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55006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446029.2
申请日:2024-10-16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非常规油气藏开发技术领域,公开一种页岩孔隙网络模型内页岩油粘度实验确定方法,包括制作页岩孔隙网络模型,将模型放入微观模型夹持器中抽真空,并将夹持器加热至地层温度;向夹持器内注入围压液体直至充满整个环形腔体并保持稳定,使环形腔体中的压力高于模型内部压力;将夹持器的出口端压力调节至地层条件,并在调节过程中控制压差不变;将模型润湿改性,模拟页岩的润湿能力;将地层温度下的页岩油注入模型,同时采集模型图像并记录不同入口流速下的进出口压力、页岩油液柱长度和液柱通过流动通道的时间;根据以上采集的图像及数据确定页岩储层纳米孔隙页岩油粘度。本发明能够准确确定页岩油在非均质纳米通道内的粘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044389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310043950.1
申请日:2023-01-29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致密页岩油藏早期衰竭开采合理生产压差的确定方法,包括:选择若干块基质岩心、裂缝岩心拼接成长岩心装入夹持器;将地层水注入夹持器,再用原油驱替岩心中的地层水;保持岩心入口端压力为地层压力,每次降低回压,向岩心中驱替原油稳定后,记录△t时间内分离器油量MOi、气量计气量Vgi,计算岩心出口端气油比GORi=Vgi/MOi;当MOi比MOi‑1降低5%以上且GORi比GORi‑1增加10%以上时,得到合理驱替压差,计算合理驱替压差条件下岩心油相单位面积渗流速度Vo;再计算生产井稳定流动时油相单位面积渗流速度Vfo;当Vfo=Vo,计算生产井的合理生产压差。本发明提高了页岩油藏早期衰竭开采合理生产压差的确定精度,为页岩油藏单井合理配产提供基础参数和理论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2578447A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2011344240.5
申请日:2020-11-2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 西南石油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据降维及重构的储层预测方法,所述储层预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计算与储层相关的两个第一属性数据体,并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两个第二属性数据体,并计算关于模型道权重系数计算的属性数据体;S2:对两个第二属性数据体进行降维处理得到降维数据体,并确定该降维数据体的门槛值,并对关于模型道权重系数计算的属性数据体进行重构赋值后得到模型道权重系数数据体;S3:利用降维数据体及门槛值进行数据重构处理,得到储层重构数据体,并对模型道权重系数数据体进行关于储层品质系数数据体的计算,得到储层品质系数数据体;S4:利用储层重构数据体及储层品质系数数据体进行相关计算,得到一个用于储层预测的储层品质数据体。
-
公开(公告)号:CN211553699U
公开(公告)日:2020-09-22
申请号:CN202020079197.3
申请日:2020-01-15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G01N15/08
Abstract: 一种高温高压降内压孔隙度应力敏感性的测试装置,包括岩心夹持器,标准气室,全自动驱替泵,回压泵,围压泵,控制阀,高精度压力传感器,气体流量计,回压阀,计算机,恒温箱、气源罐,设有橡胶套的岩心夹持器连接围压泵,岩心夹持器左侧连接第一高精度压力传感器、气源罐、驱替泵,岩心夹持器右侧连接第三高精度压力传感器、回压阀、气体流量计、计算机,岩心夹持器右侧连接气源罐,与岩心夹持器平行放置的标准气室左侧连接第四控制阀、第二高精度压力传感器、气源罐、驱替泵,与岩心夹持器平行放置的标准气室右侧连接第四高精度压力传感器、回压阀、气体流量计、计算机,其中岩心夹持器、标准气室、控制阀以及连接的管线分别处于恒温箱中。
-
公开(公告)号:CN208672489U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822074353.2
申请日:2018-12-11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G01N15/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测量储层岩样孔隙度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从左到右依次固定连接有工作箱和测量箱,所述工作箱的左侧连通有煤油管道,并且煤油管道的表面设置有控制煤油管道进油的第一电磁控制阀,工作箱的内腔滑动连接有隔板,并且隔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驱动杆,驱动杆的顶端贯穿工作箱内腔的顶部并延伸至工作箱的上方,本实用新型涉及地质实验技术领域。该测量储层岩样孔隙度装置,将正方体岩石样品缝隙内部的空气排出,通过测量空气的量来得出岩石样品缝隙的体积,测量方式简单方便,成本低,大大增加了测量储层岩样孔隙度装置测量的速度,并且操作简单,新手即可使用,增加了测量储层岩样孔隙度装置的实用性。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