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径检验工装
    1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567605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310496509.5

    申请日:2013-10-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孔径检验工装,该工装包括:待测样件安放支架;检验棒安装体,设置在待测样件安放支架的上方;多个规格可选择的孔径检验棒,具有通段和止段,通段的外径小于相应规格的待测孔的内径,止段的外径大于待测孔的内径,孔径检验棒按照通段在下、止段在上的方向安装在检验棒安装体的下方。本发明提供的孔径检验工装,将多个不同规格的孔径检验棒设置在检验棒安装体上,可以对同一个待测样件(边板)上的多个孔径进行检验,如果孔径检验棒的通段能够通过待测孔,而止段不能通过待测孔,则待测孔的孔径合格,否则不合格,利用该孔径检验工装能够大大提高边板的孔径检验效率,并且操作方便,结构简单,易于制造。

    划线装置及划线方法
    1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552408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310501149.3

    申请日:2013-10-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划线装置及划线方法。根据本发明的划线装置,包括底座;划线平台,滑动地设置在底座上,待划线零件设置在划线平台上;支撑部,垂直设置在底座上;安装梁,安装梁的第一端设置有平衡块,安装梁的中部与支撑部枢接;刀架,刀架连接在安装梁的第二端上,刀架的下端设置有刀片;配重块,设置在安装梁的第二端上;调节螺钉,调节螺钉与支撑部螺接,调节螺钉的一端与安装梁抵接以限制刀片的划线深度。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划线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测量涂层厚度;选择对应的配重块进行配重;将待划线零件固定在划线平台上;调整刀片使其与待划线零件的涂层接触;对待划线零件进行划线。本发明提高了划线的精度及准确性,提高了试验的效率。

    贯流风机检验装置及方法
    1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454605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310442072.7

    申请日:2013-09-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D27/0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贯流风机检验装置及方法。该检验装置包括检验台、用于放置贯流风机的支撑装置、照明装置和测量装置;支撑装置安装在检验台上,照明装置安装在检验台的上方或下方;测量装置包括设置在检验台上的游标、定位销和刻度尺,其中游标能够在检验台上移动;定位销安装在游标上,用于固定所述游标;刻度尺设置在所述检验台上;通过照明装置提供的光线,能够检验贯流风机的外观;通过测量装置能够检验贯流风机的尺寸。本发明的贯流风机检验装置能够快速对贯流风机的外观和尺寸进行检验,提高了检验效率,提高了检验效果,降低了检验劳动强度,同时降低了售后维修的频率和费用,提高了用户满意度。

    贯流风机检验装置及方法
    1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454605B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310442072.7

    申请日:2013-09-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贯流风机检验装置及方法。该检验装置包括检验台、用于放置贯流风机的支撑装置、照明装置和测量装置;支撑装置安装在检验台上,照明装置安装在检验台的上方或下方;测量装置包括设置在检验台上的游标、定位销和刻度尺,其中游标能够在检验台上移动;定位销安装在游标上,用于固定所述游标;刻度尺设置在所述检验台上;通过照明装置提供的光线,能够检验贯流风机的外观;通过测量装置能够检验贯流风机的尺寸。本发明的贯流风机检验装置能够快速对贯流风机的外观和尺寸进行检验,提高了检验效率,提高了检验效果,降低了检验劳动强度,同时降低了售后维修的频率和费用,提高了用户满意度。

    划线装置及划线方法
    1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552408B

    公开(公告)日:2017-02-01

    申请号:CN201310501149.3

    申请日:2013-10-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划线装置及划线方法。根据本发明的划线装置,包括底座;划线平台,滑动地设置在底座上,待划线零件设置在划线平台上;支撑部,垂直设置在底座上;安装梁,安装梁的第一端设置有平衡块,安装梁的中部与支撑部枢接;刀架,刀架连接在安装梁的第二端上,刀架的下端设置有刀片;配重块,设置在安装梁的第二端上;调节螺钉,调节螺钉与支撑部螺接,调节螺钉的一端与安装梁抵接以限制刀片的划线深度。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划线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测量涂层厚度;选择对应的配重块进行配重;将待划线零件固定在划线平台上;调整刀片使其与待划线零件的涂层接触;对待划线零件进行划线。本发明提高了划线的精度及准确性,提高了试验的效率。

    嵌件的橡胶体用检测装置
    1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587440U

    公开(公告)日:2014-05-07

    申请号:CN201320643101.1

    申请日:2013-10-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嵌件的橡胶体用检测装置,包括:用于固定嵌件的安装座;能够推动嵌件的内层件沿其轴向移动,以带动橡胶体外伸于嵌件的外层件的推杆,该推杆能够与所述内层件分离;与推杆相连,且驱动推杆往复移动的第一驱动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嵌件的橡胶体用检测装置,在没有损坏嵌件的前提下,实现了对嵌件的橡胶体的拉力性能的检测,当橡胶体的拉力性能满足要求时,该嵌件检测完后还能够使用,从而避免了损坏检测,进而避免了资源浪费;同时也无需对嵌件做处理,有效提高了检测效率。

    孔径检验工装
    1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501952U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320650735.X

    申请日:2013-10-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孔径检验工装,该工装包括:待测样件安放支架;检验棒安装体,设置在待测样件安放支架的上方;多个规格可选择的孔径检验棒,具有通段和止段,通段的外径小于相应规格的待测孔的内径,止段的外径大于待测孔的内径,孔径检验棒按照通段在下、止段在上的方向安装在检验棒安装体的下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孔径检验工装,将多个不同规格的孔径检验棒设置在检验棒安装体上,可以对同一个待测样件(边板)上的多个孔径进行检验,如果孔径检验棒的通段能够通过待测孔,而止段不能通过待测孔,则待测孔的孔径合格,否则不合格,利用该孔径检验工装能够大大提高边板的孔径检验效率,并且操作方便,结构简单,易于制造。

    轴承装配装置
    1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488575U

    公开(公告)日:2014-03-19

    申请号:CN201320585863.0

    申请日:2013-09-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轴承装配装置,包括相互配合使用的安装板和安装棒;安装棒的直径小于轴承的内径,安装棒的长度为轴承的高度的m倍,其中,m为整数,且m≥1;安装板上设置有m个安装槽,安装槽的形状与轴承套的形状相匹配;安装时,将m个轴承全部套接在安装棒上,依次拿取m个轴承套与m个轴承进行装配,每装好一对就将装配有轴承的轴承套放置在安装板上的其中一个安装槽中,当安装板上的m个安装槽中全部放满装配有轴承的轴承套时,安装棒上的m个所述轴承全部装配完成。其确保了不会漏装轴承,避免了因轴承漏装而产生的设备故障等不良影响。

    一种喷涂件柔韧性测试的工装

    公开(公告)号:CN203720031U

    公开(公告)日:2014-07-16

    申请号:CN201320620795.7

    申请日:2013-10-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喷涂件柔韧性测试的工装,其包括:上夹板和与所述上夹板铰接的下夹板;设置在上夹板与下夹板之间,且供喷涂件绕设的滚轴。工作时,将工件放置在下夹板上,并将工件绕设在滚轴上,然后转动上夹板以使上夹板转至与下夹板的夹角为零度,即完成对工件的折弯,操作者通过检测折弯处的变化,从而达到检测的目的。本申请通过铰接布置的上夹板和下夹板,以及设置的滚轴,从而将施加给工件的力进行了分布,即增大了工件的受力面积,从而保证工件受力均匀,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

    铆接件及具有其的铆接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3585033U

    公开(公告)日:2014-05-07

    申请号:CN201320633312.7

    申请日:2013-10-14

    Inventor: 吕红军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铆接件及具有其的铆接结构。所述铆接件包括柱体和设置在所述柱体一端的端盖,所述柱体的外表面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凸台。所述铆接结构包括铆接件及待铆接工件,所述待铆接工件上开设有铆接通孔,所述铆接件为上述的铆接件,所述铆接通孔的周边设置有与所述凸台相对应的凹槽。首先,所述凸台设置上所述柱体上,能够增大受力面,受力方向与接触面适应,其受力更加均匀,提高抗扭强度;其次,铆接结构由于使用了上述铆接件,并设有与所述凸台相对应的凹槽,有效防止铆接件与铆接工件之间发生相对转动的情况。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