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0429571C
公开(公告)日:2008-10-29
申请号:CN200610073683.9
申请日:2006-04-18
Applicant: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IPC: G02F1/1337 , G02F1/133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7/14627 , G02F1/133734 , H01L27/14623 , Y10T428/10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器件用基板的制造方法,具有:通过斜方蒸镀法在基板(9)的一个面侧形成具有多个细孔(30)的无机氧化物膜(31)第1工序;将形成有无机氧化物膜(31)的基板(9)浸渍在含有醇的处理液中的第2工序;通过对设置有该处理液的空间进行减压而使无机氧化物膜(31)的细孔(30)内浸透处理液的第3工序;和使醇与无机氧化物膜(31)的表面和细孔(30)的内面形成化学键而得到取向膜(3A)的第4工序。由此,提供醇不仅能与无机氧化物膜的表面确实可靠地形成化学键而且还能与无机氧化物膜具有的细孔的内面确实可靠地形成化学键的无机氧化物膜的处理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1048827A
公开(公告)日:2007-10-03
申请号:CN200580036319.9
申请日:2005-08-25
Applicant: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用于制备具有高载流子传输能力的导电层的导电材料用组合物、由该组合物形成并且具有高载流子传输能力的导电材料、使用该导电材料作为主要材料形成的导电层、安置有该导电层并且具有高可靠性的电子器件以及安置有该电子器件的电子装置。本发明的导电材料用组合物包括下列通式(A1)所示的化合物,其中,8个R可以相同或不同,并且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甲基或乙基,Y表示含有至少一个取代或未取代的芳烃环或者取代或未取代杂环的基团,而X1、X2、X3和X4可以相同或不同,并且各自独立地表示由下列通式(A2)所示的取代基:其中,n1为2~8的整数,而Z1表示氢原子或甲基。
-
公开(公告)号:CN1989572A
公开(公告)日:2007-06-27
申请号:CN200580025334.3
申请日:2005-07-27
Applicant: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IPC: H01B1/12 , H01L51/30 , C07C211/54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用于制备具有高载流子传输能力的导电层的导电材料用组合物、由该组合物形成并且具有高载流子传输能力的导电材料、使用该导电材料作为主要材料形成的导电层、安置有该导电层并且具有高可靠性的电子器件以及安置有该电子器件的电子装置。本发明的导电材料用组合物包括下列通式(A1)所示的化合物,其中,两个R1可以相同或不同,并且各自独立地表示具有2~8个碳原子的直链烷基,4个R2可以相同或不同,并且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甲基或乙基,Y表示含有至少一个取代或未取代的芳烃环或者取代或未取代杂环的基团,而两个X1可以相同或不同,并且各自独立地表示下列通式(A2)所示的取代基:其中,n1为2~8的整数,而Z1表示氢原子或甲基。
-
公开(公告)号:CN1854868A
公开(公告)日:2006-11-01
申请号:CN200610073683.9
申请日:2006-04-18
Applicant: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IPC: G02F1/1337 , G02F1/133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7/14627 , G02F1/133734 , H01L27/14623 , Y10T428/10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器件用基板的制造方法,具有:通过斜方蒸镀法在基板(9)的一个面侧形成具有多个细孔(30)的无机氧化物膜(31)第1工序;将形成有无机氧化物膜(31)的基板(9)浸渍在含有醇的处理液中的第2工序;通过对设置有该处理液的空间进行减压而使无机氧化物膜(31)的细孔(30)内浸透处理液的第3工序;和使醇与无机氧化物膜(31)的表面和细孔(30)的内面形成化学键而得到取向膜(3A)的第4工序。由此,提供醇不仅能与无机氧化物膜的表面确实可靠地形成化学键而且还能与无机氧化物膜具有的细孔的内面确实可靠地形成化学键的无机氧化物膜的处理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575068A
公开(公告)日:2005-02-02
申请号:CN200410046410.6
申请日:2004-05-28
Applicant: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0025 , C09K11/06 , C09K2211/14 , H01L51/5012 , H05B33/14 , Y10S428/917
Abstract: 在有机EL元件1中,当跨过阳极3和阴极5施加电压时,空穴在空穴传输层41中移动,电子在电子传输层43中移动,空穴和电子在发光层42中重组发射出光。使用发光材料形成发光层42。当使用该发光材料形成发光层42时,发光层含有一种或多种金属杂质,但是该层含有的金属杂质中含量最大的金属杂质的量为2.5ppm或更低,或当该发光材料溶解在一种液体中使其浓度为2.0wt%时,该液体含有一种或多种金属杂质,但是该液体含有的金属杂质中含量最大的金属杂质的量为50ppb或更低。通过使用这样的发光材料,能抑制有机EL元件1的发光亮度的下降。
-
公开(公告)号:CN101425604B
公开(公告)日:2013-02-27
申请号:CN200810212543.4
申请日:2008-09-05
Applicant: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IPC: H01M10/3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62 , H01M6/18 , Y02E60/12 , Y02E60/1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传导锂离子的固体电解质材料,该材料含有硫化物-基锂离子导体和α-氧化铝。这种固体电解质材料显示了优良的锂离子传导率。此外,还提供了安置有这种固体电解质材料的电池器件。另外,还提供了安置有这种电池器件的全固体锂离子二次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01494299A
公开(公告)日:2009-07-29
申请号:CN200810179766.5
申请日:2008-12-03
Applicant: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容易且廉价地制造充放电输出电流密度大、充放电循环寿命优异的全固体锂二次电池。全固体锂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中,通过将在各种硫化物系锂离子传导性固体电解质中混合α-氧化铝得到的混合电解质玻璃化来得到其离子传导性被改善了的新锂离子传导体。构成使用了该锂离子传导体的电解质层8以及由正负电极合材3、7形成的正负电极(I)、(II)。接着,将这些正负电极(I)、(II)中的至少1层与电解质层8层叠,在电解质不会结晶化的条件下,通过加热和压缩而一体化来制作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01189744A
公开(公告)日:2008-05-28
申请号:CN200680018659.3
申请日:2006-04-14
Applicant: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Inventor: 筱原祐治
IPC: H01L51/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0035 , H01L51/0052 , H01L51/0059 , H01L51/0062 , H01L51/4226 , H01L51/5012 , H01L51/5048 , Y10T428/249981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半导体层形成材料,从所述半导体层形成材料可以制造具有高载流子运输能力的半导体层,提供形成半导体元件的方法,所述半导体元件具有高载流子运输能力的半导体层,提供由半导体元件制造方法形成的半导体元件,提供装备有所述半导体元件的电子装置,并提供具有高可靠性的电子设备。所述半导体层形成材料包括半导体材料、各自具有许多孔隙的多孔颗粒、和分散介质,其中所述半导体材料以至少一部分半导体材料填充在多孔颗粒孔隙中的状态存在于半导体层形成材料中。根据所述半导体层形成材料,可以形成和制造具有高载流子运输能力的半导体层。
-
公开(公告)号:CN1854869A
公开(公告)日:2006-11-01
申请号:CN200610074394.0
申请日:2006-04-14
Applicant: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IPC: G02F1/1337 , G02F1/133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3734 , Y10T428/10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使醇不仅与无机氧化物膜的表面,而且与细孔的内面也可靠地化学结合的无机氧化物膜的处理方法、例如液晶分子等的取向性不易随时间延长而降低的电子设备用基板、能够制造此种电子设备用基板的电子设备用基板的制造方法、可靠性高的液晶面板及电子机器。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用基板的制造方法具有:通过在基板一面侧利用斜向蒸镀法形成具有多个细孔的无机氧化物膜的工序、将形成了无机氧化物膜的基板浸渍于至少含有第1醇和分子量比该第1醇小的第2醇的处理液中的工序、通过将设置有处理液的空间减压而使处理液浸透至所述细孔内的工序、使处理液中的醇与无机氧化物膜的表面及细孔的内面化学结合而获得取向膜的工序。
-
公开(公告)号:CN1763142A
公开(公告)日:2006-04-26
申请号:CN200510113703.6
申请日:2005-10-12
Applicant: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IPC: C09J9/02
Abstract: 本发明的导电性粘合剂的特征在于,含有用通式(1)表示的化合物,[式中,X1、X2、X3以及X4分别独立,表示氢原子或直链烷基,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其中,X1、X2、X3以及X4当中的至少1个表示碳原子数为3~8的直链烷基,其它的表示氢原子、甲基或乙基;另外,8个R分别独立,表示氢原子、甲基或乙基,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Y表示至少含有1个取代或非取代的芳香族烃环的基团]。由此,本发明提供一种不使用其它添加剂而在导电性和粘合性方面出色的导电性粘合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