变形监测的精确性和可靠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