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748124A
公开(公告)日:2018-03-02
申请号:CN201710106461.0
申请日:2017-02-27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建立分散胶颗粒粒径与岩石孔喉尺寸量化匹配关系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准备不同渗透率的岩心;配置分散胶颗粒体系,将其膨胀;向岩心注入分散胶颗粒体系,绘制注入压力特征曲线;对注入压力特征曲线进行拟合分析,建立注入压力和注入PV数的函数关系,并将线性函数系数定义为增压系数;通过注入压力特征曲线的分析和拟合,结合产出分散胶的物理性质分析,建立了分散胶在不同渗透率条件下的运移规律和封堵模式;定义三个特征系数α=d10/d,β=d50/d,γ=d90/d,结合增压系数建立了量化的分散胶颗粒粒径与岩石孔喉尺寸的匹配关系。该方法为不同油藏渗透率条件下分散胶颗粒粒径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04558630B
公开(公告)日:2017-10-10
申请号:CN201510003055.2
申请日:2015-01-04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C08G83/00 , C08F2/48 , C07D335/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硫杂蒽酮改性树枝形聚酰胺‑胺水溶性光引发剂及合成法,制备过程如下:(1)将硫代水杨酸和苯酚加入浓硫酸中,80~100℃反应1~5h,静置、冷却、过滤,重结晶得到2‑羟基硫杂蒽酮;(2)将2‑羟基硫杂蒽酮和环氧氯丙烷溶于甲苯中,加入无水碳酸钾,70~90℃反应10~14h,得到2‑环氧丙氧基硫杂蒽酮;(3)将2‑环氧丙氧基硫杂蒽酮溶于有机溶剂,加入树枝形大分子聚酰胺‑胺,升温至40~80℃反应16~24h,过滤干燥,得到硫杂蒽酮改性树枝形聚酰胺‑胺水溶性光引发剂。该引发剂水溶性好,具有树枝形高分子结构,结构规整,支化度高,具有良好的光引发性能,其合成方法原理可靠,操作简便,收率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06092823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602068.6
申请日:2016-07-27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G01N1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11/00 , G01N2011/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续评估高温高压流体粘度和剪切稳定性的实验装置,包括控制器组、泵组、阀门组、中间容器组、压力表组、长管线组、转换接头组、毛细管、恒温烘箱;通过长管线组压力测试系统,可以对流体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的样品的流变性进行监测,并通过毛细管将两组螺旋管压力测试系统串联,可以模拟油藏多孔介质对流体的剪切效应,可测得流体剪切以后的流变特征;通过将样品多次经过毛细管,模拟流体在多次剪切以后的流变特征,从而评价流体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的剪切稳定性。本发明能够定量表征包括地层流体,聚合物,凝胶体系以及泡沫等多种流体的粘度和剪切稳定性,为高温高压条件下流体的流变特性研究提供更为稳定的测试平台。
-
公开(公告)号:CN103865008B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410121174.3
申请日:2014-03-28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C08F290/06 , C08F220/56 , C08F220/06 , C08F4/40 , C08F4/04 , C08G83/00 , C09K8/58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聚酰胺-胺杂化纳米二氧化硅超支化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聚合物制备如下:先用偶联剂对纳米二氧化硅表面改性,再用乙二胺及丙烯酸甲酯对改性的纳米二氧化硅进行Michael加成反应和酰胺化反应,最后用丙烯基缩水甘油醚进行功能化改性,获得功能化聚酰胺-胺杂化纳米二氧化硅单体,将其与丙烯酰胺、丙烯酸、耐温抗盐性单体,以氧化还原引发剂或偶氮二异丁脒引发剂引发聚合反应。该超支化聚合物具有以聚酰胺-胺杂化纳米二氧化硅单元为中心的网络结构,表现出优异的抗剪切性能、强增粘性、耐温抗盐性,适用性广,能在宽矿化度、宽温度的油田环境作为驱油剂提高原油采收率,其制备方法原理可靠,操作简便,具备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5117511A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510431255.8
申请日:2015-07-22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油田开发中的油藏描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缝洞油藏井间连通通道及流动参数的表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建立描述缝洞油藏井间流动规律的解析表达式;(B)建立示踪产出浓度曲线拟合数学模型;(C)曲线拟合模型求解;根据上述三个步骤所述原理,编制缝洞油藏示踪曲线拟合软件,通过在软件界面上调整参数的方法对理论示踪曲线与实测示踪曲线进行拟合,同时计算得到缝洞注入示踪剂质量mik、流速vik、过流面积Aik、流管长度lik,从而实现对连通通道和流动参数的表征。本发明建立的描述缝洞油藏示踪剂流动规律的模型更加符合真实情况;实现了对缝洞型油藏井间连通通道及流动参数的定量计算表征;拟合过程由计算机自动拟合与工作人员调参相结合。
-
公开(公告)号:CN105044312A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10432008.X
申请日:2015-07-22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G01N33/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温高压热跟踪补偿绝热静态氧化及动态氧化驱替装置。所述的装置包括模型主体、摆动控制系统、温度控制系统和电路保护系统,所述的模型主体上设有空气注入口、环压口、热电偶接口、接线柱、采出口、金属套和热电偶,所述的空气注入口内设有点火器,所述的模型主体内设有环压空间连通至环压口,所述的金属套外设置有补偿加热片,所述的热电偶分别插入金属套内,所述的金属套内装有试样,所述的热电偶通过热电偶接口接出。本发明用于油藏注空气低温氧化、高温氧化及燃烧实验,通过原油与空气的低温氧化反应、高温氧化动态或燃烧驱替实验提高原油采收率,克服了现有实验装置存在热量散失等缺点,通过快速温度补偿功能对实验环境同步升温,达到绝热的实验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02850488B
公开(公告)日:2014-10-15
申请号:CN201210359277.4
申请日:2012-09-25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C08F220/56 , C08F220/58 , C08F220/18 , C08F220/14 , C08F226/02 , C08F2/44 , C08K3/34 , C08J3/24 , C09K8/58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密度二次膨胀型凝胶颗粒,由丙烯酰胺单体、抗温抗盐单体、增强剂、生气剂在引发剂和交联剂作用下聚合交联得到的整体凝胶经造粒、粉碎而成,其质量百分比分别为:丙烯酰胺单体8~12%,抗温抗盐单体1~5%,增强剂15~20%,生气剂1~4%,交联剂0.05~1%,引发剂0.03~0.1%,其余为水。由于引入了生气剂,交联剂由稳定交联剂和非稳定交联剂组成,本发明兼具低密度与二次膨胀性能,能够自由悬浮于注入水中,在注入水的携带下顺利进入地层,不产生沉积现象。本发明广泛适用于各类油藏的调剖作业,尤其适用于分层调剖井与深部调剖井。
-
公开(公告)号:CN118421046B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866270.4
申请日:2024-07-01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选择性堵水用改性树脂可固化体系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油田化学技术领域,以质量分数计,具体组成包括,改性树脂颗粒:10%~20%,固化剂:0.1%~0.3%,增强剂:0.1%~0.3%,起泡剂:0.2%~0.5%,稳泡剂:0.1%~0.2%,其余组分为水相组分,各组分总和为100%,制备方法由以上组分搅拌均匀制得;本发明中的改性树脂可固化体系粘度较低,具有良好的注入性和温度响应性,双亲Janus磁性纳米颗粒与硅烷偶联剂改性纳米颗粒具有协同增效作用,能够有效提升改性树脂可固化体系对储层水窜通道的封堵性能,改性树脂可固化体系能在高温条件下形成坚固的网状结构,实现对产水通道的高效封堵,且对油相和气相伤害较小,具有选择性封堵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866605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311836560.6
申请日:2023-12-28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C09K8/5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缝洞型油藏采收率的泡沫体系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泡沫体系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起泡剂0.1‑0.5%、稳泡剂0.3‑0.8%、添加剂0.1‑1.5%,余量为水;所述起泡剂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及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混合物,所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为ɑ‑烯基磺酸钠和/或月桂醇硫酸钠,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烷基糖苷APG0810和/或烷基糖苷APG0814,所述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为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和/或月桂酰胺丙基甜菜碱。本发明具有良好的抗温、抗盐性能以及在油中具有良好的运移、稳定能力,能够用于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均衡井间驱替,提高水驱采收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736330B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210584620.9
申请日:2022-05-26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C08F220/56 , C08F212/14 , C08F226/02 , C08F220/36 , C09K8/588 , C09K8/8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葫芦脲杂化超分子聚合物驱油剂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原油开采技术领域。该驱油剂以丙烯酰胺单体、丙烯酸葫芦脲单体、苯乙烯磺酸钠单体、水溶性疏水单体(C18S)单体为聚合单体,在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和偶氮二异丁腈盐酸盐为引发剂的条件下进行自由基共聚。最终制得的葫芦脲杂化超分子聚合物驱油剂,其具有良好的耐温抗盐性能以及较佳的增粘性能,能够大幅提高原油的采收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