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297141A
公开(公告)日:2019-02-01
申请号:CN201811313922.2
申请日:2018-11-06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控制面板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该控制面板组件,包括壳体、电路板和弹性件,电路板设置于壳体内,弹性件设置于壳体内,弹性件的第一端与电路板电连接,弹性件的第二端与壳体内表面相连接,触碰壳体可使人体与弹性件之间形成与电路板相导通的预设回路以控制相应的电器元件作业。通过将弹性件的第一端与壳体相连接,第二端与电路板电连接,利用弹性件的弹性将电路板与壳体紧密的连接,避免了电路板与壳体之间出现间隙,这样设置便于通过触碰壳体可使人体与弹性件之间形成与电路板相导通的预设回路以控制相应的电器元件作业,提高了控制面板组件的可靠性,并降低了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5180359B
公开(公告)日:2018-04-20
申请号:CN201510559099.3
申请日:2015-09-02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4F11/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防高温控制方法、装置和空调器,所述方法在获取实时检测的空调器内机管温的同时,判断空调器当前所处的目标制热阶段,在此基础上,获取与所述目标制热阶段相对应的目标温度阈值;之后,依据所述目标温度阈值,对空调器进行防高温控制。可见,本申请考虑不同制热阶段内实际内机管温与感温包检测温度之间温差的不同,分别在制热全过程的每个阶段采用较为适宜的温度阈值,对空调器进行防高温控制,各制热阶段进入防高温时的温度阈值互不相同,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因在制热全过程采用相同的温度阈值进行防高温控制,而导致机组在制热开机阶段易出现排气压力高和压缩机过载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440030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0850768.7
申请日:2016-09-26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1/0011 , F24F1/0025 , F24F1/0033 , F24F13/24 , F24F13/30 , F24F2001/0037 , F24F2013/24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风管机和空调装置。该风管机包括基座、第一风叶、第二风叶和蒸发器,其中,第一风叶、第二风叶和蒸发器均安装在基座内,且蒸发器位于第一风叶与第二风叶之间,基座的对应于第一风叶的一侧形成有第一风口,基座的对应于第二风叶的一侧形成有第二风口;第一风口包括第一常开通道和第一可控通道,第二风口包括第二常开通道和第二可控通道,风管机还包括用于控制第一可控通道打开或关闭的第一可动蜗舌、以及用于控制第二可控通道打开或关闭的第二可动蜗舌;第一可动蜗舌安装在第一可控通道处,第二可动蜗舌安装在第二可控通道处。本发明可通过可动蜗舌增大风机的回风面积,增大了回风面积,解决了噪音和喘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066061A
公开(公告)日:2016-11-02
申请号:CN201610570684.8
申请日:2016-07-18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1/0011 , F24F13/06 , F24F13/28 , F24F2013/06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空调领域,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可以作为回风口使用,又可以作为出风口使用,且成本较低的风口装置以及应用该风口装置的风管机。主要采用的技术方案为:风口装置,包括风口主体、过滤件和驱动装置。风口主体上设有风口;过滤件能对气流进行过滤;所述过滤件可转动地设置在风口处;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过滤件转动,以遮蔽或打开所述风口,且在打开风口的状态下,所述过滤件被驱动以实现扫风。本发明的风口装置既可以作为回风口使用,又可以作为出风口使用,且成本较低。
-
公开(公告)号:CN105928179A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610522756.1
申请日:2016-07-04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13/222 , F24F11/89 , F24F13/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200)包括水泵组件(100),所述水泵组件(100)与空调器(200)内的储水容器流体连通,以通过所述水泵组件(100)对所述储水容器内的水进行抽取并排出,所述水泵组件(100)作为独立组件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空调器(200)上。本发明将水泵组件设置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组件,并使其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在空调器上,即水泵组件可以在不拆卸空调器的其他零部件的情况下独立地安装或拆卸,相比于现有技术中整机装配后水泵被完全固定,当拆卸水泵时需要先拆卸多个与水泵固定连接的其他部件的方式,本发明的水泵组件的安装和拆卸更加方便,工序更加简单,能够节省大量时间和精力,提高拆装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927628A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610522915.8
申请日:2016-07-04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室内机。空调室内机包括室内机壳体,室内机壳体包括机壳、回风盖板和卡接结构。回风盖板的至少一个侧边通过卡接结构与机壳连接,卡接结构包括卡槽结构和与卡槽结构配合的卡扣结构,卡槽结构和卡扣结构中的一个设于回风盖板的板体上,卡槽结构和卡扣结构中的另一个设于机壳的板体上。回风盖板的至少一个侧边通过卡接结构与机壳连接,与现有技术中的回风盖板只采用螺钉进行固定安装相比,安装过程简单方便,提高空调室内机的室内机壳体装配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131150B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1710282963.9
申请日:2017-04-26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4D29/30 , F24F13/00 , F24F11/79 , F24F1/00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贯流风叶、空调器及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中,贯流风叶包括安装支架、第一方向出风叶片组和第二方向出风叶片组。安装支架可沿第一方向或者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旋转,第一方向出风叶片组和第二方向出风叶片组设置在安装支架上。第一方向出风叶片组用于在安装支架沿第一方向旋转时产生沿第一方向吹出的气流,第二方向出风叶片组用于在安装支架沿第二方向旋转时产生沿第二方向吹出的气流。本发明的贯流风叶就能产生沿第一方向吹出的气流和沿第二方向吹出的气流,使得贯流风叶的出风方向多样化。将该贯流风叶应用于空调器时,可以实现空调器出风方向的多样化。
-
公开(公告)号:CN105927628B
公开(公告)日:2020-02-14
申请号:CN201610522915.8
申请日:2016-07-04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室内机。空调室内机包括室内机壳体,室内机壳体包括机壳、回风盖板和卡接结构。回风盖板的至少一个侧边通过卡接结构与机壳连接,卡接结构包括卡槽结构和与卡槽结构配合的卡扣结构,卡槽结构和卡扣结构中的一个设于回风盖板的板体上,卡槽结构和卡扣结构中的另一个设于机壳的板体上。回风盖板的至少一个侧边通过卡接结构与机壳连接,与现有技术中的回风盖板只采用螺钉进行固定安装相比,安装过程简单方便,提高空调室内机的室内机壳体装配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123401B
公开(公告)日:2019-06-11
申请号:CN201610664878.4
申请日:2016-08-12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蒸发器,包括:蒸发器本体;换热管,设于所述蒸发器本体;所述换热管包括缓冲部及连接于所述缓冲部两端的换热管主体,所述缓冲部与所述换热管主体贯通;其中,所述缓冲部的内径大于所述换热管主体的内径。本发明提供的蒸发器,包括缓冲部,缓冲部与换热管主体贯通,且缓冲部的内径大于换热管主体的内径,由于缓冲部的内径大于换热管主体的内径,则当气液混合冷媒通过缓冲部时,其流径大于换热管主体的流径,气液混合冷媒在流过缓冲部时减速,从而降低冷媒对换热管的冲击腐蚀,从而同时降低了冷媒流过换热管时的噪音。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包括上述蒸发器的风管机及空调。
-
公开(公告)号:CN105402811B
公开(公告)日:2019-04-19
申请号:CN201510919543.8
申请日:2015-12-10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4F1/0047 , F24F1/0063 , F24F1/0093 , F24F1/0011 , F24F13/22 , F24F13/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风管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风管机包括:壳体(10),具有内腔和与内腔连通的侧风口(131)和下风口(121);蒸发器(20),设置在内腔中并相对于下风口(121)靠近侧风口(131)设置;风机机组(30),设置内腔中并位于下风口(121)的上方,其中,风管机具有制热模式和制冷模式,风管机处于制热模式或制冷模式时,下风口(121)出风,侧风口(131)回风,或者,风管机处于制热模式或制冷模式时,侧风口(131)出风,下风口(121)回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风管机舒适性差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