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风口结构和换气装置
    1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546790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610090168.5

    申请日:2016-02-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13/15 F24F7/0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出风口结构和换气装置。出风口结构包括:出风室;取压部,取压部设置在出风室内,且取压部将出风室沿出风的流动方向分为前室和后室,出风在穿过取压部后使得前室与后室具有压力差,出风口位于后室;出风百叶,出风百叶可开闭地设置在出风口处;用于根据压力差驱动出风百叶启闭的活动组件,活动组件活动设置在出风室内;用于在压力差消除后驱动活动组件的滑移板复位的复位元件,复位元件与活动组件连接。本申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出风口结构的出风百叶动作时能耗高、易故障的问题。

    冷热水机组防冻控制方法、防冻控制装置及冷热水机组

    公开(公告)号:CN104776658A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申请号:CN201510167436.4

    申请日:2015-04-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冷热水机组防冻控制方法、防冻控制装置及冷热水机组。根据本发明的冷热水机组防冻控制方法,包括:检测蒸发器的冷媒进口温度T1;检测压缩机吸气温度T2;检测压缩机的吸气口、蒸发器的冷媒进口和蒸发器的冷媒出口三处中任一处的压力P;当制冷开机运行第一预设时间后,如果连续第二预设时间内T1<0℃,且T2<0℃或者压力P<预设压力P1,则判定蒸发器具有冻结风险。本发明通过检测蒸发器的冷媒进口温度、压缩机吸气温度和冷媒压力P,联合判断蒸发器是否具有冻结风险,从而避免机组制冷运行时可能出现的换热器冻结问题,同时避免机组误保护,提高可靠性保证机组安全稳定运行。

    冷热水空调机组回油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215007A

    公开(公告)日:2014-12-17

    申请号:CN201410483993.2

    申请日:2014-09-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冷热水空调机组回油的控制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空调机组的实际水温;判断空调机组的运行模式;如果处于制冷模式,判断实际水温减去预设目标水温的值是否大于第一阈值,如果大于,则控制所述空调机组进入回油状态,如果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则控制所述空调机组关机,并在所述空调机组再次开机后,控制所述空调机组直接进入回油状态;如果处于制热模式,判断实际水温减去预设目标水温的值是否小于第二阈值,如果小于,则控制所述空调机组进入回油状态,如果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阈值,则控制所述空调机组关机,并在所述空调机组再次开机后,控制所述空调机组直接进入回油状态,从而保证了空调机组回油的连续性及稳定性。

    空调器和应用于该空调器的补气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807917A

    公开(公告)日:2014-05-21

    申请号:CN201210445768.0

    申请日:2012-1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器和应用于该空调器的补气控制方法。其中,空调器包括:压缩机,具有吸气端、排气端和补气端;四通阀;室内换热器,第一端与四通阀的第三接口相连接;室外换热器,第一端与四通阀的第四接口相连接;储液器,通过第一液管与室外换热器的第二端相连接,通过第二液管与室内换热器的第二端相连接,通过气管与压缩机的补气端相连接;第一节流元件,设置在第一液管上;第二节流元件,设置在第二液管上;以及第三节流元件,连接在第一节点与压缩机的补气端之间。通过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单一补气回路无法保证空调器在低温环境下正常运行的问题,进而达到了保证空调器的运行效果,提高机组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

    除湿机
    1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791554A

    公开(公告)日:2014-05-14

    申请号:CN201210425659.2

    申请日:2012-10-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除湿机包括风道壳体,风道壳体内设置有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第一风道的第一端设置有进风口,第二风道的第一端设置有出风口,第一风道的第二端与第二风道的第二端相连通,第一风道与第二风道交叉设置;板式换热器,设置在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交叉处,板式换热器具有第一换热入口、第一换热出口、第二换热入口和第二换热出口,第一换热入口与进风口相连通;第二换热出口与出风口相连通;水盘管,设置在第二风道内,并且在第一换热出口和第二换热入口之间。通过使用板式热交换器进行换热,预冷后的过程空气更接近饱和状态,提高了除湿机的除湿效率和新风的出风温度,减小新风在风管传输过程中的冷量损耗,提高系统效率。

    用于满液式蒸发器的喷射结构及满液式蒸发器

    公开(公告)号:CN107490215B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1710720002.1

    申请日:2017-08-21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满液式蒸发器的喷射结构及满液式蒸发器,所述满液式蒸发器包括壳体,在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换热管,还包括冷媒入口和冷媒出口,所述冷媒出口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喷射结构包括冷媒流通管,所述冷媒入口设置在所述冷媒流通管上,用于向所述冷媒流通管内输入液态冷媒,所述冷媒流通管包括喷射部,所述喷射部用于将液态冷媒喷射到所述壳体内部。从而能够破坏在换热管表面蒸发时形成的液膜及气泡,减少了传热热阻,从而强化了冷媒在换热管侧的换热,且也使得分离后分层的冷冻油与冷媒混合,利于冷冻油吸回压缩机。

    空调器
    1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371513B

    公开(公告)日:2018-02-27

    申请号:CN201510789038.6

    申请日:2015-11-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顺次连接并形成循环的蒸发器(10)、压缩机(20)和冷凝器(30);闪蒸器(40),设置在蒸发器(10)和冷凝器(30)之间,闪蒸器(40)具有第一进口(41)、第一出口(42)和第二出口(43),第一进口(41)与冷凝器(30)相连通,第一出口(42)与蒸发器(10)相连通,第二出口(43)与压缩机(20)的补气口(21)相连通;空调器还包括:气液分离器(50),气液分离器(50)设置在第二出口(43)和补气口(21)之间。本发明的空调器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气态冷媒夹杂液滴造成压缩机的液击的问题。

    热泵热水器水箱
    1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333614B

    公开(公告)日:2017-12-26

    申请号:CN201510789378.9

    申请日:2015-11-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热泵热水器水箱,包括:内胆;外盘管,缠绕在内胆的外壁上;进气盘管,与外盘管的下端进口连接;出液盘管,与外盘管的出口连接,出液盘管围绕进气盘管的外侧设置,进气盘管和出液盘管设置在内胆底部的外侧;锥形的水流诱导喷嘴,安装在内胆内部,且位于内胆的底部。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原来静态的水变为流动起来,强化了水侧的换热效果,从而降低了水箱的加热时间,解决了静态水箱底部区域处于静态换热效果差的问题。

    用于满液式蒸发器的喷射结构及满液式蒸发器

    公开(公告)号:CN107490215A

    公开(公告)日:2017-12-19

    申请号:CN201710720002.1

    申请日:2017-08-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39/02 F25B41/0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满液式蒸发器的喷射结构及满液式蒸发器,所述满液式蒸发器包括壳体,在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换热管,还包括冷媒入口和冷媒出口,所述冷媒出口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喷射结构包括冷媒流通管,所述冷媒入口设置在所述冷媒流通管上,用于向所述冷媒流通管内输入液态冷媒,所述冷媒流通管包括喷射部,所述喷射部用于将液态冷媒喷射到所述壳体内部。从而能够破坏在换热管表面蒸发时形成的液膜及气泡,减少了传热热阻,从而强化了冷媒在换热管侧的换热,且也使得分离后分层的冷冻油与冷媒混合,利于冷冻油吸回压缩机。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