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子线圈、电机定子、电机

    公开(公告)号:CN108390614B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1810339214.X

    申请日:2018-04-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定子线圈、电机定子、电机。该定子线圈包括线圈本体,所述线圈本体的两端具有第一引出线、第二引出线,在所述第一引出线与第二引出线之间的线圈本体上还具有第三引出线,所述第三引出线使所述线圈本体分隔成具有第一电阻值R1的第一线圈段及具有第二电阻值R2的第二线圈段。根据本发明的定子线圈、电机定子、电机,能够提高绕组线圈的材料利用率及电机使用区域,简化引出线接线工艺,降低绕组线圈的嵌线难度。

    一种三相电机绕组结构和电机

    公开(公告)号:CN112865378A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110044691.5

    申请日:2021-01-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相电机绕组结构和电机,涉及电机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三相电机绕组的结构使得电机转速受限、散热效果不佳、使用寿命不长以及电机制作过程的错误率较高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三相电机绕组结构包括第一绕组和第二绕组,第一绕组和第二绕组分别包括三相线绕制而成的线圈绕组,并且第一绕组和第二绕组的极数为非倍极,第一绕组和第二绕组的线圈绕组均为分布式叠式绕组。本发明的三相电机绕组结构包括两套绕组,可实现大调速比电机嵌线;电机的散热效果提高、机械强度增强,进而可提高电机的使用寿命;制作难度大大下降,制作过程也不容易出错。

    定子线圈、电机定子、电机

    公开(公告)号:CN108390614A

    公开(公告)日:2018-08-10

    申请号:CN201810339214.X

    申请日:2018-04-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定子线圈、电机定子、电机。该定子线圈包括线圈本体,所述线圈本体的两端具有第一引出线、第二引出线,在所述第一引出线与第二引出线之间的线圈本体上还具有第三引出线,所述第三引出线使所述线圈本体分隔成具有第一电阻值R1的第一线圈段及具有第二电阻值R2的第二线圈段。根据本发明的定子线圈、电机定子、电机,能够提高绕组线圈的材料利用率及电机使用区域,简化引出线接线工艺,降低绕组线圈的嵌线难度。

    定子组件、电机、热泵机组
    1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603476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11361544.1

    申请日:2022-1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定子组件、电机、热泵机组,其中的定子组件,包括:定子本体和设置在定子本体外表面上的防淋雨结构,防淋雨结构内具有缓冲腔,缓冲腔的腔壁上构造有用于使定子本体内的电源线引出的引线通道,防淋雨结构的底部构造有出线孔,电源线与出线孔间隙配合,电源线依次由引线通道、缓冲腔、出线孔引出。根据本发明,当电机热稳定运行时,如果因外界淋雨导致电机急速降温,电机内部压力降低,出线孔处出现雨水倒吸时,因为防淋雨结构内具有缓冲腔,所以被倒吸的雨水会暂时聚集在缓冲腔而不会进入电机内,从而解决了现有的塑封直流电机由于防雨结构设计不够合理,在淋雨环境下,雨水容易被吸入电机内,出现电机故障的问题。

    一种三相电机绕组结构和电机

    公开(公告)号:CN112865378B

    公开(公告)日:2021-12-14

    申请号:CN202110044691.5

    申请日:2021-01-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相电机绕组结构和电机,涉及电机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三相电机绕组的结构使得电机转速受限、散热效果不佳、使用寿命不长以及电机制作过程的错误率较高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三相电机绕组结构包括第一绕组和第二绕组,第一绕组和第二绕组分别包括三相线绕制而成的线圈绕组,并且第一绕组和第二绕组的极数为非倍极,第一绕组和第二绕组的线圈绕组均为分布式叠式绕组。本发明的三相电机绕组结构包括两套绕组,可实现大调速比电机嵌线;电机的散热效果提高、机械强度增强,进而可提高电机的使用寿命;制作难度大大下降,制作过程也不容易出错。

    机壳组件及电机
    1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565734A

    公开(公告)日:2018-01-09

    申请号:CN201710858101.6

    申请日:2017-09-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机壳组件及电机。机壳组件包括机壳本体和端盖,端盖和机壳本体之间通过铆压卡扣或铆钉固定连接在一起。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采用长螺钉来固定机壳本体和端盖的方式而言,本发明中的定子定位时无需避开长螺钉,减少了电源线的应用,定子整形的过程中无需留出绝缘距离,降低了定子整形过程中的难度。此外,采用铆压卡扣或铆钉固定的方式,还能够避免在端盖和定子上设置螺钉孔的操作,在实际组装的过程中,可以实现电机一体化装配,大大降低了电机的生产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