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调温集流体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952103B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110233697.7

    申请日:2021-03-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调温集流体的制备方法及应用,目的在于保持锂离子电池温度恒定,解决电池过热和遇冷时性能恶化问题。该集流体不需要借助外部提供的额外能量:当电池过热时,集流体内智能调温层会将多余热量储存起来,降低电池温度;当电池遇冷时,集流体内智能调温层将储存的热量释放出来,提高电池温度。由此,该智能调温层可对电池热量进行“削峰填谷”式管理,达到智能控温的目的。本发明无需要借助外部提供的额外能量,具有响应速度快、储放热过程平稳可控、结构简单、集成度高、无控温元件和系统、不占用电池模组空间、成本低廉等优点。

    一种钛合金材料在电解合成丁二酸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821307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0438739.5

    申请日:2022-04-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极材料领域,涉及一种钛合金材料在电解合成丁二酸中的应用。本发明所述应用,是将钛合金材料作为阴极电极应用于电解合成丁二酸;所述的钛合金材料为TC4、TC21、TC4@C和TC4@N的至少一种。本发明通过将钛合金材料应用于电解合成丁二酸,得到一种能够应用于电解合成丁二酸的耐腐蚀低渗氢钛合金材料。应用该钛合金电极电解合成丁二酸,可获取94%以上的电流效率,并降低槽电压;可有效替代铅合金电极,避免铅离子污染丁二酸产品;替代纯钛阴极(TA1和TA2)电极可降低电极渗氢,并进一步提高纯钛电极的耐腐蚀性,能够作为一种具有工业化应用高效节能的电解合成丁二酸的电极材料。

    一种激发液体等离子体表面改性金属锂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821243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0439451.X

    申请日:2022-04-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激发液体等离子体表面改性金属锂的方法,属于金属锂材料加工技术领域。所述方法首先将金属锂放置在等离子体反应器内,加入一定量的有机溶剂浸没金属锂后密封,开启直流电源后位于液体溶剂两侧的金属电极之间形成等离子体,为有机溶剂与金属锂之间的反应提供能量,在金属锂表面构筑一层均匀致密的保护层。均匀致密的保护层能够将金属锂和空气隔绝,从而防止空气对金属锂的腐蚀,此外,通过液体溶剂的种类选择,还可以在金属锂表面构筑有利于其发挥电化学性能的保护层,在提高空气稳定性的同时提高其充放电性能。该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快速高效,极具规模化生产的潜力。

    一种制备非晶硅/碳复合材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13186B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1910791611.5

    申请日:2019-08-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硅化镁为原料制备非晶硅/碳复合材料的方法及其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应用。非晶硅能够更好地缓冲硅体积膨胀,增强结构稳定性,是最有潜力的高比容量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之一,而碳包覆是对硅负极进行改性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以绿色环保的碳酸盐为碳源,利用了硅化镁分解出的镁与碳酸盐发生还原反应,在碳酸盐还原为碳的同时沉积在硅颗粒表面,从而将非晶硅的制备和包碳这两个步骤合为一步,优化了制备工艺,同样得到了具有性能优势的硅/碳复合材料。制得的非晶硅/碳复合材料在1A g‑1循环970次后的放电容量接近570mAh/g,具有优异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

    一种准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172867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757507.6

    申请日:2022-06-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固态锂电池技术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准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准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方法为,向氟代溶剂中加入锂盐、交联剂、引发剂,搅拌得到均匀的混合溶液,即为准固态聚合物电解质;且氟代溶剂、交联剂、引发剂的质量比为(90‑98.4):(0.5‑10):(0.01‑1)。随后将混合溶液注入多孔支撑材料,组装液态锂离子电池后加热,在电池内部原位聚合获得固态锂离子电池。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改善了电极和电解质之间的界面接触并提高了固态电解质的耐高压性能,使其可以匹配高压富锂锰基正极材料,提高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安全性。

    一种碳基过渡金属氧化物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597079A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210113826.3

    申请日:2022-0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基过渡金属氧化物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加热生物质材料并进行碳化处理,得到生物质炭;先混合生物质炭和包含过渡金属氧化物的水热溶液,再加热混合溶液并进行水热反应,然后分离固态产物,得到复合基材;加热复合基材并进行煅烧处理,得到电极材料;还提供了由上述制备方法制成的电极材料及其在超级电容中的应用。本发明的方法具有生产成本低、过渡金属氧化物在生物质材料表面分布均匀的优点;本发明的电极材料中具有电荷存储能力好的优点;本发明通过将电极材料应用于超级电容中,在保证超级电容的电化学性能的同时,有利于拓宽超级电容的应用领域。

    一种利用硼酸合成卤化硼酸锂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93807B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010749396.5

    申请日:2020-07-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新材料合成领域,主要涉及一种卤化硼酸锂的合成方法。针对卤化硼酸锂传统的合成方法成本高、工艺复杂、能耗大等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硼酸合成卤化硼酸锂的方法。所述方法以硼酸、硼氢化锂、卤化锂与含锂物质为原料,通过加热的方法,合成了纯相卤化硼酸锂。本发明所述的卤化硼酸锂的合成方法具有成本低、工艺简单、环境友好、易于工业化的生产特点。

    一种低温制备硅/碳化硅材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89831B

    公开(公告)日:2021-10-15

    申请号:CN201910791606.4

    申请日:2019-08-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硅化镁为原料直接捕捉CO2低温制备硅/碳化硅的方法。硅/碳化硅材料是近年来研究应用较广泛的一种新型材料,具有耐磨、耐腐蚀和耐高温等特点,在机械、化工和冶金等领域应用较多。目前,硅/碳化硅材料的制备工艺主要有无压液相烧结、热压烧结、反应烧结和先驱体转化法。上述方法的反应温度均大于1500℃,能耗大、成本高昂。本文提供了一种利用硅化镁为原料直接捕捉CO2低温制备硅/碳化硅的方法,该方法在300℃就能发生反应。同时也捕捉了CO2气体,缓解了温室效应。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