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383244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669128.0
申请日:2024-05-28
Applicant: 淮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 淮北师范大学 , 安徽淮海实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煤矸石和污泥的生态改良基质制备方法,涉及生态改良技术领域。本发明与之前的煤矸石处理技术相比,解决了煤矸石的养分元素匮乏,重金属含量超标,且现有技术中煤矸石的处理和再利用技术存在能耗高和二次污染严重的问题。不利于生态环境的改良的问题;以煤矸石和污泥为基础原料制备基质,同时混合多种外源物质进行基质改良,提升基质的养分元素,对生态进行改良的同时控制重金属污染,解决了现有技术易出现二次污染的问题,实现煤矸石和污泥的资源化利用,进一步融合高吸水树脂这种无害化保水剂进行基质的进一步改良,可以为矿区生态修复、退化植被修复、边坡绿化等恶劣生态环境治理方面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5925123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462136.5
申请日:2022-11-22
Applicant: 淮北师范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人工湿地技术领域,用于解决传统污水净化方式,难以将水体污染程度以及水体自身降解能力进行综合分析,无法对人工生态系统污水的净化负荷做出准确的判定分析,故更难以对人工生态系统的净水状态进行及时的调控的问题,尤其公开了一种用于人工湿地系统的净水处理控制系统,包括服务器,服务器通信连接有数据采集单元、水体污染判定单元、水体降解判定单元、净化负荷分析单元、净化分析调控单元和执行终端;本发明,分别从不同层面对人工湿地系统的净化负荷状态进行准确的判定分析,并通过及时触发对应的调控操作来实现对人工湿地系统的净水状态的及时调整,实现了污水的高效控制,促进了人工湿地系统的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5712286A
公开(公告)日:2023-02-24
申请号:CN202211504345.1
申请日:2022-11-29
Applicant: 淮北师范大学
IPC: G05B19/4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现有的人工湿地污水处理运行监管的方式中,难以准确污水处理的配电设施运行情况以及堵塞情况,也难以对人工湿地水量运行状态进行准确的把控,导致湿地堵塞、效率下降、寿命缩短的问题,尤其公开了一种用于人工湿地的污水处理监管系统,包括服务器,服务器通信连接有数据采集单元、主体设施水量监管单元、动力设施电力监管单元、污水净化设施监管单元、反馈管控单元和管控终端;本发明,通过从不同层面利用不同的处理方式,实现了对人工湿地的水量运行状态、电力运行状态以及堵塞情况的监管分析,并通过触发相应的控制操作,来实现对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的全面监管,保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的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4681977B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210421787.3
申请日:2022-04-21
Applicant: 淮北师范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技术,用于解决滤杂网被杂质占据影响过滤速度、杂质中废水造成设备脏污和杂质除臭较困难的问题,具体为一种人工湿地与微生物燃料电池废水处理耦合装置,包括处理箱,所述处理箱内部下表面连接有滤杂网;本发明通过挤压板上下运动过程中,滑动齿条带动驱动齿轮转动,使传输带上的刮板对滤杂网上的杂质进行刮除,并带动至一侧后呈抛物线抛出,不会堆积在滤杂网上占用滤杂网的过滤空间,影响滤杂网的过滤速度,通过挤压板下压时进行杂质的榨干操作,榨干的杂质不会因废水对排出装置造成脏污的情况,通过传动辊带动往复丝杠转动,使榨干后的杂质更加易于吸收除臭剂进入内部,对杂质进行臭味的消除。
-
公开(公告)号:CN118878292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1391117.7
申请日:2024-10-08
Applicant: 淮北师范大学
IPC: C04B28/10 , C04B24/42 , C04B18/12 , C07F7/18 , C04B103/6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煤矸石固废物综合利用制备高强度地砖的工艺,用于解决现有的煤矸石固废物地砖存在着强度低、防水性差的缺点,难以满足工程应用的实际需求的问题;该工艺利用煤矸石固废物为主要原料进行综合利用制备高强度地砖,实现了煤矸石固废物的有效利用,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而且通过优化工艺和原料配比,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且制备得到的地砖具有高强度、高耐磨性、良好防水性能的优点,满足现代建筑对材料性能的高要求,可广泛应用于建筑装饰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8303294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615096.6
申请日:2024-05-17
Applicant: 淮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 淮北师范大学 , 安徽淮海实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活化煤矸石基压缩生态土及其制备方法,涉及资源利用技术领域。本发明与之前的煤矸石利用方法相比,解决了煤矸石与生土简单掺混成的煤矸石基质孔隙大、结构性差且保水能力低,从而限制了植物生长。且现有技术中,没有考虑煤矸石中的重金属污染问题,煤矸石中的施肥潜力有待提高的问题;通过钝化处理解决了煤矸石中的重金属污染问题,同时通过对煤矸石进行改性处理,同时添加堆肥材料等提高煤矸石的肥力,基于有机保水材料和糯米基材料等固化有机质,增加煤矸石的耐候性,改善土壤的结构和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057439A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210783639.6
申请日:2022-07-05
Applicant: 淮北师范大学
IPC: C01B32/33 , C01B32/318 , C01B32/342 , C01B32/3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环保免煅烧的煤矸石活化方法,涉及煤矿资源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用于解决煤矸石加热过程中产生的挥发性有害气体无法有效吸附,且活性和分散均匀性需要进一步提高的技术问题,通过将煤矸石、铝土矿渣在助磨剂的助磨作用下,产生晶格畸变和局部破坏,产生各种缺陷后内能增大,反应活性提高;微波炭化步骤生成挥发性的有害气体,与煤矸石内含有的SO3一同气化后被多孔吸附剂吸附,缩短了热处理时间,提高了炭化细粉中Al2O3、SiO2的含量以及反应活性;研磨过筛步骤使得造球颗粒均匀细化,形成活性成分高且分散均匀的煤矸活化料,作为水泥的胶凝材料能够良好地提高抗压强度,缩短初凝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4798051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528162.7
申请日:2022-05-16
Applicant: 淮北师范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矸石破碎筛分一体化处理设备,涉及煤矸石破碎筛分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现有装置对于煤矸石的破碎效果不佳以及筛分效率低的问题,转盘的两端均通过点焊固定有曲柄,机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若干支架,且对应设置的支架的外侧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转杆一,转杆一相邻的一侧通过点焊固定有框架,转杆一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筛框,筛框的内部对称固定有弧形板,两个弧形板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有筛网,机架的顶部安装有若干输料轨,框架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连杆一和连杆二;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对煤矸石进行多级破碎,以及通过筛框的快频率偏转提高对煤矸石的筛分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590905A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210451137.3
申请日:2022-04-27
Applicant: 淮北师范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整体式人工湿地废水处理系统,涉及人工湿地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设置湿地废水处理单元、湿地信息采集单元、湿地基础运检单元、湿地深度运行单元和文本编辑单元,在使废水在湿地处进行自流动净化的基础上,通过对湿地处环境参数的信息采集、分析、对比和处理,并配合采集湿地净化能力,从而实现湿地处环境参数与湿地净化能力有机结合,使湿地达到最佳饱和状态,从而提高净化的效率和能力,解决了传统湿地无法对环境参数进行检测并处理,无法使湿地的净化处于实时饱和状态,造成传动湿地净化处理效率较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978378B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472820.0
申请日:2024-10-22
Applicant: 淮北师范大学
IPC: C04B28/14 , C04B24/12 , C04B18/12 , C04B18/08 , C04B18/14 , C04B14/42 , C03C25/32 , C03C25/1025 , C07C273/18 , C07C275/24 , C07C201/12 , C07C205/37 , C07C213/02 , C07C217/8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成本固废基高强度胶凝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用于解决现有的固废基胶凝材料强度不佳,难以满足现代建筑工程的强度需求的问题;该制备方法以煤矸石、粉煤灰、脱硫石膏、矿渣作为主要原料制备胶凝材料,实现了固废高附加值综合利用,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大幅减少了固废堆存对环境的危害,再向其中加入联结增强剂以及包覆改性玻纤进行性能增强改性,显著增强了胶凝材料内部结构的紧密结合度,使之在承受外力作用时展现出优异的韧性与抗裂性,不仅赋予了胶凝材料高度可塑性、力学强度、抗冲击性能以及耐腐蚀性能,使之既强韧又耐用,提升胶凝材料的综合性能,有力推动基础设施建设的绿色发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