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907426A
公开(公告)日:2010-12-08
申请号:CN201010227975.X
申请日:2010-07-15
Applicant: 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
IPC: F42B3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射药变容燃速测试装置,属于火炸药性能测试领域。其技术特点是,燃烧室壁上和活塞上各装一个压力传感器,活塞与活塞腔滑动配合且通过与之固连的活塞杆将其内传感器的连接线引到活塞腔外,点火药包和被测发射药放在燃烧室中;测试时,被测发射药在燃烧室中燃烧并推动活塞运动,两个压力传感器分别记录测试过程中燃烧室固定位置和活塞底部的压力曲线即p1-t曲线和p2-t曲线,高速摄像仪记录活塞杆的运动行程-时间曲线即L-t曲线;通过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的后期计算与处理,最终获得被测发射药的燃速压力系数和燃速压力指数。本发明不仅解决了发射药变容燃速的测量问题,同时还解决了模拟测量弹底压力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1907427B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010228306.4
申请日:2010-07-15
Applicant: 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射药变容燃速测试装置,属于火炸药性能测试领域。该装置包括含有本体和活塞的本体组件、点火组件、两个压力传感器和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本体上设有燃烧室和活塞工作腔并通过相应的堵头形成密闭空间,活塞与活塞工作腔滑动配合,点火组件中的点火药包位于燃烧室中并通过电极和导线与本体外部的点火器相连;测试时,被测发射药在燃烧室中燃烧并推动活塞运动,两个压力传感器分别记录测试过程中燃烧室和活塞工作腔的压力曲线即p1-t曲线和p2-t曲线,被测发射药燃烧结束后,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采集p1-t曲线和p2-t曲线并对其进行一系列的计算与处理,最终获得被测发射药的燃速压力系数和燃速压力指数。本发明解决了发射药变容燃速的测量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1907426B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010227975.X
申请日:2010-07-15
Applicant: 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
IPC: F42B3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射药变容燃速测试装置,属于火炸药性能测试领域。其技术特点是,燃烧室壁上和活塞上各装一个压力传感器,活塞与活塞腔滑动配合且通过与之固连的活塞杆将其内传感器的连接线引到活塞腔外,点火药包和被测发射药放在燃烧室中;测试时,被测发射药在燃烧室中燃烧并推动活塞运动,两个压力传感器分别记录测试过程中燃烧室固定位置和活塞底部的压力曲线即p1-t曲线和p2-t曲线,高速摄像仪记录活塞杆的运动行程-时间曲线即L-t曲线;通过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的后期计算与处理,最终获得被测发射药的燃速压力系数和燃速压力指数。本发明不仅解决了发射药变容燃速的测量问题,同时还解决了模拟测量弹底压力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3755502A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申请号:CN201410041991.8
申请日:2014-01-28
Inventor: 赵宏安 , 赵凤起 , 耿国华 , 徐司雨 , 关博通 , 高红旭 , 王冰 , 李康 , 陈林 , 牛晓霞 , 雷元元 , 李志琴 , 张晓亮 , 姚沛延 , 王浩 , 张玉成 , 王博 , 李玉琴 , 江静
IPC: C06B2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动态措施与动态组分双重调节的火炸药配方设计方法,所设计火炸药能量性能为n0~n1且设计过程如下:一、基础配方选取:从基础配方库中选取一个基础配方作为基础设计配方;二、能量性能判断:将基础设计配方的能量性能ni分别与n0和n1比较:当ni>n1时,进入步骤三;当ni<n0时,进入步骤四;否则,基础设计配方为设计配方;三、能量性能减小调整;步骤四、能量性能增大调整;步骤三和四均包括能量调节措施等级确定和采用能量调节措施调整与组分调节方法相结合的双重调节方法进行配方调整两个步骤。本发明方法简单、设计合理且实现方便、使用效果好,能解决现有火炸药配方设计方法存在的成本高、周期长、重复实验次数多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4020250B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410289547.8
申请日:2014-06-24
Applicant: 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
IPC: G01N3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发射药变容燃速测试装置,包括本体组件、点火组件、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和高速摄像仪组件;该装置可以模拟身管武器膛内的运动环境,并能够获得发射药在高速运动和变容条件下的燃速数据,从而为发射药的研制和武器装药设计提供较可靠的输入数据。解决了迄今为止不能直接测量弹底压力的技术问题,这对分析装药的内弹道和发射药的膛内燃烧至关重要。
-
公开(公告)号:CN104534945A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410772328.5
申请日:2014-12-13
Applicant: 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
IPC: F42C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步多点点火中心传火管,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底部点火缺陷的问题。本发明由中心传火管、传火管转接头、若干根导爆管、若干点火药包、奔萘药管、底火及药筒组成。药筒底火输出端与导爆管一端连接,导爆管另一端与点火药包连接,点火药包在点火管内轴向均匀分布。奔萘药管作为轴向传火药内置于中心传火管内。本发明在中心传火管内实现了同步多点点火,几乎同时引燃传火管内的传火药,使传火管各喷火孔达到同时喷火的效果,提高了发射药装药的点火同时性,从而提高了点火重现性,获得较为稳定的弹道性能。另外,与底部传火的中心传火管相比,这种迅速而分散的点火可有效抑制膛内压力波的产生,提高了火炮射击的安全性。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