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室内机
    11.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1396854Y

    公开(公告)日:2010-02-03

    申请号:CN200920052718.X

    申请日:2009-03-1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在壳体内设有换热器、风机及发热部件,在换热器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所述发热部件包括发热体及第一安装架、第二安装架,发热体呈长形且第一安装架、第二安装架分别与发热体的两端连接,在第一安装板及第二安装板上均设有安装孔,第一安装架、第二安装架分别连接在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的安装孔处。本实用新型在提高发热部件稳定性的同时,安装与拆卸非常方便。

    一种过线圈
    1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1197062Y

    公开(公告)日:2009-02-18

    申请号:CN200820044984.3

    申请日:2008-03-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过线圈,所述过线圈套接在电器盒的用于电源线穿过的开孔中,在所述过线圈上还设置有软密封件,所述软密封件的中间设有开缝,所述电源线从所述开缝处穿过。本实用新型的过线圈,在过线圈上设置有软密封件,电源线通过软密封件上开设的开缝贯穿于过线圈;当电源线穿过软密封件时,软密封件会随着电源线的方向弯曲,对电源线填充不到的地方,软密封件会起到自然密封的作用,防止灰尘和水蒸汽进入电器盒的内部。

    一种基脚、室外机以及空调

    公开(公告)号:CN205372840U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620087058.9

    申请日:2016-01-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基脚,包括设置在底盘上的基脚杆和设置在所述基脚杆两端的固定头,当位于第一状态时,所述固定头与所述基脚杆相重叠;当位于第二状态时,所述固定头位于所述基脚杆的两端,所述基脚杆的靠近所述底盘的端面与所述固定头靠近所述底盘的端面持平。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基脚,当需要包装时,将固定头折叠起来,从而减小了基脚的长度,与现有技术相比,减小了室外机的宽度,进一步降低了室外机的包装尺寸,从而降低了运输成本。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室外机以及空调。

    一种空调分体外机的侧板
    1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227594U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520892922.8

    申请日:2015-11-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空调分体外机的侧板,其与空调分体外机的顶盖相连接,顶盖具有侧边,侧板为竖直布置并且具有斜面,在侧板的顶端设有折弯边,折弯边水平布置并且作为侧板在垂直方向上运动的限位结构。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不同的制冷、制热能力要求下,实现双级压缩和单级压缩的切换,节能效果明显提升。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分体外机的侧板,不但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容易安装,节约成本,同时还能够提升装配效率。

    电机支架及具有该电机支架的空调器

    公开(公告)号:CN201499041U

    公开(公告)日:2010-06-02

    申请号:CN200920004494.5

    申请日:2009-09-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机支架,其用于安装电机,电机支架具有容纳电机的安装孔,安装孔具有与电机安装方向相同方向的翻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前面所述的电机支架;挡件;挡件一端与空调器的冷凝器固定,另一端与电机支架连接。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机支架和空调器强度和韧性增强,振动减小,风叶运转更加平稳,可降低整个室外机的振动和噪音;电机线从后侧固定,可避免与钣金件锐边相碰。

    空调机组及其连接管
    1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717926U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申请号:CN201520424698.X

    申请日:2015-06-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机组及其连接管,连接管包括第一分管段;具有第一口和第二口的缓存罐,所述缓存罐内部中空形成能够储存液体的腔体,所述第一分管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口连通;第二分管段,所述第二分管段的一端经所述第二口伸入所述腔体中,且所述第二口与所述第二分管段的外壁密封连接。应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接管进行制冷时可以利用缓存罐储存多余的液态冷媒,进行制热时缓存罐中的冷媒逐渐注入到循环系统中以提高制热量,大大降低了空调机组制冷运行时的功率,避免了液击现象的发生,提高了整机的可靠性。

    空调装置
    1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880556U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520449220.2

    申请日:2015-06-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装置。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装置,包括压缩机、室内换热器、室外换热器和四通阀,四通阀具有E管口、S管口、D管口和C管口,且四通阀不带电时,E管口与S管口连通,D管口与C管口连通;其中,D管口与压缩机的排气口连通,S管口与压缩机的吸气口连通,E管口与室外换热器连通,C管口与室内换热器连通。本实用新型由于D管口与压缩机的排气口连通,S管口与压缩机的吸气口连通,E管口与室外换热器连通,C管口与室内换热器连通,使得空调装置在制热工作过程中,四通阀不用通电,从而使得制热工作过程中,空调装置更节能。

    一种过线圈
    1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1197061Y

    公开(公告)日:2009-02-18

    申请号:CN200820044934.5

    申请日:2008-03-14

    Abstract: 一种过线圈,包括带有向外侧敞口的凹槽的骨架,其中,该骨架具有向上开口的敞口部,在过线圈顶面内部的顶端设有软性填充件,在骨架上端的一侧设有第一突部,在顶面上设有与第一突部相适应的第一凹部。当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过线圈穿过电源线时,首先将该过线圈的凹槽放置在电器盒的边上,使凹槽与电器盒的边相契合,将电源线穿过敞口部,然后将由顶面及软性填充件组成的结构向敞口部压下,直到由第一突部与第一凹部组成的卡扣结构相接合,将电源线与软性填充件固定在敞口部内,由于软性填充件的形状可以任意改变,从而该软性填充件可以包裹在电源线周围,同时填充过线圈敞口部的剩余空间,起到密封的效果,可以防止灰尘和湿空气进入电器盒的内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