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合金导电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522102A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211249136.7

    申请日:2022-10-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合金导电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铝合金技术领域。所述铝合金导电材料各元素重量百分比为:Ca3~11wt%,Nb0.05~0.1%,Nd0.05~0.1%,B0.05~0.1%,Ag0.05~0.1%,余量为杂质和Al,该铝合金的组织中共晶强化相Al4Ca的体积分数为7~25%,共晶Al4Ca相为细小的纤维状形貌,单个纤维的直径为0.1~2μm。本发明铝合金制备时按预设方式添加各成分后对铝合金进行熔炼、精炼并铸锭处理,得到所述铝合金导电材料。本发明铝合金导电材料能有效实现Al‑Ca合金组织调控,使铝合金具有优良的塑性变形能力和较高的导电性。

    温度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01489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10651279.8

    申请日:2018-06-22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nventor: 刘涛 姚艳波 王瑞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温度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探头和数据采集元件,温度传感器探头包括感温碳纳米材料层、导热基体和封装外壳,其中感温碳纳米材料层设置于导热基体上,并封装于封装外壳内部,封装壳体和感温碳纳米材料之间为绝热层,导热基体的至少一部分裸露于封装外壳外部,感温碳纳米材料层中的至少两部分作为电极分别与电路采集元件电连接。本发明还提供了其制备方法:在导热基体的表面修饰感温碳纳米材料层,然后将感温碳纳米材料层的至少两部分与电路采集元件分别进行电连接,再将感温碳纳米材料层封装于封装外壳内部,并在所述感温碳纳米材料层与封装外壳之间填充绝热层,且导热基体的至少一部分裸露于封装外壳外部,形成温度传感器。

    一种耐腐蚀铸造铝合金、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491552B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1237357.2

    申请日:2022-10-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腐蚀铸造铝合金、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铝合金材料领域,所述耐腐蚀铸造铝合金,所述铝合金成分包括Al、Si,和Cu、Mg中的一种或两种,以及耐腐蚀改善剂;所述耐腐蚀改善剂包括Zn、Zr、Mn、Cr、V、Ag、Sc、Y、Ga、Sn元素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所述铝合金的基体中包括一种以上的强化相及纳米析出相。所述铸造铝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重力、挤压、低压以及差压铸造,其在标准人工海水浸泡环境下应用时,其表面存在减缓铝合金继续腐蚀的钝化膜,本发明能有效提高铸造铝合金在标准人工海水浸泡环境下的耐腐蚀性能。

    一种耐腐蚀铸造铝合金、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491552A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211237357.2

    申请日:2022-10-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腐蚀铸造铝合金、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铝合金材料领域,所述耐腐蚀铸造铝合金,所述铝合金成分包括Al、Si,和Cu、Mg中的一种或两种,以及耐腐蚀改善剂;所述耐腐蚀改善剂包括Zn、Zr、Mn、Cr、V、Ag、Sc、Y、Ga、Sn元素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所述铝合金的基体中包括一种以上的强化相及纳米析出相。所述铸造铝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重力、挤压、低压以及差压铸造,其在标准人工海水浸泡环境下应用时,其表面存在减缓铝合金继续腐蚀的钝化膜,本发明能有效提高铸造铝合金在标准人工海水浸泡环境下的耐腐蚀性能。

    一种铝合金废料Fe杂质元素分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391987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372348.3

    申请日:2024-09-2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色金属熔炼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铝合金废料Fe杂质元素分离方法。测试铝合金废料成分,确定Fe含量;熔化废料并调整成分。浇铸合金锭,切取圆柱试棒,加热并进行凝固。定向凝固过程中,Fe和过渡族金属元素往试样一端偏析,形成含Fe金属间化合物。利用Fe杂质元素与α‑Al溶质分配系数差异,通过区域熔炼结合定向凝固促进Fe杂质元素偏聚。切除Fe杂质元素富集端合金后,再次重复该工艺,经过多次处理合金中Fe杂质元素含量逐步降低,直至获得超低Fe杂质元素含量合金。本发明通过区域熔炼结合定向凝固技术,实现了Fe元素的偏析和分离,并通过多次循环获得了Fe元素含量极低的合金,有利于铝合金废料的高品质再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