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114822B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380008831.7
申请日:2013-01-31
Applicant: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L1/185 , F01L1/2411 , F01L13/0021 , F01L13/0026 , F01L2001/2433 , F01L2001/2444 , F01L2105/00
Abstract: 一种间隙调节器,其降低推压力作用于受压动作体时的冲击且使阀可靠地打开所需量。在该间隙调节器中,将接受推压力的受压动作体和对进气阀进行打开操作的中继动作体相对移动自如地设置,在它们的插嵌部分中形成受压侧缓冲空间,并形成当受压动作体和中继动作体向接近方向动作时抑制受压侧缓冲空间的油的流出的节流部。形成当受压动作体和中继动作体接近时将受压动作体的推压力直接传递到中继动作体的抵接部。
-
公开(公告)号:CN104114822A
公开(公告)日:2014-10-22
申请号:CN201380008831.7
申请日:2013-01-31
Applicant: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L1/185 , F01L1/2411 , F01L13/0021 , F01L13/0026 , F01L2001/2433 , F01L2001/2444 , F01L2105/00
Abstract: 一种间隙调节器,其降低推压力作用于受压动作体时的冲击且使阀可靠地打开所需量。在该间隙调节器中,将接受推压力的受压动作体和对进气阀进行打开操作的中继动作体相对移动自如地设置,在它们的插嵌部分中形成受压侧缓冲空间,并形成当受压动作体和中继动作体向接近方向动作时抑制受压侧缓冲空间的油的流出的节流部。形成当受压动作体和中继动作体接近时将受压动作体的推压力直接传递到中继动作体的抵接部。
-
公开(公告)号:CN101178063A
公开(公告)日:2008-05-14
申请号:CN200710166543.0
申请日:2007-11-05
Applicant: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IPC: F04C2/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C2/102 , F01M2001/0238 , F04C2/086 , F04C2230/6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油泵(X),包括:壳体(1),其包括转子容纳部分(40);内转子(10),其容纳在转子容纳部分中,与驱动轴(30)一起围绕第一旋转中心(Z1)一体地旋转,内转子(10)包括在外周侧顺次布置的多个外齿(11);外转子(20),其容纳在转子容纳部分(40)中,并且包括在内周侧顺次布置的多个内齿(21),随着内转子(10)的旋转,外转子以内齿(21)和外齿(11)相互啮合的方式绕第二旋转中心(Z2)旋转,第二旋转中心(Z2)相对于第一旋转中心(Z1)以预定量(e)偏心;以及限制部分(R),其在与偏心方向垂直的方向上限制所述外转子(20)的动作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04105850A
公开(公告)日:2014-10-15
申请号:CN201380008837.4
申请日:2013-01-31
Applicant: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L13/0021 , F01L1/185 , F01L1/22 , F01L1/2411 , F01L13/0026 , F01L2105/00
Abstract: 一种阀控制机构,其抑制动作时的噪音的同时使进气阀上升所需的量而能够最佳地控制发动机。在该阀控制机构中,包括通过致动器的驱动力以控制轴心为中心进行转动的控制部件,并对摇臂的基端部以摆动轴心为中心摆动自如地支承在该控制部件的偏心支承部。通过凸轮轴的凸轮部与摇臂的中间辊抵接,使摇臂摆动,通过摆动端的推压力进行打开进气阀的动作,通过致动器的动作使摇臂向长度方向移位,来进行改变进气的提升量的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1832264B
公开(公告)日:2011-12-28
申请号:CN201010138425.0
申请日:2006-09-21
Applicant: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IPC: F04C2/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油泵转子,具有:内转子;外转子;以及壳体,外转子具有以下述方式形成的齿形形状:对于下述包络线,即,使内转子,在以从其中心离开规定距离e的位置为中心且与规定距离相同的半径e的圆D的圆周上,以角速度ω进行公转,同时使其在与公转方向相反的旋转方向上,以公转的角速度ω的1/n倍的角速度ω/n进行自转而形成的包络线,将开始公转时内转子的中心的角度作为公转角度0方向,至少使包络线和公转角度0方向的轴的交叉部分附近向外径方向变形,同时使包络线和内转子的公转角度π/(n+1)方向的轴的交叉部分附近,与公转角度0方向的轴的交叉部分附近相比,其向外径方向的变形相比较小,或者相等地向外径方向变形。
-
公开(公告)号:CN101978167A
公开(公告)日:2011-02-16
申请号:CN200980110187.8
申请日:2009-07-22
Applicant: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C2/102 , F04C2/086 , F04C14/08 , F04C14/226
Abstract: 在驱动旋转轴心X上配置与驱动轴(11)一体旋转的内转子(12),具有外转子(13)和调整环(14),该外转子(13)具有与内转子(12)的外齿(12A)啮合的内齿(13A),可以围绕从驱动旋转轴心(X)偏心的从动轴心(Y)自由旋转,该调整环(14)可自由旋转地支撑外转子(13)。构成引导单元(G),其利用设置在调整环(14)上的第1、第2臂部(C1、C2)和与它们滑动接触的第1、第2引导面(S 1),一边使从动轴心(Y)围绕驱动旋转轴心(X)公转,一边使调整环(14)围绕从动轴心(Y)自转。
-
公开(公告)号:CN101832264A
公开(公告)日:2010-09-15
申请号:CN201010138425.0
申请日:2006-09-21
Applicant: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IPC: F04C2/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油泵转子,具有:内转子;外转子;以及壳体,外转子具有以下述方式形成的齿形形状:对于下述包络线,即,使内转子,在以从其中心离开规定距离e的位置为中心且与规定距离相同的半径e的圆D的圆周上,以角速度ω进行公转,同时使其在与公转方向相反的旋转方向上,以公转的角速度ω的1/n倍的角速度ω/n进行自转而形成的包络线,将开始公转时内转子的中心的角度作为公转角度0方向,至少使包络线和公转角度0方向的轴的交叉部分附近向外径方向变形,同时使包络线和内转子的公转角度π/(n+1)方向的轴的交叉部分附近,与公转角度0方向的轴的交叉部分附近相比,其向外径方向的变形相比较小,或者相等地向外径方向变形。
-
公开(公告)号:CN105275535A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510316313.2
申请日:2015-06-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C14/18 , F04C2/102 , F04C2/14 , F04C13/002 , F04C14/226 , F04C15/0057 , F04C15/06 , F04C2240/8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泵。在容量调节构件中形成有呈长形孔形状的导槽,使得通过插入到导槽中的导销将容量调节构件的移位限制到导槽的纵向方向上。导槽内部形成了由导销分成在导槽的纵向方向上的一侧和另一侧的两个空间,并且设置有连通通路以便使所述空间彼此连通。
-
公开(公告)号:CN103270304A
公开(公告)日:2013-08-28
申请号:CN201180061980.0
申请日:2011-12-06
Applicant: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C2/00 , F04C2/102 , F04C14/226 , F04C14/26
Abstract: 以低成本构成油泵,该油泵在低温时也能够实现与发动机转速对应而供给所需油量的动作。该油泵具有:容量调整机构,其使筒状体沿筒径方向移动,改变泵容量,其中,该筒状体在其与转子的外周侧之间形成泵室;第1弹簧,其向泵容量增大方向预紧筒状体;控制阀,其将油泵的油压变换为控制压并向容量调整机构作用;以及第2弹簧,其为了由该控制阀设定控制压而将阀体预紧。第1弹簧和第2弹簧之间的预紧力的关系设定为,在发动机转速小于规定值的情况下,将泵容量设定为最大,在超过规定值的情况下,使泵容量减少。
-
公开(公告)号:CN101178064B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0710166544.5
申请日:2007-11-05
Applicant: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披露了一种供油装置(X),包括:从出油口(31)向工作油被供给部分(7)供给工作油的第一油路(61)、向油压控制阀(4)供给工作油的第二油路(62)、释压油路(66)以及阀体油路(44)。根据第一油路(61)中工作油油压处于第一、第二、第三、以及第四范围,分别将工作油供至第一油路(61);供至第一油路(61)并经由阀体油路(44)送至释压油路(66);直接供至第一油路(61)并经由油压控制阀(4)供给从而并入第一油路(61);以及供至第一油路(61)并经由油压控制阀(4)送至释压油路(66)。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