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165194B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1711081800.0
申请日:2017-11-07
Applicant: 琳得科株式会社
IPC: C09J7/30 , C09J7/25 , C09J133/08 , C09J11/06 , C09D4/02 , C09D7/61 , H01M10/0525 , H01M50/45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温加热后绝缘性也优异、进一步即使在长时间浸渍于电解液后被高温加热的情况下绝缘性也优异的电池用粘着片、以及使用了该电池用粘着片的锂离子电池。所述电池用粘着片(1)具备:基材(11);硬涂层(12),该硬涂层(12)设置于基材(11)的一个面侧;以及粘着剂层(13),该粘着剂层(13)设置于硬涂层(12)的与基材(11)相反的面侧,硬涂层(12)由含有金属氧化物溶胶的硬涂层用组合物形成,金属氧化物溶胶为具有绝缘性的金属氧化物的溶胶。
-
公开(公告)号:CN110922907A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910888708.8
申请日:2019-09-19
Applicant: 琳得科株式会社
IPC: C09J7/30 , C09J11/04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抑制局部绝缘性下降且具有高粘着力的电池用粘着片、及使用了该电池用粘着片的锂离子电池。一种电池用粘着片(1),其具备基材(11)及设置在基材(11)的一个面侧上的含有无机微粒(121)的粘着剂层(12),在通过将粘着剂层(12)的与基材(11)为相反侧的面作为对象的图像分析而测定的、粘着剂层(12)中的无机微粒(121)的粒度分布中,在将无机微粒(121)的体积基准的累计50%粒径设为D50、将无机微粒(121)的体积基准的累计90%粒径设为D90时,所述D50为0.5μm以上、2.8μm以下,所述D90相对于所述D50的比率(D90/D50)为1.3以上、2.0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8570295A
公开(公告)日:2018-09-25
申请号:CN201810164237.1
申请日:2018-02-27
Applicant: 琳得科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高贴附有粘合胶带的石墨片的制造成品率。带有保护胶带的粘合胶带包含设置于剥离膜表面的第一粘合剂层和设置于上述第一粘合剂层的与上述剥离膜相反侧的表面的树脂膜。保护胶带具有第二粘合剂层与保护用树脂膜。上述第二粘合剂层设置于上述粘合胶带的与上述剥离膜相反侧的表面且通过180度剥离试验得到的对不锈钢板的粘合力为5mN/25mm以上300mN/25mm以下。上述保护用树脂膜设置于上述第二粘合剂层的与上述粘合胶带相反侧的表面。上述保护用树脂膜可与上述第二粘合剂层一同从上述树脂膜上剥离。上述保护胶带具有相对于上述粘合胶带的厚度为1倍以上20倍以下的厚度、具有所需的杨氏模量。
-
公开(公告)号:CN108165190A
公开(公告)日:2018-06-15
申请号:CN201711082400.1
申请日:2017-11-07
Applicant: 琳得科株式会社
IPC: C09J7/25 , C09J7/50 , C09D4/02 , C09D7/61 , C09J133/08 , C09J11/06 , C08F220/18 , C08F220/06 , H01M10/0525 , H01M10/05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49 , C09J7/22 , C09J7/25 , C09J7/385 , C09J2203/33 , C09J2433/00 , C09J2433/003 , C09J2479/086 , H01M2/0277 , H01M2/22 , H01M2/26 , H01M10/0525 , C09D4/00 , C08F220/18 , C08F2220/1858 , C08K3/36 , C08K5/5435 , C09J11/06 , C09J133/064 , C09J2201/622 , C09J2205/102 , C09J2467/005 , H01M10/058 , C08F2220/1875 , C08F22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使在粘着片与电解液接触的情况下也对被粘物发挥良好的粘着力,且粘着剂难以溶出至电解液中的粘着性组合物、电池用粘着片以及锂离子电池。所述粘着性组合物用于形成电池用粘着片(1)的粘着剂层(13),其含有(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该(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含有烷基的碳原子数为6个以上20个以下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以及分子内具有羧基的单体作为构成聚合物的单体单元。
-
公开(公告)号:CN113046002B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011550950.3
申请日:2020-12-24
IPC: C09J7/30 , C09J133/08 , C09J11/04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使被置于高温环境下也不易产生气体的电池用粘着片、及使用了该电池用粘着片的锂离子电池。所述电池用粘着片为具备基材(11)、及设置于基材(11)的一个面侧的粘着剂层(12)的电池用粘着片(1),其中,粘着剂层(12)包含单体时含水率为0.4%以下的无机微粒(121)。
-
公开(公告)号:CN108165189B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1711059015.5
申请日:2017-11-01
Applicant: 琳得科株式会社
IPC: C09J7/25 , C09D4/02 , C09D7/61 , C09J133/08 , C09J11/06 , C08F220/18 , C08F220/14 , C08F220/06 , H01M10/0525 , H01M50/4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使在粘着片与电解液接触的情况下,粘着剂也难以溶出至电解液中的粘着性组合物、电池用粘着片以及锂离子电池。所述粘着性组合物用于形成电池用粘着片(1)的粘着剂层(13),其含有:(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该(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含有分子内具有羧基的单体作为构成聚合物的单体单元;以及金属螯合物类交联剂。
-
公开(公告)号:CN107614639B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1580080263.0
申请日:2015-05-29
Applicant: 琳得科株式会社
IPC: C09J7/25 , C09J201/00 , H01M50/198 , H01M10/04 , H01M10/058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使用于电池中的粘着片1,其具备:基材11、设置在基材11的一面侧的硬涂层12、以及设置在硬涂层12的与基材11相反的面侧的粘着剂层13。根据该粘着片1,即使在与电解液接触的情况下,也能够良好地维持粘着力、抑制从被粘物上剥落。
-
公开(公告)号:CN107614640B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1580080272.X
申请日:2015-05-29
Applicant: 琳得科株式会社
IPC: C09J7/29 , C09J20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粘着片1A、1B、1C,其具备:绝缘性的基材11;设置在基材11的至少一面侧的含有绝缘性的无机填料的含无机填料的树脂层12;以及,作为至少一面的最外层而设置的粘着剂层13。根据所述粘着片1A、1B、1C,即使因高温导致基材11发生了碳化或燃烧分解,或者即使在基材11中发生了绝缘击穿,也能够确保绝缘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690512A
公开(公告)日:2018-10-23
申请号:CN201710984298.8
申请日:2017-10-20
Applicant: 琳得科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J2201/622 , C09J2400/2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粘着膜,其具有剥离膜、以及包含树脂膜与粘着剂层的粘着胶带。上述粘着剂层具有贴合于上述树脂膜上的第一粘着面与贴合于上述剥离膜上的第二粘着面。上述剥离膜的在25℃下的杨氏模量与厚度的乘积为0.3MPa·m以下。上述树脂膜及上述粘着剂层的总厚度为10μm以下。在300mm/min的剥离速度下,上述剥离膜的相对于上述第二粘着面的剥离力为40mN/25mm以下。本发明的技术问题在于提高粘着膜的制造成品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611004A
公开(公告)日:2018-10-02
申请号:CN201710539998.6
申请日:2017-07-05
Applicant: 琳得科株式会社
IPC: C09J7/22 , C09J7/30 , C09J133/08 , C09J193/04 , C09J157/02 , C08J7/04 , C09D167/00 , C09D7/61 , C08L67/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着色粘着膜,其在通过卷对卷方式加工薄型的粘着膜时的卷取适宜性优异,设计性也优异。着色粘着膜是保护石墨片的着色粘着膜。着色粘着膜具备剥离膜、粘着剂层、树脂膜、着色层以及粗面化层。上述粘着剂层被设置于上述剥离膜的表面。上述树脂膜被设置于上述粘着剂层的与上述剥离膜相反侧的表面。上述着色层被设置于上述树脂膜的与上述粘着剂层相反侧的表面。上述粗面化层含有无机颗粒和粘结剂树脂。上述粗面化层具有粗糙度曲线要素的平均高度(Rc)为0.5μm以上、相对于上述剥离膜的动摩擦因数为2以下的结构面。上述粗面化层被设置于上述着色层的与上述树脂膜相反侧的表面。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