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270831B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110184447.9
申请日:2021-02-10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减轻插入力并且持续维持组装状态。索环具有:嵌合体(10),使外壁(12)的嵌合槽嵌入到壁体的贯通孔的周缘部;以及第1筒体和第2筒体,将外壁的内侧的空间部的线束引出到外部,嵌合体具有:筒部,从嵌合槽起越以同轴的方式远离,直径越小;肋,从筒部的外周壁面立起,而且从外周壁面中的至少与贯通孔的周缘部相同直径的部位延伸到径向的外侧的端部;以及被卡定部,其与肋相比在径向的内侧从外周壁面立起,而且被卡定于第1筒体的外周面,抑制筒部的弹性变形或减少弹性变形量,肋被形成为能够在周向上弹性变形的形状,在外周壁面在周向上等间隔地设置有多组突起组,突起组由被卡定部和比被卡定部相更靠径向外侧的多个肋的组合构成。
-
公开(公告)号:CN107431340B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680018952.3
申请日:2016-04-26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适用于线束(WH)的电气接线箱(1)的特征在于,包括壳体(3),其具有:形成于内部并容纳电子元件(2)的容纳空间部(35);以及在内部经由划分壁部(31b)划分在容纳空间部(35)的水平方向侧方并沿着垂直方向延伸并将浸入到内部的水引导至垂直方向下侧的引导空间部(39),壳体(3)具有浸水回避肋(31d),设置在引导空间部(39)内,将引导空间部(39)内引导至垂直方向下侧的水向避开位于引导空间部(39)的垂直方向下方的回避对象部(40)的方向引导。
-
公开(公告)号:CN100456408C
公开(公告)日:2009-01-28
申请号:CN200410062943.3
申请日:2004-07-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641 , H01R13/447 , H01R13/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止元件半安装的接线块,它包括:一块体;设在该块体上的元件安装部分,适用于将元件安装在其上;以及设在块体上的一检测壁,具有与所要安装元件的高度基本上相等的高度。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设有该接线块的电接线盒。
-
公开(公告)号:CN1577683A
公开(公告)日:2005-02-09
申请号:CN200410062943.3
申请日:2004-07-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641 , H01R13/447 , H01R13/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止元件半安装的接线块,它包括:一块体;设在该块体上的元件安装部分,适用于将元件安装在其上;以及设在块体上的一检测壁,具有与所要安装元件的高度基本上相等的高度。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设有该接线块的电接线盒。
-
公开(公告)号:CN119366074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380045956.0
申请日:2023-10-18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具备使框架(40)外的电源侧电线(WB)、筒部(41的筒内的内部导电部件(60)和框架外的电路分支元件(20)彼此间电连接的电源侧电连接结构(70),内部导电部件具有:在筒部的筒内与电子元件(10)物理连接且电连接的第一电连接部(61);和第二电连接部(62),电路分支元件具有电源连接部(22)和负载连接部(23),电源侧电连接结构具备在车载状态下使外螺纹部朝向车辆上方突出的外螺纹部件(71)和与外螺纹部螺合的内螺纹部件(73),使外螺纹部插通于在电源侧电线的末端的电源侧端子配件TB、内部导电部件的第二电连接部和电路分支元件的电源连接部分别设置的贯通孔(TBa、62a、22a),使内螺纹部件与外螺纹部螺合,从而将它们一起紧固固定。
-
公开(公告)号:CN119301834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380044453.1
申请日:2023-10-18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具备在筒部(41)的筒外配置于框架(40)之外的电路分支元件(20),筒部的筒壁(41c)具有在筒外与电路分支元件对置配置的对置壁体(41f),电路分支元件具备在电源侧电线(WB)与负载侧电线(WL1)之间介于外部电源(B)与外部负载(L1)之间的导电性的电路分支部件(21)和在框架之外使负载侧电线与电路分支部件电连接的负载侧电连接结构(75A),并且在框架之外使电路分支部件的负载连接部(23)以向与对置壁体(41f)侧相反的一侧露出的状态配置,负载侧电连接结构是使负载侧电线的负载侧端子配件(TL)相对于电路分支部件的负载连接部在与对置壁体侧相反的一侧拆装自如地物理连接的连接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19234365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380041721.4
申请日:2023-10-10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止水部件(60A)具有:环状的主体(61),其与基座部件(10X)的凸缘(20)中的贯通孔(502)的周缘部(503)侧的环状的壁面(20c)在同轴上抵接;环状的外周唇(62),其从主体(61)在同轴上以越接近周缘部(503)则越远离贯通孔(502)的孔轴的方式朝向周缘部(503)突出,在安装完成位置挠曲变形而遍及整周地紧贴于周缘部(503)的环状平面(503a);以及环状的内周唇(63),其从主体(61)中的比外周唇(62)靠内周缘部(61b)侧在同轴上以越接近周缘部(503)则越接近贯通孔(502)的孔轴的方式朝向周缘部(503)突出,在安装完成位置挠曲变形而遍及整周地紧贴于周缘部(503)的环状平面(503a)侧。
-
公开(公告)号:CN113346430A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2110172291.2
申请日:2021-02-08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高止水性能。索环(1)具备:环状的止水部(13),其被插入到在安装面板(100)形成的贯通孔(101)并进行止水;以及第一隔壁部和第二隔壁部,其配置为向止水部(13)的径向内侧伸出,并将止水部(13)的环状封闭,止水部(13)具有:第一抵接部(131),其能够在轴线方向(X)上与贯通孔(101)的周缘部的一侧面(101a)抵接,且形成为环状;第二抵接部(132),其设置在第一抵接部(131)的径向外侧且能够与一侧面(101a)抵接,并且形成为环状;槽部(133),其在第一抵接部(131)和第二抵接部(132)之间形成为环状;以及凹凸部(135),其形成在槽部(133)的内部的周壁。
-
公开(公告)号:CN113270831A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2110184447.9
申请日:2021-02-10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减轻插入力并且持续维持组装状态。索环具有:嵌合体(10),使外壁(12)的嵌合槽嵌入到壁体的贯通孔的周缘部;以及第1筒体和第2筒体,将外壁的内侧的空间部的线束引出到外部,嵌合体具有:筒部,从嵌合槽起越以同轴的方式远离,直径越小;肋,从筒部的外周壁面立起,而且从外周壁面中的至少与贯通孔的周缘部相同直径的部位延伸到径向的外侧的端部;以及被卡定部,其与肋相比在径向的内侧从外周壁面立起,而且被卡定于第1筒体的外周面,抑制筒部的弹性变形或减少弹性变形量,肋被形成为能够在周向上弹性变形的形状,在外周壁面在周向上等间隔地设置有多组突起组,突起组由被卡定部和比被卡定部相更靠径向外侧的多个肋的组合构成。
-
公开(公告)号:CN111619471A
公开(公告)日:2020-09-04
申请号:CN202010079183.6
申请日:2020-02-03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索环的组装作业时的作业性的降低并且能够提高隔水性能的索环以及线束。索环(1)的特征在于,具备与贯通安装面板(100)的贯通孔(101)嵌合的主体部(10)以及与主体部(10)一体且筒状地形成的筒状部(20),筒状部(20)具有:从主体部(10)连续形成的筒状部主体(50);以及在所述轴线方向上的主体部(10)所在侧的相反侧从筒状部主体(50)连续形成且能够翻折到筒状部主体(50)的外侧的翻折部(60),翻折部(60)能够翻折到:翻折部(60)被翻折到筒状部主体(50)的外侧的安装位置、以及翻折部(60)相对于筒状部主体(50)位于主体部所在侧的相反侧的使用位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