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主轴及其数控机床
    1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788991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1152444.7

    申请日:2024-08-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主轴及其数控机床,该电主轴包括轴芯、拉杆、设置于轴芯的中心孔一端的口部且与拉杆相连的拉爪组件;拉杆穿设于中心孔内,可以在拉杆的外壁与中心孔的内壁之间形成通道,轴芯上构造有使得中心孔与拉爪组件配合处连通的清洁通道,本发明通过在中心孔内设置有单向阀组,清洁通道的气体只能从主轴后端流向轴芯前端面,拉杆中心出水如果在拉爪组件处出现漏水,不会顺着清洁通道反流到轴芯的后端,进而污染轴承,损坏电机定子,避免了液体通过清洁通道进入中心孔而造成电主轴损坏的风险的问题,提高了产品的性能。

    一种电主轴结构及加工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4905327B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210592325.8

    申请日:2022-05-2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主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主轴结构及加工设备,电主轴结构的拉杆位于轴芯内,拉杆套位于轴芯内并套设在拉杆的前端;前轴承座和前端回油压盖分别套设在轴芯的前端,且前端回油压盖设置在前轴承座的端面上;前轴承座与轴芯之间设有多个轴承,前端回油压盖内形成集油腔;拉杆内设有拉杆中心管,拉杆中心管与拉杆间隙设置形成冷却流道;拉杆、拉杆套、轴芯、轴承之间形成润滑流道,轴承、前端回油压盖之间形成集油流道;润滑流道的入口与冷却流道连通,出口与轴承的内部空间连通,集油流道的入口与轴承的内部空间连通,出口与集油腔连通。本发明的电主轴结构既能实现对电主轴前端的轴承进行润滑的同时又能实现对轴芯的冷却。

    松拉刀机构和主轴
    1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592142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11261307.8

    申请日:2022-10-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松拉刀机构和主轴,涉及数控加工设备技术领域,用于解决松拉刀机构的加工制造成本较高的问题。松拉刀机构包括:轴芯,沿其径向开设有滑孔;以及拉杆组件,沿第一方向滑动设置在轴芯内,拉杆组件包括滑柱,滑柱从滑孔伸出,且能够在滑孔内滑动;以及弹性组件,设置在轴芯的外周上;其中,推动滑柱朝靠近弹性组件的方向滑动,能够使拉杆组件滑动至松刀位置,此时弹性组件被挤压产生回复力;在回复力的作用下,拉杆组件能够朝远离弹性组件的方向滑动至拉刀位置。本发明通过设置滑柱和滑孔,利用滑柱与滑孔的滑动配合实现了拉杆组件的松拉刀功能,这样可将弹性组件套设在轴芯的外圆周上。从而节约了松拉刀机构的加工制造成本。

    主轴结构及数控机床
    1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415561A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211192153.1

    申请日:2022-09-2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松拉刀技术领域,提供一种主轴结构及数控机床,所述主轴结构包括轴芯以及松拉刀组件,所述轴芯开设有沿轴向延伸的中空腔体;所述松拉刀组件包括拉杆、弹性复位件和连接件;所述拉杆沿轴向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中空腔体内,所述拉杆一端与刀柄连接,以使所述拉杆带动所述刀柄沿轴向向外伸出或者向内缩回;所述弹性复位件套设于所述轴芯的外周侧,所述弹性复位件一端与所述轴芯外周侧连接,所述弹性复位件另一端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拉杆连接,以使所述弹性复位件沿轴向伸缩。本申请将弹性复位件套设在轴芯外周侧,提升了拉杆强度以及装配可视性,大幅度降低主轴结构的加工难度和加工成本。

    一种电主轴的浮动松刀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13857916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11169702.9

    申请日:2021-10-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主轴的浮动松刀机构,包括浮动油缸、松刀组件、拉杆和后轴承锁紧螺母,拉杆内置于主轴轴心中,浮动油缸内设有活塞,松刀杆套设于活塞中,松刀组件包括松刀环、拉杆连接块、松刀位置检测环、松刀杆和松刀螺钉,松刀环的一端通过锁紧螺钉与后轴承锁紧螺母连接,松刀螺钉穿出松刀环的另一端通过螺纹与松刀杆活动连接,松刀环一端上设有至少两个连接槽,拉杆连接块的一端穿出松刀环的连接槽与松刀位置检测环连接,拉杆连接块的另一端套设于拉杆的端面,拉杆、松刀螺钉和松刀杆均处于轴心中心线位置。本发明具有整体结构体积小、对主轴安装空间占用小、有效防止浮动松刀过程中的卡死故障和活塞松刀行程可调等特点。

    一种主轴
    16.
    发明公开
    一种主轴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8808686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1033621.X

    申请日:2024-07-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主轴,属于机床部件技术领域;轴承座形成有轴承座孔,轴承座盖设置在轴承座的后端且形成有轴承座盖孔;缸座设置在轴承座盖的后端且形成有缸座腔;缸座盖设置在缸座的后端且形成有缸座盖孔;限位套套设在轴芯的外周侧,限位套的后端形成有套凸缘;浮动筒设置在缸座腔内,浮动筒的前端形成有筒前凸缘;缸体可移动地设置在缸座盖孔内且缸体的前端和浮动筒的后端连接;活塞主体设置在缸体的内部,活塞杆的后端和活塞主体连接且活塞杆的前端位于浮动筒的内部;拉杆设置在轴芯的内部;连接块设置在浮动筒的内部,连接块的前端和拉杆的后端连接;抵消轴承受到的向前的推力,改善轴承的受力状况,延长了轴承的使用寿命。

    一种电主轴及数控机床
    1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733622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775472.X

    申请日:2023-12-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主轴及数控机床,属于电主轴技术领域。包括轴套、转接水套、后端座和管路盘,轴套上设有多个轴套冷却流道,其中多个轴套冷却流道在转接水套的一端与转接水套配合、多个轴套冷却流道在后端座的一端与后端座配合,多个轴套冷却流道通过与转接水套、后端座配合形成一循环冷却流路。本发明中通过在电主轴的轴套上开设轴套冷却流道,通过轴套、转接水套、后端座以及管路盘之间的配合能够实现冷却液在轴套上的轴套冷却流道中循环流动,从而实现对电主轴的高效散热效果。

    一种电主轴的浮动松刀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13857916B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111169702.9

    申请日:2021-10-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主轴的浮动松刀机构,包括浮动油缸、松刀组件、拉杆和后轴承锁紧螺母,拉杆内置于主轴轴心中,浮动油缸内设有活塞,松刀杆套设于活塞中,松刀组件包括松刀环、拉杆连接块、松刀位置检测环、松刀杆和松刀螺钉,松刀环的一端通过锁紧螺钉与后轴承锁紧螺母连接,松刀螺钉穿出松刀环的另一端通过螺纹与松刀杆活动连接,松刀环一端上设有至少两个连接槽,拉杆连接块的一端穿出松刀环的连接槽与松刀位置检测环连接,拉杆连接块的另一端套设于拉杆的端面,拉杆、松刀螺钉和松刀杆均处于轴心中心线位置。本发明具有整体结构体积小、对主轴安装空间占用小、有效防止浮动松刀过程中的卡死故障和活塞松刀行程可调等特点。

    主轴、机床
    1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547345A

    公开(公告)日:2021-10-26

    申请号:CN202110949566.9

    申请日:2021-08-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主轴、机床,其中的主轴,包括轴芯、主轴松拉刀机构,所述轴芯具有沿其轴向延伸的中心通孔,主轴松拉刀机构包括拉杆,所述拉杆处于所述中心通孔内且能够被控制沿所述轴芯的轴向往复运动,还包括防转装置,所述防转装置至少部分位于所述轴芯的轴向一端的外侧,并与所述轴芯可拆卸连接,所述防转装置能够防止所述拉杆围绕所述轴芯的中心轴线旋转,且能够允许所述拉杆沿所述轴芯的轴向往复运动。根据本发明,所述防转装置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轴芯的轴向一端的外侧,也即所述防转装置为外置结构,在防转装置需要维修时,仅需在主轴的外侧将其拆卸维修即可,极大地降低了维修难度。

    一种电主轴的风冷冷却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774052B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1910989170.X

    申请日:2019-10-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主轴的风冷冷却装置,包括有主轴机体和主轴轴芯,所述主轴轴芯固定于所述主轴机体内,所述主轴轴芯的一端开设有散热腔,所述散热腔内部固定有多个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腔的腔口处还固定有用于给所述主轴轴芯散热的风叶组件,该电主轴的风冷冷却装置,可以通过散热腔内部的散热装置来达到快速导热的目的,同时配合设置在散热腔腔口处的风叶组件,使得风叶组件随主轴轴芯一同旋转产生对流,能够直接对主轴轴芯内表面及其端部进行强对流冷却,使得散热装置上的热量迅速被周围空气带走,有效的驱散主轴轴芯端部热量聚集的问题,达到快速散热的目的,进而保证主轴轴芯的加工精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