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结构
    1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995095A

    公开(公告)日:2018-12-14

    申请号:CN201811094496.8

    申请日:2018-09-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模具结构,包括加工单元,加工单元包括:第一支撑工件,第一支撑工件具有第一容纳槽;第二支撑工件,第二支撑工件具有第二容纳槽,第二支撑工件与第一支撑工件相对地设置,以使第一容纳槽与第二容纳槽相配合以形成容纳腔;第一成型件,第一成型件可拆卸地设置于第一容纳槽内;第二成型件,第二成型件可拆卸地设置于第二容纳槽内,部分的第一成型件可穿设于第二成型件内,第一成型件与第二成型件相配合以用来加工成型产品;限位部,限位部与第二成型件相连接并位于第二容纳槽的槽口处,限位部用于防止第二成型件从容纳腔内退出。采用该结构的模具结构能够有效地降低模具维修难度,有效地提高了模具维修效率。

    面板组件及空调器
    1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222311B

    公开(公告)日:2018-07-31

    申请号:CN201510772233.8

    申请日:2015-11-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种面板组件及空调器,面板组件包括面板(1)和设在面板(1)内壁上的面膜(2),面膜(2)靠近面板(1)的面上设有凸起部(5),凸起部(5)上设有用于透光的第图标(8),面板(1)内壁上与凸起部(5)相应的区域均设有壁厚减小部。本发明实施例的面板组件采用了面板局部凹入,且面膜凸起补偿虚位的结构,这样能够使得面板对图标的显示更清晰;而且面板在显示区域处的料厚适当减薄而其它部位维持原厚度的结构,能够保证面板在注塑生产过程中进胶顺畅,避免胶料填充不满引起的注塑缺陷,从而提高了面板的加工品质和效率。

    一种装饰条及电子产品、家用电器和家具

    公开(公告)号:CN105496048A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610057197.1

    申请日:2016-01-27

    Inventor: 王巧华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47B95/04 F24F13/00 H04M1/028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饰条,所述装饰条的光线折射率大于空气的光线折射率,所述装饰条为三棱镜结构,且其具有夹角为直角的第一全反射面和第二全反射面,所述装饰条剩余的一面为光线入射面。该装饰条没有进行任何的电镀加工,仅仅是对产品进行合理的结构设计即可实现亮边的效果,这不仅有效避免了目前电镀所产生的危害,而且还有效简化了目前亮边的加工工序,提高了生效效率并降低了生产成本。本发明还公开了应用上述装饰条的电子产品、家用电器以及家具。

    面板组件及空调器
    1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222311A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510772233.8

    申请日:2015-11-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13/20 F24F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板组件及空调器,面板组件包括面板(1)和设在面板(1)内壁上的面膜(2),面膜(2)靠近面板(1)的面上设有凸起部(5),凸起部(5)上设有用于透光的第一图标(8),面板(1)内壁上与凸起部(5)相应的区域均设有壁厚减小部。本发明实施例的面板组件采用了面板局部凹入,且面膜凸起补偿虚位的结构,这样能够使得面板对图标的显示更清晰;而且面板在显示区域处的料厚适当减薄而其它部位维持原厚度的结构,能够保证面板在注塑生产过程中进胶顺畅,避免胶料填充不满引起的注塑缺陷,从而提高了面板的加工品质和效率。

    一种模具的堵孔结构及具有其的模具

    公开(公告)号:CN104438866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310419976.8

    申请日:2013-09-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D37/12 B21D37/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模具堵孔结构,模具包括:主体件、设有螺钉孔的镶件、螺钉;堵孔结构包括堵孔件,堵孔件的一端设有第二胶位面,螺钉孔、堵孔件上相对应设置有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堵孔件嵌入螺钉孔,使得安装后的第一胶位面与第二胶位面相吻合。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包括了上述模具堵孔结构的模具,可重复利用的模具堵孔结构,节省了新做铜堵的成本,减少了加工过程,缩短模具更换镶件时间,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密封圈及储物装置
    1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723410A

    公开(公告)日:2020-01-24

    申请号:CN201910976959.1

    申请日:2019-10-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密封圈及储物装置,涉及密封圈技术领域,解决了储物装置的密封圈密封性能较差的技术问题。该密封圈设置于盖体内的固定部上,密封圈包括相连接的包覆部和密封部,其中:包覆部抵接固定部的底端并与固定部配合形成水平密封结构;密封部用于盖体固定于容置体上时与容置体的内壁过盈配合形成竖直密封结构;上述储物装置包含有上述密封圈;本发明包覆部抵接固定部形成的水平密封结构能够防止容置体的内容物进入固定部与盖体内部之间造成渗漏,密封部与容置体内壁过盈配合防止内容物沿内壁泄露和外界气液进入;上述密封圈的包覆部和密封部能分别从水平方向、竖直方向上形成双重密封的结构,对容置体内物体多重保护,密封效果好。

    密封圈及储物装置
    1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1076989U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1921732461.2

    申请日:2019-10-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密封圈及储物装置,涉及密封圈领域,解决了储物装置的密封圈密封性能较差的技术问题。该密封圈设置于盖体内的固定部上,密封圈包括相连接的包覆部和密封部,其中:包覆部抵接固定部的底端并与固定部配合形成水平密封结构;密封部用于盖体固定于容置体上时与容置体的内壁过盈配合形成竖直密封结构;上述储物装置包含有上述密封圈;本实用新型包覆部抵接固定部形成的水平密封结构能够防止容置体的内容物进入固定部与盖体内部之间造成渗漏,密封部与容置体内壁过盈配合防止内容物沿内壁泄露和外界气液进入;上述密封圈的包覆部和密封部能分别从水平方向、竖直方向上形成双重密封的结构,对容置体内物体多重保护,密封效果好。(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圆形镶件的冷却装置
    2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9699799U

    公开(公告)日:2019-11-29

    申请号:CN201920212668.0

    申请日:2019-02-1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成型中模型的加热冷却方法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圆形镶件的冷却装置,包括圆形镶件,运水道和环形水槽,所述环形水槽环绕圆形镶件,所述运水道与环形水槽连通,还包括隔水片,所述隔水片设置在环形水槽内,所述隔水片将环形水槽隔断成至少两个部分,所述隔水片对着进水道。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圆形镶件增加隔水片,利用隔水片将圆形镶件的环形水道一分为二,使得流水均匀地从两侧流过圆形镶件,相比传统的冷却方式,本实用新型可以兼顾圆形镶件天侧和地侧的冷却降温,能达到更好的冷却效果。本实用新型还可以为隔水环,其将环形水槽与模具隔绝开,加强了镶件的密封性能,并将冷却水分别引入隔开的环形水道内,提高冷却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