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993822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581588.9
申请日:2022-05-26
Applicant: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平安煤炭开采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N3/08
Abstract: 本发明锚具组件仿真柔性接触变形力学模拟试验装置及方法,包括限位架、仿真筒;所述仿真筒限位在限位架内,锚具组件的锚杆或锚索锁具位于所述仿真筒的一端,仿真筒内填装有待模拟环境材料;锚杆或锚索穿过模拟环境材料自仿真筒另一端穿出供力学试验。本发明中通过在仿真筒内部提前预置煤岩模拟材料,加载外力时,仿真筒和煤岩模型会提供围压,能更真实的模拟钢绞线钢筋在实际作用时的受力情况,且密闭仿真筒保证了破断时不会发生崩裂,提高了安全性,使得锚固组件柔性接触变形,使得试验结果更加准确且具有针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443357A
公开(公告)日:2021-03-05
申请号:CN202011345841.8
申请日:2020-11-25
Applicant: 攀枝花学院 , 平安煤炭开采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矿山巷道预警技术领域,为了使预警效果更好,提供了一种矿山井巷围岩稳定性监测智能预警方法,包括强度预警、应变预警、中性点预警、应力切线预警、工作阻力衰减性预警,当相关实际数据超过预警指标时即发生报警,此外还可以求取综合预警指标,综合预警指标表征了锚杆、锚索工况的危险程度,该指标可给出矿山井巷围岩稳定性、安全定量评估信息,为生产、施工采取相应措施提供依据。采用上述方式从不同的维度进行预警,大大增加了预警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773801A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2010783251.7
申请日:2020-08-06
Applicant: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安徽理工大学 , 平安煤炭开采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压水抗压过滤装置,包括过滤装置主体,包括过滤装置主体,还包括由内而外依次设置在滤装置主体内部的过滤组件和高压保护套管;过滤装置主体顶部开设有进水口,滤装置主体的外壁上开设有出水口;过滤组件包括精细滤网,精细滤网为内部中空的圆柱体结构;高压保护套管为两端开口内部中空的筒状结构,高压保护套管套设在精细滤网外部,且高压保护套管的管壁上开设有多个通孔,通孔与出水口连通。本发明在传统过滤装置的基础上,增加了高压保护套管,使得精细滤网不会因高压流体作用而变形损坏。
-
公开(公告)号:CN110284914A
公开(公告)日:2019-09-27
申请号:CN201910644050.6
申请日:2019-07-17
Applicant: 平安煤炭开采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平安煤矿瓦斯治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合器及锚固装置,包括壳体和混合部,其中,壳体的一端设有用于与锚杆连接的入口,壳体的另一端用于与锚头连接,且所壳体靠近锚头的位置上设置有出口。混合部包括凸出设置在壳体内表面的第一分流部和第二分流部。第一分流部与第二分流部沿壳体的轴向具有间隔,且所第一分流和壳体的连接处、以及第二分流部和壳体的连接处分别位于壳体中轴面的两侧。本发明通过混合部的设计可以对锚固剂进行充分的混合,以使锚固剂能够将锚固装置与被锚固体紧密的结合在一起,防止出现锚杆支护失效。
-
公开(公告)号:CN115949423A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310091666.1
申请日:2023-01-17
Applicant: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平安煤炭开采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岩分时分运柔性排矸系统和方法,涉及煤矿井巷工程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系统巷道、瓦斯综合巷、主运输巷、矸石运输巷、立式储矸仓、第一溜矸眼、第二溜矸眼和联巷,所述矸石运输巷通过所述立式储矸仓连通所述主运输巷,所述瓦斯综合巷通过所述第一溜矸眼连通所述矸石运输巷,所述系统巷道同层连通所述主运输巷、通过所述第二溜矸眼连通所述主运输巷或通过所述联巷连通所述矸石运输巷,所述系统巷道、瓦斯综合巷、主运输巷、矸石运输巷和联巷中均设有输送系统,所述系统巷道中还设有卧式储矸仓。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实现了岩巷排矸系统的连续化高效运输,提高了岩巷掘进的排矸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188642B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1911357631.8
申请日:2019-12-25
Applicant: 平安煤炭开采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平安煤矿瓦斯治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锚杆,包括:杆体、锚固剂包、活塞以及连接件,杆体的内部具有沿杆体中心线方向贯穿杆体的通道,连接件设置在杆体的一端,连接件上具有伸入到通道内的刺破部,连接件上设置有与通道连通的中心通孔;锚固剂包设置在通道内,活塞与锚固剂包连接,活塞用于驱动锚固剂包向刺破部移动,以使刺破部刺破锚固剂包。安装锚杆以支撑巷道时,加压设备驱动锚固剂包运动,当锚固剂包与连接件接触时,刺破部刺破锚固剂包,从锚固剂包流出的锚固剂进入钻孔内,以粘结锚杆与岩层,从而避免加压设备加压不足时,锚固剂包无法被挤破,导致锚固剂无法流出进而无法粘结锚杆与岩层。
-
公开(公告)号:CN113217047A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110513624.3
申请日:2021-05-11
Applicant: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平安煤炭开采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让压高强砼骨架巷旁支护体,包括组合定位抗压结构、钢管砼骨架结构和让压限位装置;本发明的矿用钢管内灌注混凝土,混凝土内增设金属骨架,形成“钢管‑钢筋骨架‑混凝土”整体承载的钢管砼骨架结构,提高其承载力的同时增强其抗侧压能力;利用让压限位装置的让压阻尼片,可实现柔性让压承载,同时限位支撑控制顶板沉降,与钢管砼骨架结构形成“柔‑强”组合支护,实现前期变形能力强和后期支护阻力高的作用;组合定位抗压结构增加钢管砼骨架结构的底板接触面积,限制钢管砼骨架结构滑移,改善了钢管砼骨架结构的受力状态,解决了传统巷旁支护体存在支护阻力、可缩性等力学性能与沿空留巷围岩变形不相适应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284914B
公开(公告)日:2021-01-26
申请号:CN201910644050.6
申请日:2019-07-17
Applicant: 平安煤炭开采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平安煤矿瓦斯治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合器及锚固装置,包括壳体和混合部,其中,壳体的一端设有用于与锚杆连接的入口,壳体的另一端用于与锚头连接,且所壳体靠近锚头的位置上设置有出口。混合部包括凸出设置在壳体内表面的第一分流部和第二分流部。第一分流部与第二分流部沿壳体的轴向具有间隔,且所第一分流和壳体的连接处、以及第二分流部和壳体的连接处分别位于壳体中轴面的两侧。本发明通过混合部的设计可以对锚固剂进行充分的混合,以使锚固剂能够将锚固装置与被锚固体紧密的结合在一起,防止出现锚杆支护失效。
-
公开(公告)号:CN118536398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710081.8
申请日:2024-06-03
Applicant: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平安煤炭开采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27 , G06F30/25 , G06F30/28 , G06F18/27 , G06N3/084 , G06N3/086 , G06F111/10 , G06F111/06
Abstract: 一种巷道呼吸风险区域微小粉尘数目定量化预测方法,属于煤矿掘进通风技术领域,解决如何实现煤矿掘进面风流作用下矿工呼吸区域微小粉尘数目占比的准确预测的问题;本发明利用FLUENT软件对掘进面压风口位置、压风风速、抽压气量比、发尘时长影响下的巷道呼吸风险区域内PM1、PM7、PM10的数目进行模拟计算,收集了不同工况对应下巷道呼吸风险区域内粉尘颗粒总数及微小颗粒数目占比的多组样本数据,进而构建GA‑PSO‑BP神经网络多目标预测模型,利用该模型能够对煤矿掘进面的粉尘颗粒数目进行定量化预测,实现了综掘面安全、高效、绿色通风提供可靠准确的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1694050A
公开(公告)日:2020-09-22
申请号:CN202010731695.6
申请日:2020-07-27
Applicant: 平安煤炭开采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东北大学 , 玖云大数据(武汉)有限公司
Inventor: 余国锋 , 李连崇 , 雷成祥 , 牟文强 , 韩云春 , 郑群 , 罗勇 , 任波 , 王四戌 , 郭庭廷 , 段昌瑞 , 李志兵 , 李琰庆 , 于云飞 , 郭忠凯 , 吴志坚 , 余岩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矿井下微震监测系统的布设方法,包括根据采场工作面生产地质条件,设计采场岩层检测点n个,数据采集盒安装点2个;自巷道里段开始在所确定的采场监测点安装n个传感器并由里至外编号,数据采集盒首次连接的传感器分别为xm、ym;并在上位机输入对应通道已连接的传感器坐标,随着工作面的推进,更新传感器,并将新的传感器坐标录入系统,依次类推。本发明针对微震监测系统布设做出优化改进,摆脱以往对大批量设备的依赖性,提出了一种煤矿井下微震监测系统的布设方法,可以满足在长距离采场内保证监测高精度的定位效果下实现对设备的循环重复利用,以达到资源的应用最大化,同时满足矿井机械化、高效率的要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