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带宏微观形性一体化控制柔性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571564B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0860850.8

    申请日:2023-07-14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板带宏微观形性一体化控制柔性轧制方法,属于钢铁冶金领域,本发明通过对传统柔性轧制生产工艺路径与装备布局方式流程再造,充分发挥双蓄热式均热炉、可逆粗轧机组、感应加热装置、喷管冷却装置的物理冶金特征和装备潜能,确保柔性轧制生产过程轧辊中边部温度、板带宽厚方向温度均匀一致,实现板带宏观板形微观组织精细化控制,确保柔性轧制不停机高效生产基础上,提升成品综合性能,解决传统柔性轧制高度牺牲产品质量追求近终形制造带来的问题,充分利用最新工艺装备发挥各工序特性,实现全流程板带形性一体化控制。

    一种由棒材到紧固件的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673431B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0964395.6

    申请日:2023-08-02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由棒材到紧固件的生产方法,涉及钢铁冶金生产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通过连铸工艺获得钢坯;利用加热炉对钢坯进行加热处理;高压水去除坯料表面氧化铁皮;钢坯通过粗轧和精轧后轧成圆棒;第一飞剪倍尺分段;利用减定径机组对棒材进行减径轧制;第二飞剪倍尺分段;穿水冷却;冷床;固溶处理改善组织与加工性能;酸洗去除棒材表面氧化铁皮;冷拉变形工艺得到丝材;丝材漏磁探伤检测;矫直与定尺切断;退火消除残余应力;粗磨和精磨改善表面质量;冷镦成型;搓螺纹;热处理改善紧固件力学性能;表面防锈处理;包装。本发明实现了大规模、低成本、低碳化、高集成下由棒材到紧固件的全流程生产。

    建立变形参数动态变化下多道次热变形本构模型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913440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1186363.4

    申请日:2023-0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建立变形参数动态变化下多道次热变形本构模型的方法,涉及金属材料塑性成形过程技术领域,本方法适用于构建不同变形温度、不同应变速率、不同变形程度和不同保温时间的工程实际变形条件下,变形参数动态变化情况下的多道次热变形材料本构模型,解决了现有通用基于稳态恒定变形参数搭建的模型难以准确预测变形参数动态变化条件下多道次热变形应力应变关系的问题。本发明以归一化位错密度、再结晶体积分数和晶粒尺寸为状态变量,耦合热变形、道次间隙过程,实现多道次热变形过程微观组织和宏观流变行为的并联预测,与工程实际加工情况相符。

    基于变形温度协同控制的棒材短流程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93911A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210815001.6

    申请日:2022-07-11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温度变形协同控制的棒材短流程生产工艺,其工艺流程包括连铸、保温输送、除鳞、区域控温、粗轧机组粗轧、感应加热、精轧机组精轧和冷却。本发明利用区域控温轧制技术促进初轧道次轧件宽展,增设保温输送辊道、除鳞箱、喷射冷却装置、区域感应加热装置、自动控温感应加热装置及快速冷却水箱进行温度控制,实现棒材短流程生产过程组织性能调控;粗轧机组和精轧机组中增加备用机架,实现在轧辊磨损严重时进行不停机换辊。能够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生产效率,满足钢铁冶金高质量发展需求,在产能优化布局、绿色制造、智能制造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