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357508A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2010038651.5
申请日:2020-01-14
Applicant: 苏州园林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苏州大学
IPC: A01G2/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南京椴营养钵基质绿枝扦插方法。在插床上摆放装有草炭和园土体积比为2:1~3:1的混合基质的营养钵,搭建覆膜拱棚和遮阴棚架;在4月中旬至6月下旬,采集当年生嫩枝作为插条,在保湿保鲜条件下,剪取长为10~12 cm、半木质化的插穗,保留顶端一叶,基部剪截处理;插穗于生根液中浸渍处理后,插入营养钵的混合基质中,依次喷雾补水、喷施杀菌杀虫剂、覆盖薄膜和遮阳网。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扦插方法,南京椴绿枝扦插的生根率最高可达90%,扦插小苗根系发达;简化了后期炼苗与移栽环节,操作方便,不伤根系,有利于移栽成活与幼苗生长;插床设置不受地块条件限制,生产成本低,有利于南京椴苗木的快速繁殖和生产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7409659A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710189652.8
申请日:2017-03-27
Applicant: 苏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G7/06 , A01G22/00 , C05D3/00 , C05G3/00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外源钙提高红掌抗冷性的方法。在红掌苗期栽培营养液中添加3.0mmol·L-1~5.0mmol·L-1的外源钙,持续添加2个月。本发明用于红掌栽培,可提高红掌在低温下的生理代谢水平,低温结束后叶片不枯萎、不脱落,在低于传统栽培温度3℃的环境中能正常生长发育,保证产品品质。本发明能有效提高红掌的抗冷性,从而降低红掌冬季生产能源消耗。
-
公开(公告)号:CN107135758A
公开(公告)日:2017-09-08
申请号:CN201710189653.2
申请日:2017-03-27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外源腐胺提高红掌抗冷性的方法。将苗龄为4个月、盆栽于栽培基质中的红掌苗,在温室条件下,按每周2次的供给频率为红掌苗进行营养供给,其中,一次为1/2Hoagland的营养液,另一次为在1/2Hoagland中添加0.5mmol·L‑1~2.0mmol·L‑1腐胺的营养液;将营养液浇灌于红掌根部,进行外源腐胺补充,持续补充外源腐胺2个月。本发明用于红掌栽培,可提高红掌在低温下的生理代谢水平,低温结束后叶片不枯萎、不脱落,在低于传统栽培温度3℃的环境中能正常生长发育,保证产品品质。按本发明技术方案,能达到提高红掌的抗冷性、降低红掌冬季生产能源消耗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1743909A
公开(公告)日:2010-06-23
申请号:CN200910232666.9
申请日:2009-12-04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八角科植物“孩儿莲”的组织培养繁殖方法。它以“孩儿莲”当年生枝条顶端的萌动芽组织培养繁殖的外植体,先在乙醇溶液中进行表面处理,再在HgCl2溶液中进行杀菌处理,然后,从枝条上切取芽片,接种到初代培养基上,在每天光照12~15小时,光照强度为1500~2000LX和温度为23℃±1℃的条件下培养,待新叶萌发后转移到继代培养基上继续培养,得到组培苗。本发明解决了目前“孩儿莲”资源极少,不结果实,无法收获种子,无性繁殖困难,种苗奇缺的问题,采用组织培养法可以加快繁殖速度,为满足新品种苗木市场需求提供一条新的途径,增添了一种作为珍稀观赏植物新类型,在园林绿化中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316898A
公开(公告)日:2020-06-23
申请号:CN202010134180.8
申请日:2020-03-02
Applicant: 苏州园林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马银花穴盘绿枝扦插育苗的方法,剪取当年生半木质化嫩枝作为插条,从插条上剪取插穗,并浸渍在浓度为50-100mg/L的ABT生根液中4-6h;浸渍处理结束后将插穗插入育苗穴盘中进行扦插,扦插后立刻浇透水,喷洒杀菌剂,于所述育苗穴盘上覆盖薄膜、遮荫;此后见干补湿,当插穗腋芽萌发,插穗新根生长至1-3cm时即可移栽。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能大幅度提高马银花扦插生根率,可使马银花扦插成活率右提升至73.33%,能节省育苗基质和空间,无需搭建专用拱棚,保湿效果良好,无需经常补水,操作简单易行,生产成本低,经济效益良好,有利于移栽成活,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
-
公开(公告)号:CN108739409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10892906.7
申请日:2018-08-07
Applicant: 苏州大学 , 江苏三维园艺有限公司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掌幼茎培养快速获得愈伤组织的方法。选择生长健壮的红掌无菌苗,切除茎段的基部部分、多余的叶片及不定根,选取顶端带有3~5片幼叶的幼茎作为外植体;将得到的幼茎外植体垂直接种到含TDZ 0.5~2.0 mg/L+2,4‑D 0.1~0.5 mg/L的脱分化培养基中,在温度为24~26℃、每天光照10~12 h、光照强度1500~2000 lx的条件下,培养40~45 d,得到表面光滑、直径1.5~2.0 cm的球状愈伤组织块。本发明与愈伤组织诱导的现有方法相比,大幅度缩短了愈伤组织形成的时间,有利于提高愈伤组织的分化效率;在红掌愈伤组织的遗传转化等研究领域具有良好应用价值,也为红掌离体快繁育苗技术提供了新的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205854C
公开(公告)日:2005-06-15
申请号:CN03132313.8
申请日:2003-08-08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桑树育苗的建园方法。它选取粗壮、结实的泰国桑种或广东桑种采伐后的枝条为插穗作收浆处理,并直接插入弱酸性的沙壤土中,经施肥等农事操作,当年便可成苗成园,再经疏行疏株,合理调整桑园密度和总条数,实现桑树扦插一步建园。用该方法建园,桑树成活率高,发根快,长势优,产量高,并能节省劳力,降低成本,缩短建园周期,在苗木紧缺的情况下,是快速投产的有效途径,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203152185U
公开(公告)日:2013-08-28
申请号:CN201220697062.9
申请日:2012-12-17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A01G3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60/2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绿枝扦插的自动喷雾插床,包括扦插苗床、输水管路和喷雾装置。常开水龙头与自动控制电磁水阀连通以保证水源供给,自动控制电磁水阀开启后水流依次经一级输水主管路、二级输水分管路、开关可控二通、异径三通、输水分管路后到达雾化喷头;水流经雾化喷头雾化后,喷施到扦插苗床的插穗上及其周围空气中,达到补水要求;二通输水管路的前端设开关可控二通,用以控制该扦插苗床是否补水,末端设堵头以防止跑水。使用该自动喷雾插床对披针叶八角等露地绿枝进行扦插繁殖,扦插成活率高,扦插小苗长势优,管理方便,节省劳力,降低成本,是扦插繁育苗、快速投产的有效途径,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210202392U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920963056.5
申请日:2019-06-25
Applicant: 江苏华佳丝绸股份有限公司 , 苏州大学
IPC: A01B49/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轻便型桑园旋耕施肥一体机,包括:车机体,车机体下方安装有车架,车架中部位置的左右两侧分别通过第一支架安装有滚轮,车架的顶端安装有发动机,发动机上安装有第一皮带轮,车架的底部位于发动机的正下方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二支架,第二支架之间安装有转轴,转轴通过轴承与第二支架相连,转轴的后侧安装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二皮带轮通过皮带与第一皮带轮转动相连,转轴的外侧安装有转辊,转辊的外壁安装有旋耕刀;车架的末端安装有施肥料斗,施肥料斗的下方连接有开沟器,施肥料斗的底部设置有导肥管,导肥管的末端插入开沟器的通心套筒将肥料灌入施肥沟内,可达桑树根系分布密集层,提高施肥工效及肥料利用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