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15836A

    公开(公告)日:2012-12-12

    申请号:CN201210256930.4

    申请日:2012-07-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系统及方法,属污水处理领域。该系统包括:混凝沉淀处理区、臭氧反应区、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区、超滤处理区和反渗透处理区;其中,混凝沉淀处理区依次与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区、超滤处理区、反渗透处理区连接,超滤处理区的超滤浓水出水口经超滤浓水回流管路回连至混凝沉淀处理区,反渗透处理区的出水口连接回用装置。该系统在混凝沉淀后,采用臭氧反应区与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区进行预处理,预处理后再由超滤处理区超滤去除水中的悬浮物、胶体和部分有机物,其出水进入反渗透处理区反渗透处理后进一步去除水中的大分子有机物、硬度和盐分,提高出水水质,将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后达到循环冷却水或锅炉补给水的用水要求。

    污水处理方法
    1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583905A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1210074160.1

    申请日:2012-03-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方法,属于污水处理领域。该方法包括:预处理:去除所处理污水中的悬浮物;主处理:将预处理后的污水送入包括依次连通的厌氧区、缺氧区、好氧区和沉淀区的主处理系统进行处理;其中,主处理系统的厌氧区、缺氧区和好氧区分别投加有悬浮填料,通过厌氧区、缺氧区和好氧区中悬浮的活性污泥和附着在悬浮填料上的生物膜脱除污水中的有机物、氨氮和磷,通过沉淀区对好氧区排出的混合液进行泥水分离;后处理:将主处理后的污水经消毒处理后,直接排放或回用。该方法工艺步骤简单,成本低且效率高,可以实现兼顾除磷与脱氮的同时达标。

    一种上流式填料床反应器快速启动厌氧氨氧化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432097A

    公开(公告)日:2012-05-02

    申请号:CN201110337783.9

    申请日:2011-10-31

    Inventor: 刘杰 王凯 张强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上流式填料床反应器快速启动厌氧氨氧化的方法,采用上流式填料床作为反应器,所述反应器内设有反应区和沉淀区,选取比表面积大、密度与水相近、不易堵塞的悬浮填料作为反应填料,将厌氧氨氧化污泥与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艺中的MBR池活性污泥进行混合接种,采用带有温控系统的自控温加热带控制反应区温度为32±1℃。本发明悬浮填料的投加有利于絮状污泥在反应器内的持留,保证了反应器内的生物量,有利于厌氧氨氧化工艺的快速启动;本发明采用厌氧氨氧化污泥与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艺的MBR池活性污泥混合接种,促进了MBR池活性污泥的驯化,缩短了驯化时间,加快了启动速度。

    拉咪呋啶废水处理方法
    1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249492A

    公开(公告)日:2011-11-23

    申请号:CN201110166641.0

    申请日:2011-06-20

    Inventor: 陈劲松 王凯 牛薇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拉咪呋啶废水处理方法,属工业废水处理领域。该方法包括:去除废水的浮油、浮渣与沉渣;向除油后的废水中加入生活污水混合均匀后,加入盐酸调节pH值;向调pH值后的混合废水中加入氯化亚铁与PAC后,去除硫化物,乳化油及悬浮物;之后使废水在兼氧反应池内进行水解与反硝化脱氮,兼氧反应池的出水进入好氧反应池除去CODCr、并进行氨氮的氧化;对好氧反应池出水进行泥水分离后,通过混凝反应与混凝沉淀处理后进一步去除污染物,混凝沉淀处理后的出水作为好水,即完成该处理方法。该方法处理的废水CODCr浓度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三级标准,NH3-N浓度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一级标准。

    生物除磷与侧路化学除磷结合的污水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381184B

    公开(公告)日:2010-10-13

    申请号:CN200810114718.8

    申请日:2008-06-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生物除磷与侧路化学除磷结合的污水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该系统包括:由厌氧池、缺氧池、曝气池、沉淀池、污泥回流池和污泥回流泵依次连接而成的生物脱氮除磷子系统,其中,所述污泥回流池的出水口通过污泥回流泵经管路回连至所述厌氧池的污水进水口;由释磷污泥沉淀池、混合反应池和第二沉淀池和回流井依次连接而成的侧路化学除磷子系统;所述生物脱氮除磷子系统的厌氧池的排水口通过管路与所述侧路化学除磷子系统的释磷污泥沉淀池连通;所述侧路化学除磷子系统的回流井通过管路回连至所述缺氧池。该处理系统结构简单,将生物除磷与化学除磷有机结合,有效解决了生物除磷效率不高,及纯化学除磷运行费用据高不下的问题。

    提高回收率的废水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402492A

    公开(公告)日:2009-04-08

    申请号:CN200810226660.6

    申请日:2008-1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提高回收率的废水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属于废水处理领域。系统包括:砂滤给水泵、砂滤器、超滤给水泵、超滤/微滤设备和混凝沉淀子系统;其中,砂滤给水泵上设有污水进水管,砂滤给水泵的出水管依次与砂滤器、超滤给水泵和超滤/微滤设备连接构成主处理系统;砂滤器的反冲洗废水排出管、及超滤/微滤设备的浓缩液及反冲洗废水排出管均连接至混凝沉淀子系统,混凝沉淀子系统的沉淀池上清液回流管回连至砂滤给水泵的污水进水管。通过混凝沉淀工艺对超滤/微滤设备的浓缩液及反冲洗废水和预处理时的砂滤器的反冲洗废水进行处理后得到上清液重新回流进入超滤/微滤系统中进行处理后作为好水排出,提高超滤/微滤设备回收率和水利用率。

    保温式有机废物干式厌氧发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1386556A

    公开(公告)日:2009-03-18

    申请号:CN200810225228.5

    申请日:2008-10-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V99/00 Y02W30/43 Y02W30/4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保温式有机废物干式厌氧发酵系统,包括:发酵罐、换热装置、供热装置、控制阀、循环泵、测温装置和控制装置;换热装置,设在发酵罐上,通过管路经控制阀和循环泵与供热装置连接形成循环供热系统;测温装置,设在发酵罐内,与控制装置电连接,用于探测发酵罐内的温度;控制装置,与控制阀和循环泵电连接,用于当测温装置测得发酵罐内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时,打开控制阀和循环泵使所述供热装置供应的供热介质进入所述换热装置对发酵罐加热;当测温装置测得发酵罐内温度高于设定温度时,关闭循环泵和控制阀停止向所述换热装置输送所述供热装置提供的供热介质。该系统结构简单、控制方便,调节温度准确,可有效控制发酵系统的温度变化。

    膜生物反应器与磷回收结合的污水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381156A

    公开(公告)日:2009-03-11

    申请号:CN200810102714.8

    申请日:2008-03-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膜生物反应器与磷回收结合的污水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该系统包括:生物处理子系统和磷回收子系统;所述生物处理子系统由缺氧池和膜生物反应器连接而成,缺氧池的污水进水口与引入处理污水的污水供应管连接;所述磷回收子系统由混合池、厌氧释磷池、混合反应池、沉淀池依次连接而成;所述生物处理子系统的膜生物反应器的污泥混合液出水口与所述磷回收子系统的混合池的进水口连通。该系统解决了传统污水处理系统中生物脱氮与除磷所需污泥龄相互矛盾问题,可最大限度地满足污水处理时既有效脱氮、除磷,又可对磷回收以便再次利用。

    微污染水源给水深度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585216B

    公开(公告)日:2018-07-10

    申请号:CN201511030055.8

    申请日:2015-12-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污染水源给水深度处理方法,沉淀池出水进入到臭氧预氧化池,水中大分子有机物通过臭氧的强氧化作用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臭氧预氧化池的出水提升至高效生物滤池,高效生物滤池的滤速为6~10m/h,滤料包括压块破碎炭和陶粒滤料;高效生物滤池的出水重力流至纤维滤料滤池,悬浮颗粒被纤维滤料截留,最后随反冲洗水、沉淀工艺进入到污泥系统,纤维滤料滤池出水进入清水池经氯消毒后通过加压泵送入城市供水管网。净化后的出水进入清水池经氯消毒后,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解决了臭氧‑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技术中滤池堵塞,有机物去除率低,运行成本高的问题,适用于微污染水源,尤其是南方湿热地区微污染水源的深度处理。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