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17109766U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220471356.3
申请日:2022-03-03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4F1/0011 , F24F1/0018 , F24F13/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出风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出风结构安装在出风口的顶部,出风结构包括:导风部件,导风部件的至少部分安装在出风口内并与出风口的周缘间隔设置以形成出风间隙;其中,导风部件可活动地设置在出风口处,以通过导风部件对经出风间隙流出的风进行导向。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送风性能较差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20931249U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322511884.4
申请日:2023-09-15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4F1/0025 , F24F1/0035 , F24F13/20 , F24F13/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内机及其空调器,该空调内机包括壳体、换热器和贯流风机,壳体具有内腔以及与内腔连通的进气口、出气口和新风引入口,换热器和贯流风机均装设于内腔内;该空调内机在壳体上直接开设与内腔连通的新风引入口,新风引入口位于贯流风机轴向的两端之间,使得新风引入口从壳体的长度方向的中间与内腔连通,且从贯流风机的径向进风,贯流风机能够使得从进气和新风引入口引入的气流在内腔中进行混合,并从出气口排出气流,可见,该空调内机可使得换气系统与送风系统一体化设计,取消了换气部件也能从室外引入新风,缩短了空调内机的整体尺寸,提高了空调的可安装性;而且该空调内机既降低了成本又提高了新风的舒适性。
-
公开(公告)号:CN216381915U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122526261.5
申请日:2021-10-20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4D25/08 , F04D29/00 , F04D29/30 , F04D29/42 , F04D29/44 , F04D29/62 , F24F1/0014 , F24F1/0025 , F24F1/0033 , F24F1/0059 , F24F1/0063 , F24F13/08 , F24F13/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贯流风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所述贯流风机包括:叶轮,为筒状结构;所述叶轮包括多个叶片和相对设置在多个叶片两侧的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所述多个叶片绕叶轮中心轴线周向分布;所述第一安装座与所述多个叶片的一端连接形成所述筒状结构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安装座与所述多个叶片的另一端连接形成所述筒状结构的第二端,其中所述第二安装座形成有风叶进风口;导风结构,所述导风结构设置在所述筒状结构内部,且所述导风结构具有将进风风向导流至与所述筒状结构径向方向成锐角和/或成零度角的导风壁。
-
公开(公告)号:CN220931248U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322511881.0
申请日:2023-09-15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4F1/0025 , F24F1/0035 , F24F13/20 , F24F13/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内机及其空调器,该空调内机包括壳体、换热器和贯流风机,壳体具有内腔以及与内腔连通的进气口、出气口和新风引入口,换热器和贯流风机均装设于内腔内;该空调内机在壳体上直接开设与内腔连通的新风引入口,新风引入口位于贯流风机轴向的两端之外,使得新风引入口从壳体的长度方向的一端与内腔连通,且从贯流风机的轴向进风,贯流风机能够使得从进气和新风引入口引入的气流在内腔中进行混合,并从出气口排出气流,可见,该空调内机可使得换气系统与送风系统一体化设计,取消了换气部件也能从室外引入新风,缩短了空调内机的整体尺寸,提高了空调的可安装性;而且该空调内机既降低了成本又提高了新风的舒适性。
-
公开(公告)号:CN215929769U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22590798.8
申请日:2021-10-26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4F1/0007 , F24F1/0057 , F24F13/00 , H01R13/72 , B65H75/4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源线收放装置、电器盒和电器设备,电源线收放装置包括安装座、卷线座、复位件、限位件、导电圈和电连接件。安装座上设置有定位柱,卷线座套设在定位柱上并可绕定位柱的轴线转动,卷线座上设置有绕线部,复位件设置在安装座与卷线座之间,复位件的一端与卷线座连接并驱动卷线座转动,限位件设置在定位柱上并位于卷线座远离安装座的一侧,定位柱位于导电圈内,导电圈的外周壁上设置有电连接部,电连接件相对于安装座固定,电连接件的第一端与导电圈的内周壁滑动接触,电连接件的第二端暴露在电源线收放装置外。该电源线收放装置可实现电源线自动收放,同时能够避免电源线接收端扭转损坏。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