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525320A
公开(公告)日:2009-09-09
申请号:CN200910064419.2
申请日:2009-03-19
Applicant: 郑州大学
IPC: C07D301/12 , C07D303/44 , B01J31/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溶剂三相转移催化下合成3,4-环氧基环己基甲酸-3',4'-环氧基环己基甲酯的方法。该方法以双氧水、3-环己烯甲酸-3'-环己烯甲酯(CAS:2611-00-9)为原料,以有机高分子材料氯甲基化聚苯乙烯树脂、聚氯乙烯树脂为载体接枝季铵盐为三相转移催化剂,无有机溶剂,常压下,30-80℃,反应1-6小时,合成目的物3,4-环氧基环己基甲酸-3',4'-环氧基环己基甲酯。与目前方法相比,本发明原料易得,生产成本低廉,反应条件温和,反应后产品分离简便,节能降耗显著。三相转移催化剂活性高、选择性好,机械强度优良,易于从反应体系回收并可循环使用。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工业化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1011670A
公开(公告)日:2007-08-08
申请号:CN200710053947.9
申请日:2007-02-02
Applicant: 郑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载体支载含过渡金属的复合催化剂,该复合催化剂由A组分与B组分组成,其中A组分由以下通式化合物表示:φ-[(R1)n0-(OCH2OCH2)n1-YR2R3R4]m1(Q1)m2Xn2D,B组分为盐类,A组分与B组分的质量比为1~100∶1,本发明催化剂催化活性高,A组分结构稳定可完全、方便回收并循环使用,不污染产品。
-
公开(公告)号:CN119434106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725019.2
申请日:2024-11-28
Applicant: 中建七局交通建设有限公司 , 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 郑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在水中原位墩柱上新建桥墩的施工方法,解决了现有的施工方法无法适用于水中原位墩柱上新建桥墩的技术问题。通过在水中原位墩柱上引孔并设置引孔护筒,相比于直接在水中原位墩柱上钻孔施工桩基成孔,大大减小了引孔高度,降低了直接在水中原位墩柱上钻孔的施工难度,通过在引孔护筒内放置桩基护筒,并在引孔护筒和桩基护筒的底部间隙内浇筑水下混凝土,在桩基护筒的顶部设置导向装置,通过两端分别固定对桩基护筒形成稳定支撑,再沿着桩基护筒的中心孔向下冲击成孔,保证成孔的大小、表面质量及垂直度,确保桩基成孔的质量,在桩基成孔的基础上施工完成新桥桥墩的修建,降低了新桥桥墩的施工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077918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077959.5
申请日:2024-08-07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建七局交通建设有限公司 , 郑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制梁全方位蒸养装置包括移动蒸养棚、固定蒸养棚和外蒸养装置;所述移动蒸养棚处于固定蒸养棚施工前端,并用于对预制梁进行初步的带模蒸养;其包括立柱、轨道、移动架、移动蒸养棚和喷头;固定蒸养棚包括主体结构、内部蒸养组件和地轨;内部蒸养组件包括双绳轨、蒸养架、蒸养座、过滤罩体、第三喷头、收集芯体和收集头;蒸养架的中部设置有绳轮,蒸养架的两侧均固定有蒸养座,蒸养座的上部固定设置有第三喷头,在蒸养座的下部设置有过滤罩体。本发明通过移动蒸养棚和固定蒸养棚的结合,实现了预制梁在蒸养过程中的全方位养护,提高了蒸养效率和养护质量,使得蒸汽能够均匀分布在预制梁的内部和外部,有效解决了蒸养不均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913099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077945.3
申请日:2024-08-07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建七局交通建设有限公司 , 郑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混凝土构件结构尺寸检测设备及使用方法,包括包括两个前后设置且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支撑构件;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构件的上方设有壳体,所述壳体的下方设有第一检测仪器,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能够驱动第一检测仪器调整方位的方位调整机构,方位调整机构用以调整第一检测仪器的位置;所述支撑构件上设有滑轨组件,所述滑轨组件上设有动力滑动机构,动力滑动机构能够沿滑轨组件所延伸方向移动;通过第一检测仪器和第二检测仪器的设置,使得在对混凝土构件进行检测时,能够对混凝土构件的顶部和外侧同时进行检测,以便能够更好的检测混凝土构件,而且不需要人工用卷尺测量,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而且还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906198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083600.9
申请日:2024-08-08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建七局交通建设有限公司 , 郑州大学
IPC: B28B11/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温、蒸汽温度双向智能控制装置,涉及混凝土蒸养技术领域,该一种水温、蒸汽温度双向智能控制装置,包括两个相对称的加热部,将水加注到储水部内,驱动部向上移动,便能够将储水部内的水通过连接部推动至加热箱内,使加热丝对水进行加热,通过搅拌部能够提高水加热的效率,当水加热后,蒸汽会从泄压阀排出,经过第一连接管进入蒸汽箱内进行蒸汽利用,当蒸汽冷凝后产生的水能够通过第二连接管流入水箱内,进行重复利用,当需要降温时,使驱动部向下移动,将水箱内的水,通过连接部推送至壳体内,将加热箱进行包裹进行降温冷却,从而能够更加方便的控制水温和蒸汽温度,而且对水进行重复循环使用,有效的节约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18905828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072341.X
申请日:2024-08-06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建七局交通建设有限公司 , 郑州大学
IPC: B24B19/20 , B24B27/00 , B24B27/033 , B24B55/06 , B24B47/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模板清理机器人,涉及建筑模板清理技术领域,该智能模板清理机器人,包括机器人主体、安装板、驱动机构、打磨头和收集机构,所述机器人主体具有爬墙功能;所述安装板固定安装于机器人主体的一侧;所述驱动机构固定安装于安装上表面的中部;所述打磨头固定安装于驱动机构的输出端,并用于对模板进行打磨;通过在安装板的四角处设置收集机构与吸尘器相连,以对打磨头对模板打磨过程产生的烟尘进行收集,避免烟尘危害人体健康,在机器人主体的底部设置电动伸缩杆对磁板进行安装,可以在机器人主体对竖直或切斜的模板进行打磨时将磁板靠近模板,以通过磁板的磁力与模板相互吸附进而提升装置整体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315773A
公开(公告)日:2018-07-24
申请号:CN201810071079.5
申请日:2018-01-25
Applicant: 郑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精密3D打印金属微模具的方法及装置。通过电化学方法实现金属的3D打印,针管与导管构成的连通体作为电化学的反应池,由稳压直流电源提供电能,针头端液滴与工作电极板接触,导管内通有一根对电极导线,通过对微量注射泵推进速度的调节,使得针头端的液滴与工作电极板既有稳定的接触,又有较小的接触面积,既保持液滴表面张力与微量注射泵推进力的平衡,又保持液滴输出速度与其蒸发速度的平衡,从而实现高精度、平稳的电化学打印过程。本发明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减小了金属3D打印平台的搭建成本;利用适宜的电解(电镀)液,可以电镀沉积特定的结构,也可以在大部分金属材料上进行电解刻蚀,以及两者的组合使用,应用范围广泛。
-
公开(公告)号:CN101020669A
公开(公告)日:2007-08-22
申请号:CN200710053946.4
申请日:2007-02-02
Applicant: 郑州大学
IPC: C07D301/12 , C07D303/06 , B01J31/06 , B01J31/02
Abstract: 本说明公开一种双氧水环氧化环己烯制备环氧环己烷的无溶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环己烯中加入双氧水、复合催化剂,20-70℃下反应2-10小时,反应结束后滤出催化剂,分离出油相,精馏得环氧环己烷,其中复合催化剂由A组分与B组分构成,A组分由以下通式化合物表示:¢-[(R1)n0-(OCH2OCH2)n1-YR2R3R4]m1(Q1)m2Xn2D,B组分为盐类,本发明方法不使用溶剂,具有催化活性高、反应选择性高、收率高、催化剂活性A组分可回收、无污染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043918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449628.X
申请日:2024-10-17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 郑州大学 , 中建七局交通建设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钢纤维拉拔试验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环氧树脂改性橡胶混凝土中钢纤维用拉拔试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底板,底板的底部四端均固定安装有移动器,底板的顶部固定有中板,中板的顶部固定有导向板和第二电推杆,第二电推杆的顶部固定有横轨板,横轨板的顶部两侧均滑动安装有夹板,当钢纤维被夹持的顶端围绕着夹套缠绕几周,启动液压杆收缩,便带动夹套携带缠绕着的钢纤维向上拉拔,直至钢纤维被从夹板夹持的混凝土试块中拔出,此时拉力传感器便将数据传送到计算机,以供给试验人员分析,此过程中,由于夹套外周设置了防滑锯齿,配合钢纤维的缠绕,使得钢纤维与夹套的连接稳固,从而有效防止钢纤维拉拔过程中的滑动,以避免检测误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