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1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388624A

    公开(公告)日:2017-11-24

    申请号:CN201710589371.1

    申请日:2017-07-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30/02 F25B47/02 F25B49/02 F25B2347/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该热泵系统包括压缩机、室外换热部和室内换热部,所述压缩机、室外换热部和室内换热部连接形成所述热泵系统的冷媒循环回路,所述室外换热部包括并联的至少两条换热支路,换热支路上设置有换热装置,所述热泵系统还包括化霜支路,所述化霜支路能够将所述压缩机排气口排出的部分冷媒引入其中至少一条换热支路上的换热装置的制热冷媒入口。本发明提供的热泵系统可根据热泵系统的实际负荷选择合适的换热支路接入冷媒循环回路中,通过设置化霜支路将压缩机排气口排出的部分冷媒直接进入换热支路内进行化霜,在此过程中,其他换热支路还可以维持工作以保证热泵系统的不间断制热,提高用户的使用舒适度。

    热泵系统及空调
    1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1400161U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2020004800.1

    申请日:2020-01-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热泵系统及空调,热泵系统包括压缩机、室内换热器、室外换热器及四通阀,四通阀的第一端通过检测管路连接室内换热器,检测管路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热泵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将四通阀的E口和室内换热器连通的管路设置为检测管路,将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检测管路上,根据热泵系统的工况,冷媒在热泵系统中的流向发生变化,实现制冷和制热两个过程,可以更加精确和简便地检测到热泵系统的蒸发压力和冷凝压力,而且本方案在检测时仅需要一个压力传感器即可实现对蒸发压力和冷凝压力的检测。减少了压力传感器的数量,节省了成本。(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制冷系统
    1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0035811U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920839866.X

    申请日:2019-06-0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制冷系统,该制冷系统包括热敏电阻和继电器。热敏电阻设置在制冷系统的一个制冷部件处;继电器,继电器的信号端与热敏电阻相连构成信号回路,继电器的控制端与制冷系统的电源线相连构成控制回路,继电器包括第一控制位置和第二控制位置;热敏电阻的电阻值根据制冷部件的温度改变发生变化,信号回路中的电流值与电阻值呈反比,当电流值小于第一预定值时,继电器位于第一控制位置,当电流值大于第二预定值时,继电器位于第二控制位置。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不需要使用主板,仅通过热敏电阻和继电器就可以自动化的控制制冷系统的运行,降低了制冷系统的开发制造成本,适应性强。(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热泵系统
    1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973941U

    公开(公告)日:2018-02-06

    申请号:CN201720875393.X

    申请日:2017-07-1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热泵系统。该热泵系统包括压缩机、室外换热部和室内换热部,所述压缩机、室外换热部和室内换热部连接形成所述热泵系统的冷媒循环回路,所述室外换热部包括并联的至少两条换热支路,换热支路上设置有换热装置,所述热泵系统还包括化霜支路,所述化霜支路能够将所述压缩机排气口排出的部分冷媒引入其中至少一条换热支路上的换热装置的制热冷媒入口。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热泵系统可根据热泵系统的实际负荷选择合适的换热支路接入冷媒循环回路中,通过设置化霜支路将压缩机排气口排出的部分冷媒直接进入换热支路内进行化霜,在此过程中,其他换热支路还可以维持工作以保证热泵系统的不间断制热,提高用户的使用舒适度。(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控制阀及制冷系统
    1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1875188U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1922369900.4

    申请日:2019-12-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控制阀及制冷系统,所述控制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内设置有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所述第一流道与所述第二流道并联;节流结构,所述节流结构设置在所述阀体内,所述节流结构用于对所述第一流道内的流体进行节流调节;单向导通结构,所述单向导通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二流道内,所述单向导通结构用于使所述第二流道内的流体单向流通。本实用新型的控制阀,通过设置并联的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并在第一流道内设置节流结构,在第二流道内设置单向导通结构,从而可以在一个阀体内实现节流和导通两个作用,同时节省两个元器件占空的空间,还可以节约成本。(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冷媒循环系统
    1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515289U

    公开(公告)日:2018-06-19

    申请号:CN201721354898.8

    申请日:2017-10-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冷媒循环系统。该冷媒循环系统的冷媒循环流路上设置有压缩机、室内换热器、第一节流装置和室外换热器,所述冷媒循环系统还包括冷媒存储部,所述冷媒存储部通过分流支路与所述室内换热器和所述室外换热器之间的连接管路连接,所述冷媒循环流路上的部分冷媒能够经所述分流支路流入所述冷媒存储部中进行存储,所述冷媒存储部中的冷媒能够通过所述分流支路补充到冷媒循环流路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冷媒循环系统通过对冷媒循环流路上流动的冷媒量的调节能够有效提升系统性能。(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