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911688B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310955149.4
申请日:2023-07-28
Applicant: 深圳大学
IPC: G06Q10/0639 , G06Q10/10 , G06Q50/08 , G06F16/29 , G06F16/909 , G06F30/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绿色建筑信息的自动化处理方法及系统,其中,上述方法包括:取目标建筑BIM模型和目标建筑经纬度;在目标建筑BIM模型生成软件中加载可视化编程程序,通过可视化编程程序从上述目标建筑BIM模型中提取住宅建筑数据,将上述目标建筑经纬度输入到自动获取程序中提取住宅建筑地理信息数据;将上述住宅建筑数据和上述住宅建筑地理信息数据输入到预设有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数据的本体模型中,得到并输出与上述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数据中各指标值的区别信息;基于上述区别信息,得到目标建筑的判定结果信息。本发明通过上述方法,解决了通过人工判断一个建筑是否为绿色建筑耗时、费力,容易出现人为误差且工作效率较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307057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211690549.9
申请日:2022-12-27
Applicant: 深圳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拆除建筑废弃物产生量的预测方法,涉及智能建筑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S10、使用激光点云技术逆向建模,生成建筑物的构件的BIM模型;S20、采用超声波技术识别建筑物的材料类型并进行分类;S30、将识别出的材料类型添加至由步骤S10中的BIM模型中,同时将识别好的材料类型添加至Revit模型中,为每个构件赋予材质,并对材质进行参数设置;S40、对Revit API进行二次开发,以自动获取BIM模型中所有构件的材料信息,并提取出材料体积;S50、根据各材料的体积信息,利用Revit API的二次开发技术自动生成建筑废弃物产生的量;本发明有益效果是:快速预测大规模城市更新过程中建筑拆除废弃物的产生数量。
-
公开(公告)号:CN116226965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211690566.2
申请日:2022-12-27
Applicant: 深圳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BIM的建筑废弃物估算算法,涉及智能建筑技术领域;该算法包括以下的步骤:S10、采集建筑物的点云数据,该点云数据包括建筑物的空间几何信息;S20、对点云数据进行预处理;S30、利用超声波采集建筑物的材料信息;S40、将建筑物的材料信息和空间几何信息进行融合,逆向建模生成BIM模型;S50、根据BIM模型估计建筑物的废弃物产量;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实现对建筑拆除废弃物产生量的估算。
-
公开(公告)号:CN119956789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416931.8
申请日:2025-04-03
Applicant: 深圳大学
IPC: E02D17/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基坑支护结构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永临一体全干拼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其中永临一体全干拼支护结构包括地连墙、围檩组件、纵梁及立柱组件和若干个支板;所述围檩组件包括至少两个围檩,每两个围檩之间设置有竖块围檩;所述纵梁及立柱组件包括至少两个纵梁,还包括连接多个纵梁的立柱;所述支板用于在平面浇筑混凝土时搭设在围檩和纵梁之间形成水平板面,还用于在施工过程中可拆卸搭设在竖块围檩和立柱之间形成临时竖向支撑。本发明通过新增设置竖块围檩这个构件,使得支板和立柱从原本的功能之外,新增了一个搭建临时竖向支撑的功能,提高全流程的支撑稳定性和安全性,并且可以保证施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475540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510064887.9
申请日:2025-01-15
Applicant: 深圳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Q30/018 , G06Q50/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绿色低碳技术领域和智能建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装配式结构的碳效率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方法包括:对装配式结构的建造碳排放量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得到装配式结构的建造碳排放量的标准值,对装配式结构的抗弯强度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得到装配式结构的抗弯强度的标准值;将装配式结构的建造碳排放量的标准值与装配式结构的抗弯强度的标准值进行比值计算,生成装配式结构的评估值;选取装配式结构的抗弯强度作为力学性能评估结果,选取装配式结构的评估值作为碳效率评估结果,显示碳效率评估结果、力学性能评估结果以及建造碳排放量。本发明能够综合评估装配式结构的力学性能和产业链的运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863229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827949.2
申请日:2024-06-25
Applicant: 深圳大学
IPC: G06Q10/063 , G06Q50/08 , G06F16/242 , G06F16/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大语言模型的绿色建筑智能评价模型,属于绿色建筑评价技术领域,构建方法包括构建绿色建筑评价数据库;基于数据库中数据,对多个大语言模型进行评测,并计算每种大语言模型的平均正确率;选取平均正确率最高的大语言数据模型,通过构建专业数据集和问答对,对大语言模型进行微调;基于微调后的大语言模型构建绿色建筑评价思维链,得到完整的绿色建筑评价模型;基于绿色建筑智能评价模型进行开发,形成绿色建筑智能评价系统。本发明对大语言模型进行微调,然后构建大语言模型绿色建筑评价的思维链,并开发便于用户操作的网页界面,提高了大语言模型对绿色建筑评价的评估准确率,以及提高了用户进行绿色建筑评价的便捷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603162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744710.9
申请日:2024-06-11
Applicant: 深圳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干式拼接节点智慧监测界面垫,涉及装配式结构建筑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垫子本体,所述垫子本体上设有至少一个贯穿其相对侧壁的孔洞,所述孔洞内设有分析传感器,所述分析传感器与孔洞的大小适配;所述分析传感器包括橡胶管、两个柔性过滤器、两个受力分析元件和水质分析吸收元件;两个所述受力分析元件与橡胶管的外侧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柔性过滤器分别与橡胶管两端口连接且位于橡胶管内部。该界面垫用于两预制构件的拼接位置之间,能够实时监测接触界面的受力情况、渗水情况,分析水质成分,从而为可能出现的风险提供数据支持,并制定针对性的应急措施,提高建筑维护的效率和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498536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783486.4
申请日:2024-06-18
Applicant: 深圳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干式拼接节点智能界面垫及其制造方法,涉及装配式结构建筑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垫子本体,所述垫子本体内嵌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包括分布式光纤和被覆层,所述被覆层与分布式光纤的外壁连接且用于包覆分布式光纤。该智能界面垫应用于两预制构件拼接位置之间,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装配式预制构件拼接过程施加的力过大或过小,导致预制构件接头界面出现裂缝或者两预制构件不能紧密拼接的问题,同时避免预制构件的拼接界面遭受某些破坏或存在突发未知的风险情况下,出现难以发现和预测的问题。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