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蒸器、补气增焓系统及空调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5654790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422812.6

    申请日:2022-11-14

    Inventor: 王磊 佘林度 肖云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闪蒸器、补气增焓系统及空调设备,涉及空调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闪蒸器和气液分离器作为两个独立的压力容器,由于体积较大,增加与之配合的管路和阀件后管路空间会更加紧凑,导致选用的室外机壳体较大,增加配置成本的技术问题。该闪蒸器的壳体内部设置有分隔结构,通过分隔结构将壳体内部的空腔分隔为互不连通的闪蒸腔和分离腔,分离腔具有气液分离功能,吸气从吸气进管进入分离腔,将吸气中携带的液态冷媒分离后从吸气出管流出;而闪蒸腔具有闪蒸补气功能,液态冷媒或气液两相的冷媒从进液管流入闪蒸腔,液体闪蒸出来的气体从闪蒸腔上部的补气出管流出,液态冷媒则积聚在闪蒸腔下部,从出液管流出。

    空气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和控制器

    公开(公告)号:CN111059735B

    公开(公告)日:2021-03-23

    申请号:CN201911220164.4

    申请日:2019-12-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气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和控制器,空气处理设备包括至少两个冷媒循环机构,方法包括:若空气处理设备的湿度调节类型为除湿,根据获取的当前室内环境湿度和当前室内环境温度,确定至少一个除湿用的冷媒循环机构的除湿参数和与除湿用的冷媒循环机构相对应的至少一个加热用的冷媒循环机构的加热参数,以便加热用的冷媒循环机构对除湿用的冷媒循环机构处理后的气流进行加热;若湿度调节类型为加湿,根据当前室内环境湿度和当前室内环境温度,确定沿气流流向的至少一个降温用的冷媒循环机构的降温参数,以便至少一个降温用的冷媒循环机构对加湿后的气流进行降温。本发明能够实现恒温条件下调节湿度,提高空气处理设备的实用性。

    空调机
    1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2777645U

    公开(公告)日:2021-03-23

    申请号:CN202020418708.X

    申请日:2020-03-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机,包括壳体、换热器和离心风机,换热器和离心风机设置在壳体内部,壳体上设置有空调回风口和空调出风口,空调回风口和空调出风口均位于壳体的第一面板上;换热器倾斜地设置在空调回风口处,换热器的长度所在面与第一面板之间具有第一夹角h,第一夹角h小于90°;离心风机的出风方向面与换热器的长度所在面之间具有第二夹角i,第二夹角i的取值范围为10°‑20°,离心风机的出风方向面与第一面板之间的夹角小于90°。本实用新型的空调机在相同的壳体尺寸内,通过空调机内部的布局可以提升换热器的换热面积,提升风机效率和风量。

    一种气液分离器和空调器
    1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9301066U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223110327.3

    申请日:2022-11-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液分离器和空调器,属于空调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闪蒸器和气液分离器占用较大空间的技术问题。该气液分离器包括壳体,具有内腔;隔板,设置在壳体内,壳体的内腔通过隔板分隔为第一腔和第二腔,第一腔用于气液分离,第二腔用于闪蒸补气;壳体的顶部安装有吸气进管、吸气出管以及补气管,壳体的底部安装有进液管和出液管,吸气进管和吸气出管均与第一腔相连通,补气管、进液管和出液管均与第二腔相连通。该气液分离器集成了气液分离以及闪蒸的功能,所占空间体积更小。该空调器使用上述气液分离器进行气液分离以及补气增焓。

    闪蒸器、补气增焓系统及空调设备

    公开(公告)号:CN218915481U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23020126.4

    申请日:2022-11-14

    Inventor: 王磊 佘林度 肖云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闪蒸器、补气增焓系统及空调设备,涉及空调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闪蒸器和气液分离器作为两个独立的压力容器,由于体积较大,增加与之配合的管路和阀件后管路空间会更加紧凑,导致选用的室外机壳体较大,增加配置成本的技术问题。该闪蒸器的壳体内部设置有分隔结构,通过分隔结构将壳体内部的空腔分隔为互不连通的闪蒸腔和分离腔,分离腔具有气液分离功能,吸气从吸气进管进入分离腔,将吸气中携带的液态冷媒分离后从吸气出管流出;而闪蒸腔具有闪蒸补气功能,液态冷媒或气液两相的冷媒从进液管流入闪蒸腔,液体闪蒸出来的气体从闪蒸腔上部的补气出管流出,液态冷媒则积聚在闪蒸腔下部,从出液管流出。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