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960765A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2110177307.9
申请日:2021-02-07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C02F3/10 , C02F101/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原位去除地下水中三氯乙烯且具有核壳结构的生物渗透反应墙缓释填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以聚乙烯醇和海藻酸钠为复合包埋剂,以含CaCl2的饱和硼酸溶液为交联剂,采用同轴共滴的方式制成一种核壳结构的填料。其中,填料外壳包埋经驯化后可高效降解目标污染物的优势菌群,内核包埋供微生物降解目标污染物所需的碳、氮、磷源。本发明制备的填料不仅有效防止微生物流失,且能长效缓释碳源,及氮、磷营养元素,从而保持生物可渗透反应墙长效降解去除地下水中三氯乙烯。
-
公开(公告)号:CN119285032B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411823040.6
申请日:2024-12-12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C02F1/28 , B08B9/087 , C02F103/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吸附材料处理高含硫矿山酸性废水的装置,涉及矿山废水处理领域,包括:通过检测头、传动块的设置,能够在对吸附座上的吸附组件进行更换时进行安装检测,当吸附座没有安装到规定的位置时,连接槽顶部的斜面不会完全触动传动块,传动块一端的锥形结构不会完全触动检测头,导致检测头一端不会完全脱离固定孔,进而导致固定螺丝无法插入固定孔内部进行固定安装,进而说明吸附座的安装位置出现错误,解决了在对废水处理装置的吸附材料进行更换时,废水处理装置通常不具备良好的固定检测机构,在安装更换吸附材料过程中一旦出现操作不当,则可能导致吸附材料出现掉落等现象,进而影响到废水处理装置使用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203608B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707399.7
申请日:2024-11-27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垃圾填埋场氧化亚氮排放模型建立方法、排放量估算方法和系统,其中排放模型建立方法包括:获取垃圾填埋场的历史垃圾‑氧化亚氮排放量信息;基于Logistic模型建立N2O排放模型,模型参数为氧气浓度随时间变化系数、垃圾N2O产生潜势随氧气浓度的变化速率、垃圾N2O产生潜势随氧气浓度的变化截距、填埋场N2O排放半衰期和指示N2O排放量S曲线中点位置的常数;将获取的垃圾‑氧化亚氮排放量信息输入N2O排放模型,对模型参数进行拟合,得到不同垃圾类型的模型参数取值范围。利用该方法建立的N2O排放模型能够解决单个填埋场估算精度低的问题,且能够进行大范围地区内填埋场N2O排放总量的快速估算。
-
公开(公告)号:CN119490259A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411963851.6
申请日:2024-12-30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C02F1/66 , C02F1/62 , C02F1/52 , C02F1/40 , C02F103/10 , C02F101/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碱渣协同处理矿山酸性废水的装置,涉及矿山酸性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反应釜;所述反应釜的顶部中间位置设置有盖板,反应釜的内部下方位置密封设置有安装板,安装板的底部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混合电机。通过混合电机驱动混合轴及固定板、活动板的旋转,实现了酸性废水与碱渣的高效混合,活动板的设计使得在混合过程中能够自适应调节与固定板之间的转动幅度,既保证了混合效果,又避免了与沉淀物的碰撞,保护了装置并提高了处理效率。解决了现有的在沉淀物行程之后继续搅拌混合的同时,结块的沉淀物容易触碰到搅拌的扇叶,导致沉淀物打散,同时打散的作用力会对搅拌扇叶造成损坏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400299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363778.9
申请日:2024-09-28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G16C20/70 , G16C20/20 , G06F18/2113 , G06F18/213 , G06N3/0442 , G06N3/0499 , G06N3/084 , G06N20/00 , G06F12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污染物性质分析方法及系统,属于污染物分析技术领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采集监测点历史污染物数据;并对所述历史污染物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污染物历史处理数据;所述历史污染物数据包括:历史污染物监测数据、地理数据以及气象数据;S2、对所述污染物历史处理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得到关键特征;S3、构建机器模型,采用所述机器模型对所述关键特征进行性质分析训练,得到第一分析结果;基于所述第一分析结果对所述机器模型进行优化,得到优化后的所述机器模型;S4、采集监测点实时污染物数据,采用优化后的所述机器模型对所述实时污染物数据进行分析,得到第二分析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251032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363775.5
申请日:2024-09-28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G06Q50/26 , G06F18/10 , G06F18/15 , G06F18/213 , G06F18/25 , G06F18/2411 , G06F18/2431 , G06V10/46 , G06N3/0464 , G06N20/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环境污染案件溯源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步骤包括:采集污染区域的样本数据,样本数包括:环境数据和高分辨率图像;对样本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处理后数据;对处理后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得到污染特征;基于污染特征,构建溯源模型;利用溯源模型,完成环境污染案件溯源。本发明通过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环境污染源的快速、准确定位,提高了环境执法的效率和效果,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本发明可以对环境执法人员进行有效指导,帮助其迅速采取措施,遏制污染扩散。
-
公开(公告)号:CN118238278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620000.5
申请日:2024-05-20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混凝土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利用高含铁钛石膏制备蒸压加气混凝土材料的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混合机构,所述混合机构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壳,所述安装壳的外部固定连接有二次粉碎机构,所述安装壳的内部顶端转动连接有两个粉碎辊,所述粉碎辊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齿轮,其中一个所述粉碎辊远离齿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偏心轮,所述偏心轮远离安装壳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连杆,所述安装壳的外部远离偏心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二。通过电机二带动齿轮进行转动从而能够带动粉碎辊对原材料进行粉碎,并利用混合机构进行原材料的混合,实现粉碎混合一体化,节省了输送时间和筛分后再次将物料转移的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571904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372038.7
申请日:2023-10-23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 新疆天熙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生素水体污染的溯源方法及系统,溯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水样预处理;S2、测定抗生素;S3、模型溯源;本发明利用PMF模型,不需要测量源成分谱,分解矩阵中元素分担率为非负值,可以利用数据标准偏差来进行优化,并且可处理遗漏数据和不精确数据;同时,采用拟合优度分析方法对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模型的污染物定量源解析进行不确定性分析,量化模型结果误差,优化溯源分析结果,通过萃取装置的进一步设置,能够进行顺、逆双加压步骤,进而提高萃取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401692A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11221166.1
申请日:2023-09-20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铝基固体废弃物合成多级孔道分子筛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飞灰预处理;S2、飞灰溶解;S3、外加硅源;S4、水热晶化反应;S5、后处理。本发明以燃煤飞灰为前驱体,采用一步水热法结合软模板法合成得到多级孔道分子筛,一方面,实现了固体废弃物高值化、资源化利用,另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多级孔道ZSM‑5分子筛的合成方法,探索了分子筛材料合成新路线、开发分子筛材料的新性质及新用途。
-
公开(公告)号:CN117263641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283370.6
申请日:2023-10-07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C04B28/14 , C04B38/02 , C04B18/04 , C04B111/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效利用再处理锂渣中硫碱组分制备蒸压加气混凝土材料及其方法,将再处理后的锂渣与传统蒸压加气混凝土原料如粉煤灰、石灰、水泥、铝粉、水等混合,得到混合物浆体A;将混合物A在60~85℃下静停养护6~12h,得到硬化的多孔混合物试块B;将混合物B进行切割并放入蒸压釜中在0.7~2.0MPa的压力和150~220℃的温度下保温保压5~12h,得到硬化的多孔试件C;将试件C从蒸压釜中取出,在常温常压下冷却,冷却后得到锂渣基的蒸压加气混凝土D。该种方法由于体系中存在一定量的碱和硫大幅的促进了体系的反应速率;另一方面,碱和硫还提升了体系的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