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371084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150170.7
申请日:2023-02-22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B01D39/16 , B01D46/00 , B32B27/02 , B32B27/40 , B32B27/36 , B32B27/12 , B32B27/08 , B32B27/06 , B32B27/18 , B32B33/00 , B32B37/12 , B32B37/06 , B32B38/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降解的纺黏过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非织造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可降解纺黏过滤材料包括三层纤维直径大小不一的纤维网;纤维网中的纤维为皮芯型复合纤维。本发明通过双螺杆造粒技术得到改性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和改性二氧化碳基聚氨酯,再分别与常规PBAT颗粒和二氧化碳基聚氨酯颗粒混合,经过双组分纺黏工艺,得到三层纤维网。将三层纤维网自上而下依次排列,进行热黏合加固,再进行电晕驻极处理,得到可降解的纺黏过滤材料。本发明的可降解纺黏过滤材料不仅具有较好的过滤和抗菌性能,而且均采用可降解材料,避免不可降解物质对环境造成污染,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6196697A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310149999.5
申请日:2023-02-22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菌可降解的微纳米过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微纳米过滤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微纳米过滤材料,包括纳米纤维网、设置在纳米纤维网一侧的第一微米纤维网、设置在纳米纤维网另一侧的第二微米纤维网;微米纤维网是通过超声波或热轧技术复合于纳米纤维网两侧;微米纤维网是通过纺黏工艺制备的二氧化碳基聚氨酯/抗菌助剂复合纤维网;抗菌助剂包括纳米氧化锌和纳米银;纳米纤维网是通过静电纺工艺制备的共混聚合物纤维网;共混聚合物包括聚乳酸和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脂。本发明的微纳米过滤材料的三层梯形纤维网的协同作用,使材料的过滤阻力增大,过滤效率得到提高,并且对微小粒子的过滤具有高效低阻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176074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211613962.5
申请日:2022-12-15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B32B27/02 , D01D5/00 , D04H1/728 , D04H1/4382 , D04H1/4318 , B32B27/30 , B32B27/40 , B32B27/12 , B32B27/08 , B32B9/00 , B32B9/04 , B32B33/00 , D01F8/08 , D01F8/16 , D01F6/12 , D06M11/83 , A61B5/11 , D06M101/28 , D06M101/38 , D06M101/2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功能复合纳米纤维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监测压电的复合膜。该多层复合功能膜包含对喷混合静电纺单元膜,经磁控溅射金属颗粒与丝蛋白纳米纤维膜连接。复合体中具有固体电解质薄膜,上层结构体具有三维杂乱结构、高比面积和孔隙率,下层结构体具有一定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力学强度。本发明将丝蛋白纳米纤维膜置于底部,进行磁控溅射沉积,选用材料极性相似,层状之间有较高的亲和力,使得整个膜层与层之间连接紧密,既能保证连接牢固度,又不会对复合体功能性造成影响。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能够实现单电极压电对人体行为变化的监测,制备出具有稳定性好,热尺寸收缩率小,拉伸强度大的复合纳米纤维膜。
-
公开(公告)号:CN114717669B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210328444.2
申请日:2022-03-30
Applicant: 南通纺织丝绸产业技术研究院 ,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纤维纱线及其连续成纱方法,该连续成纱方法包括:采用静电纺丝方法纺出纳米纤维,使纺出的纳米纤维在运动过程中、在n个电场力作用下分裂为n份;采用多个分别能够转动的集束导轮独立地收集各自对应的每份纳米纤维,在集束导轮的作用下使每份纳米纤维进行取向和牵伸,形成附着在集束导轮上的纳米纤维集聚体;在外力作用下从对应的纳米纤维集聚体中起出一条连续的纳米纤维集束,各条纳米纤维集束在独立地经过初步加捻后进行混合加捻,获得纳米纤维纱线,该方法不借助于其他纤维成纱,不仅连续,而且制成的纳米纤维纱线较好地保留了纳米纤维的优异性能,克服了现有纳米纤维存在的成纱过程易产生毛羽、力学强度差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059738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310150073.8
申请日:2023-02-22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功能非织造过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过滤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纺黏工艺将纺黏原料制成第一纺黏纤网层和第二纺黏纤网层;再通过熔喷工艺将纺丝原料制成熔喷纤网层;最后将上述制备的第二纺黏纤网层、熔喷纤网层和第一纺黏纤网层从下至上依次进行层叠,经过热粘合加固处理和电晕驻极处理,得到所述的多功能非织造过滤材料。本发明所述的多功能非织造过滤材料采用二氧化碳基聚氨酯和PBAT作为基材,具有良好的降解性,同时具有良好的弹性与柔软性,应用范围广阔。本发明所述的多功能非织造过滤材料具有过滤性能好、环保可降解、抗菌率高等特点,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888821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460201.0
申请日:2022-11-21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B01J31/06 , C02F1/30 , D06M11/42 , D06M11/49 , B01J23/72 , B01J23/745 , B01J31/28 , B01J37/02 , B01J33/00 , B82Y30/00 , B82Y40/00 , C02F101/38 , D06M101/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棉织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其在偏位双光源下降解有机污染物中的应用,具体为一种氧化亚铜‑羟基氧化铁复合棉织物在偏位双光源下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方法。所述的氧化亚铜是由铜泡沫经过高温加热,稀盐酸处理,去离子水清洗,超声振动后制得,其具有立方体结构;羟基氧化铁是由氯化铁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热制得。将经过碱处理的棉织物浸渍在氧化亚铜‑羟基氧化铁混合溶液中进行吸附,制备出Cu2O/FeOOH/棉光催化体系,使其在偏位双光源的照射下降解有机物,可以得到优异的光催化效果。该光催化剂对甲基橙在1h内的降解率最高可达97.5%。本发明过程简单、原料成本低、可回收、性能稳定,具有良好的使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717706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210410001.8
申请日:2022-04-19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导电的聚丙烯复合纱线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复合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的复合纱线包括芯纱和包覆纱,所述芯纱包括铜丝和设置于铜丝表面的碳纤维,所述碳纤维以螺旋交错阶梯状结构对所述铜丝进行包裹;所述包覆纱包覆于所述芯纱的表面,所述包覆纱包括聚丙烯纤维和设置于所述聚丙烯纤维表面的混合材料,所述混合材料为钨颗粒和偶联剂;所述包覆纱是通过对芯纱进行循环电加热的同时包覆于所述芯纱表面。本发明所述的聚丙烯复合纱线整体具有高导电性的同时具有相对较高强度,不易断裂,可满足多种情况下对于可导电纱线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4717704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210411809.8
申请日:2022-04-19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D02G3/32 , D02G3/38 , D02G3/04 , D02G3/40 , D02G3/44 , D01D5/00 , D01D5/06 , D01D10/06 , D01F1/10 , D01F8/02 , D01F8/10 , D01F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菌抗静电聚氨酯复合纱线及其制备方法与一体化装置,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聚氨酯溶于溶剂中得到纺丝液,湿法纺丝得到聚氨酯纤维长丝,由导丝盘牵伸通过干燥装置进行半干燥处理;(2)将羊毛角蛋白与PVA溶于溶剂中得到混合纺丝液,加入紫外吸收剂混匀,在紫外灯照射下进行喷纺,喷纺的同时喷射纳米银颗粒,纳米银颗粒粘附在羊毛角蛋白/PVA纳米纤维锥形内壁上,一同包覆至半干燥处理后的聚氨酯纤维长丝上,得到抗菌抗静电聚氨酯复合纱线;上述方法制备的复合纱线具有优异的抗菌、抗紫外、抗静电性能且耐久性好;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用于制备上述复合纱线的一体化装置,提高制备效率的同时有利于资源的可回收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106570B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110279348.9
申请日:2021-03-16
Applicant: 南通纺织丝绸产业技术研究院 ,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电致变色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包括依次设置的芯层、具有电致变色功能的皮层及能够透光的柔性高分子材料保护层,芯层材料包括具有流动性的导电混合物,导电混合物包括液态金属和羧基化碳纳米管,羧基化碳纳米管与液态金属的质量比为2‑5:100,羧基化碳纳米管的长度为15‑30μm,内径为6‑10nm,外径为12‑20nm;制备:采用三通道喷头共挤出法纺丝,制成包含皮层和保护层的具有空腔的中空双层纤维,将导电混合物注入中空双层纤维的空腔中,即可;该材料具有优异的变形能力、稳定灵敏的变色功能、变形程度可控,在严重变形的情况下仍然具有较稳定的变色功能,且耐疲劳性能好,适用制备智能纺织品。
-
公开(公告)号:CN113106590B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110407252.6
申请日:2021-04-15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起球抗菌型羊毛纱线,包括芯层、抗菌纳米纤维层和包覆层,所述芯层为羊毛纱,所述羊毛纱通过盘编形成菱形网状结构;所述抗菌纳米纤维层是通过静电纺丝的方法制备载银聚丙烯腈/二氧化钛纳米复合纤维,并包覆于所述芯层的表面而得到的;所述包覆层是由莫代尔纱以30°‑40°的包覆角度螺旋状地卷绕在所述抗菌纳米纤维层表面而得到的。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防起球抗菌型羊毛纱线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防起球抗菌型羊毛纱线,具有良好的防起球和抗菌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