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封圈及储物装置
    1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1076989U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1921732461.2

    申请日:2019-10-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密封圈及储物装置,涉及密封圈领域,解决了储物装置的密封圈密封性能较差的技术问题。该密封圈设置于盖体内的固定部上,密封圈包括相连接的包覆部和密封部,其中:包覆部抵接固定部的底端并与固定部配合形成水平密封结构;密封部用于盖体固定于容置体上时与容置体的内壁过盈配合形成竖直密封结构;上述储物装置包含有上述密封圈;本实用新型包覆部抵接固定部形成的水平密封结构能够防止容置体的内容物进入固定部与盖体内部之间造成渗漏,密封部与容置体内壁过盈配合防止内容物沿内壁泄露和外界气液进入;上述密封圈的包覆部和密封部能分别从水平方向、竖直方向上形成双重密封的结构,对容置体内物体多重保护,密封效果好。(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圆形镶件的冷却装置
    1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9699799U

    公开(公告)日:2019-11-29

    申请号:CN201920212668.0

    申请日:2019-02-1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成型中模型的加热冷却方法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圆形镶件的冷却装置,包括圆形镶件,运水道和环形水槽,所述环形水槽环绕圆形镶件,所述运水道与环形水槽连通,还包括隔水片,所述隔水片设置在环形水槽内,所述隔水片将环形水槽隔断成至少两个部分,所述隔水片对着进水道。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圆形镶件增加隔水片,利用隔水片将圆形镶件的环形水道一分为二,使得流水均匀地从两侧流过圆形镶件,相比传统的冷却方式,本实用新型可以兼顾圆形镶件天侧和地侧的冷却降温,能达到更好的冷却效果。本实用新型还可以为隔水环,其将环形水槽与模具隔绝开,加强了镶件的密封性能,并将冷却水分别引入隔开的环形水道内,提高冷却效果。

    模具结构
    1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8930544U

    公开(公告)日:2019-06-04

    申请号:CN201821537302.2

    申请日:2018-09-1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模具结构,包括加工单元,加工单元包括:第一支撑工件,第一支撑工件具有第一容纳槽;第二支撑工件,第二支撑工件具有第二容纳槽,第二支撑工件与第一支撑工件相对地设置,以使第一容纳槽与第二容纳槽相配合以形成容纳腔;第一成型件,第一成型件可拆卸地设置于第一容纳槽内;第二成型件,第二成型件可拆卸地设置于第二容纳槽内,部分的第一成型件可穿设于第二成型件内,第一成型件与第二成型件相配合以用来加工成型产品;限位部,限位部与第二成型件相连接并位于第二容纳槽的槽口处,限位部用于防止第二成型件从容纳腔内退出。采用该结构的模具结构能够有效地降低模具维修难度,有效地提高了模具维修效率。(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封料结构及具有其的模具
    1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8468942U

    公开(公告)日:2019-02-05

    申请号:CN201820861376.5

    申请日:2018-06-0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封料结构及具有其的模具,其中封料结构,包括:料腔,具有出料口;阀杆,活动设于所述料腔内,能够沿所述料腔朝向靠近或远离所述出料口的方向往复运动,所述阀杆具有与所述出料口分离的打开出料口位置,和与所述出料口接触的封闭出料口位置;所述阀杆位于所述封闭出料口位置时,所述出料口的内壁面与所述阀杆的外壁面之间为周向线接触。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封料结构及具有其的模具,对加工精度要求低、不易受异物影响,形成的产品浇口质量良好。

    流道平衡系统和多穴模具
    1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8745251U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821421247.0

    申请日:2018-08-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流道平衡系统和多穴模具。道平衡系统包括主流道层和分流道层,所述分流道层与所述主流道层连通,所述主流道层上设置有一个进浇入口,所述分流道层包括多个进浇出口。实际安装时,将流道平衡系统内嵌在多穴模具内部,并使得进浇出口一一对应地针阀热流道连接。进浇时,通过主流道层上的进浇入口将注塑物料注入流道平衡系统,通过该流道平衡系统,能够将注塑物料分配至各个进浇出口,进而将注塑物料平衡输送至对应的针阀热流道内,保证了注塑产品的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防止注塑产品出现毛刺和粘膜现象。(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封胶环及其注射模具
    2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1022156U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322573289.3

    申请日:2023-09-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封胶环及其注射模具,该封胶环包括胶环部和出胶部,胶环部与热咀本体连接,出胶部与胶环部相连,出胶部具有包裹铍铜咀芯头部的内腔以及与内腔相连的浇口,通过将浇口直接设在封胶环的出胶部,出胶部的内腔将铍铜咀芯的头部进行包裹,将铍铜咀芯与模具相隔绝,避免铍铜咀芯前端的头部直接贴紧定模镶件,防止热量容易被模具带走,造成热量损失,造成浇口前端温度低现象,解决了生产尼龙料容易出现出胶不顺畅、浇口断点的问题。出胶部的外壁构造有逐渐向内收缩的逐缩面,可以减小对注塑产品质量的影响。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