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泵机组的防冻控制装置、方法和热泵机组

    公开(公告)号:CN113654194B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110925222.4

    申请日:2021-08-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泵机组的防冻控制装置、方法和热泵机组,该装置包括:采样单元,采样热泵机组的室外环境温度,采样水侧换热器(10)的水温,并采样热泵机组待机或停机的累计停止工作时间;控制单元,在热泵机组待机或停机的情况下,确定室外环境温度是否低于热泵机组的预设室外温度;若室外环境温度低于热泵机组的预设室外温度,则根据水侧换热器(10)的水温、以及热泵机组待机或停机的累计停止工作时间,确定热泵机组是否需要进入预设的防冻运行模式;若确定热泵机组需要进入防冻运行模式,则控制热泵机组进入防冻运行模式。该方案,通过结合热泵机组在不同环温下的冻结时间对热泵机组的防冻条件进行确定,有利于提升防冻的可靠性。

    一种电子膨胀阀控制方法、压缩机控制系统和空调

    公开(公告)号:CN110986253B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1911120650.9

    申请日:2019-11-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电子膨胀阀控制方法,包括:获取系统工作参数,并根据所述系统工作参数进行判断,通过调节电子膨胀阀控制排气温差、吸气过热度,以获得系统稳定运行。本发明提供的电子膨胀阀控制方法通过获取系统工作参数,并根据所述系统工作参数进行判断,利用电子膨胀阀对机组吸气过热度进行有效控制,在机组运行开机有效抑制了排气温差偏大的问题,在机组稳定运行时,再通过电子膨胀阀的进一步控制,在保证排气温差在合理范围的同时,提高了机组的能力和能效,特别是在低温制热工况下运行时,效果更为明显;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实现该电子膨胀阀控制方法的压缩机控制系统,以及提供了一种具有该压缩机控制系统的空调。

    一种热泵机组的防冻控制装置、方法和热泵机组

    公开(公告)号:CN113654194A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2110925222.4

    申请日:2021-08-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泵机组的防冻控制装置、方法和热泵机组,该装置包括:采样单元,采样热泵机组的室外环境温度,采样水侧换热器(10)的水温,并采样热泵机组待机或停机的累计停止工作时间;控制单元,在热泵机组待机或停机的情况下,确定室外环境温度是否低于热泵机组的预设室外温度;若室外环境温度低于热泵机组的预设室外温度,则根据水侧换热器(10)的水温、以及热泵机组待机或停机的累计停止工作时间,确定热泵机组是否需要进入预设的防冻运行模式;若确定热泵机组需要进入防冻运行模式,则控制热泵机组进入防冻运行模式。该方案,通过结合热泵机组在不同环温下的冻结时间对热泵机组的防冻条件进行确定,有利于提升防冻的可靠性。

    热泵机组组件及控制方法和热泵机组

    公开(公告)号:CN112082297A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2010914937.5

    申请日:2020-09-03

    Inventor: 柯彬彬 赵振 荆莹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热泵机组组件及控制方法和热泵机组。该热泵机组组件包括循环连接的压缩机、第一换热器、第一节流装置和第二换热器;所述热泵机组组件还包括有第三换热器和第三节流装置,所述第三换热器与所述第二换热器并排设置;所述压缩机,设有至少两个排气出口:第一排气出口和第二排气出口,所述第一排气出口与所述第一换热器连接,所述第二排气出口依次经过所述第三换热器和所述第二节流装置,连接至所述第一节流装置和所述第二换热器之间的管路上。通过设置与第二换热器并排的第三换热器,在第二换热器需要化霜情况下,第三换热器能提供热源,实现不间断地化霜作用。

    一种双热源的空调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398086A

    公开(公告)日:2019-11-01

    申请号:CN201910782526.2

    申请日:2019-08-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热源的空调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所述系统至少包括压缩机、四通阀、第一换热器、室外换热器、第一电子膨胀阀、第二换热器、第二电子膨胀阀、太阳能集热器、蓄热箱。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改变系统的流程和控制策略实现热泵系统双热源的利用模式,合理利用太阳能和空气源的资源,最大限度的减少热泵功耗。增加蓄热体解决换热器结霜和化霜问题,保证冬季供暖的稳定性和舒适性。设计制冷模式热回收功能,对生活用水进行预热,提供热泵系统综合运行能效。

    热风供给组件和热泵烘干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294940B

    公开(公告)日:2023-01-10

    申请号:CN202111590890.2

    申请日:2021-12-23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热风供给组件和热泵烘干系统。该热风供给组件包括循环风通道,入口端和出口端均与待供热风空腔连通;第一热泵系统,包括循环连通的第一压缩机、第一冷凝器、第一节流装置和第一蒸发器;所述第一蒸发器设为并联设置的两个;第二热泵系统,包括循环连通的第二压缩机、第二冷凝器、第二节流装置和第二蒸发器;所述第二冷凝器设为并联设置的两个。本申请采用闭式循环系统,热泵运行时不受室外环境温度影响。将多个双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的热泵系统并联,逐级降低蒸发温度,分级控制,提高系统能效,提升烘干效率和烘干品质,各级热泵系统实现独立控制,利用系统余热,减小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温差,降低压缩机功耗,节能环保。

    热泵烘干组件和热泵烘干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294943A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111592687.9

    申请日:2021-12-23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热泵烘干组件和热泵烘干系统。该热泵烘干组件包括烘干室,包括有向室外输出的排气通道;热泵系统,包括有循环连通的压缩机、冷凝器、节流装置和蒸发器;所述蒸发器设在所述排气通道中,且与所述排气通道中的气流发生热交换。本申请采用了热泵循环系统,热泵机组安装在烘干室外,烘干室排出的废气中所包含的热量与蒸发器进行换热,进行热量回收,使得系统能效得到提高;同时烘干室废气直接排放,不返回至烘干室,不会污染烘干室中待烘干的物料,烘干物品品质更高,另外热泵机组寿命更长,节约成本。

    一种准确控制新风温湿度的节能系统、方法和空调器

    公开(公告)号:CN111076277A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911253287.8

    申请日:2019-12-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准确控制新风温湿度的节能系统,包括压缩机、四通换向阀、室外换热器、第一控制阀、闪蒸器、第二控制阀和室内侧换热器;还包括:废热经济器与该室内侧换热器相连通;加湿器设于该废热经济器内;新风末端换热器与该废热经济器相连通,且与室外侧换热器相连通;第三控制阀的一端与该新风末端换热器相连通,另一端与第二控制阀和室内侧换热器之间的管路相连通;温湿传感系统用于检测新风经过室外换热器、废热经济器、新风末端换热器的温度、湿度。本发明提供的准确控制温湿度的节能新风系统控制温湿度精确、系统能效高且能达到节能环保效果,还提供一种准确控制新风温湿度的方法和空调器。

    一种电子膨胀阀控制方法、压缩机控制系统和空调

    公开(公告)号:CN110986253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120650.9

    申请日:2019-11-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电子膨胀阀控制方法,包括:获取系统工作参数,并根据所述系统工作参数进行判断,通过调节电子膨胀阀控制排气温差、吸气过热度,以获得系统稳定运行。本发明提供的电子膨胀阀控制方法通过获取系统工作参数,并根据所述系统工作参数进行判断,利用电子膨胀阀对机组吸气过热度进行有效控制,在机组运行开机有效抑制了排气温差偏大的问题,在机组稳定运行时,再通过电子膨胀阀的进一步控制,在保证排气温差在合理范围的同时,提高了机组的能力和能效,特别是在低温制热工况下运行时,效果更为明显;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实现该电子膨胀阀控制方法的压缩机控制系统,以及提供了一种具有该压缩机控制系统的空调。

    一种双冷凝温度热泵系统
    2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3334691U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2022008589.3

    申请日:2020-09-14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双冷凝温度热泵系统,包括压缩机、第一热源换热器、第二热源换热器、第一使用侧换热器和第二使用侧换热器,第一使用侧换热器能够连通至第一排气管路、以及第二使用侧换热器能够连通至第二排气管路;或者第一使用侧换热器和第二使用侧换热器能够分别连通至压缩机的吸气管路。根据本公开可提供双冷凝温度,减小压缩机功耗,提高系统效率;在冬季,根据提供的双冷凝温度,既可以供热,也可以供热水,满足不同需求,而两个不同热源的热源换热器,可根据不同热源的特点充分利用能源,使系统稳定、节能、高效运行;提高室内制热性能或制热水性能,满足正常供热或热水需求、能效较大提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