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409647B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111480433.8
申请日:2021-12-07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喹吖啶酮的双功能电致变色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有机化学技术领域。一种基于喹吖啶酮的双功能电致变色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变色材料的变色材料单体结构如式Ⅰ,(Ⅰ)一种前文所述的一种基于喹吖啶酮的双功能电致变色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使咔唑通过烷基化反应,得到咔唑衍生物6C‑CZ;(2)使喹吖啶酮与咔唑衍生物6C‑CZ发生取代反应,得到变色材料单体;(3)将变色材料单体溶解于混合液中,加四丁基六氟磷酸铵,在三电极体系中进行电化学聚合成膜,得到所述电致变色材料。本发明的电致变色材料,能够实现粉红色‑橙色‑绿色的多色可逆转变,还具有电致荧光特性,能够实现橙色荧光‑荧光猝灭的可逆转变。
-
公开(公告)号:CN115449223A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11109454.3
申请日:2022-09-13
Applicant: 常州贺斯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浙江工业大学
IPC: C08L83/07 , C08L83/05 , C08K9/10 , C08K7/28 , C08K9/06 , C08K7/18 , C09C1/00 , C09C1/04 , C09C1/40 , C09C3/06 , C09C3/12 , C09K5/14 , C23C18/18 , C23C18/4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导热界面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粗化、敏化、活化、烘干、制备银液和还原液、玻璃微珠表面化学镀银等一系列操作得到自制镀银玻璃微珠。以端乙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和甲基含氢硅油为有机基体,以上述自制镀银玻璃微珠和球形氧化铝、氧化锌作为导热填料,通过导热填料改性—真空搅拌—平板硫化—烘干等一系列工序,制备了一种导热性能高、柔韧性好、绝缘性佳、重量轻的高导热界面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5109468A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10928090.5
申请日:2022-08-03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IPC: C09D123/08 , C09D5/14 , C09D5/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水性阻尼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水性乳液基体、水、颜填料、复合抗菌材料、复配阻燃剂、功能小分子、功能填料、偶联剂、分散剂、消泡剂、基材润湿剂、成膜助剂。本发明将接枝季铵盐的载纳米银四针状氧化锌晶须制备的涂料中作为抗菌材料及阻尼增强填料引入到涂料体系中,一方面与聚合物之间存在氢键相互作用,使得聚合物链段之间的相对移动造成阻力与限制,从而增大内耗,起到增强涂料阻尼效果的功能;另一方面既减少了纳米银的团聚现象,又形成了季铵盐阳离子抗菌、纳米银金属接触杀菌与氧化锌杀菌的协同抗菌作用,增强了涂料的广谱抗菌性与抗菌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0606939B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1910653201.4
申请日:2019-07-19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聚(N,N‑二苯基‑4‑(2,5‑二甲基‑1H‑吡咯‑1‑基)苯胺)作为电致变色材料的应用,所述聚(N,N‑二苯基‑4‑(2,5‑二甲基‑1H‑吡咯‑1‑基)苯胺)如式(I)所示:式(I)中,n代表平均聚合度。以及提供一种聚(N,N‑二苯基‑4‑(2,5‑二甲基‑1H‑吡咯‑1‑基)苯胺)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所述的聚合物具有多色显示、快速的响应时间,较高光学对比度等优异的性能,是潜在的电致变色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0716360B
公开(公告)日:2022-01-14
申请号:CN201910904099.0
申请日:2019-09-24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IPC: G02F1/1516 , G02F1/153 , G02F1/15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性能全固态聚合物电致变色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高性能全固态聚合物电致变色器件结构依次包括:透明导电电极一、电致变色层、电解质层、离子储存层、透明导电电极二。通过选择PANI薄膜作为电致变色层,PEDOT:PSS为离子储存层,两种聚合物材料在施加电压时均表现为从透明到深色的颜色变化,因此获得了高光学对比度、快速响应的全固态聚合物电致变色器件,在智能眼镜、防眩目后视镜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且所述操作过程简单,原料成本低,且制备过程安全无污染,符合绿色生产的要求和保护环境的生态理念。
-
公开(公告)号:CN110126396B
公开(公告)日:2022-01-14
申请号:CN201910229037.4
申请日:2019-03-25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IPC: B32B25/02 , B32B25/04 , B32B25/14 , C08L33/14 , C08L79/02 , C08K3/34 , C08K3/26 , C08K3/38 , C08K3/22 , C08J5/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叠层复合阻尼片材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复合材料由玻璃化温度有差别的两种不同聚合物基阻尼材料模压成型得到,通过调节功能性添加剂的量来控制两种不同聚合物基阻尼片材的玻璃化温度,将不同玻璃化温度的两片等厚的阻尼片叠层模压成型。本发明所述的不同阻尼层间的组分性能的组合可以自由控制,制备方法简单,适合工业化生产,同时该叠层复合阻尼材料对阻尼温域、阻尼性能均有效果,在减震降噪阻尼材料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9796612B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1811635113.3
申请日:2018-12-29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苝酰亚胺衍生物自组装薄膜及其制备电致变色膜器件中的应用。所述的苝酰亚胺衍生物自组装薄膜结构式如式(I)所示,式(I)中n代表自组装层数,n取4~16。本发明所制备的电致变色材料与现有的其他电致变色材料相比,具有可逆的颜色变化,高颜色对比度、较快的响应时间等优点。其可显示从红色到紫色的颜色变化,光学对比度可达61.1%,响应时间为1.23s,是潜在的电致变色材料。式(I)中,n代表自组装层数,n为4~16层。
-
公开(公告)号:CN112666770A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申请号:CN202110036765.0
申请日:2021-01-12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IPC: G02F1/1516 , G02F1/155 , C08F220/38 , C08F220/14 , C08J3/075 , C08L33/14 , C08L33/12 , C08K5/42
Abstract: 一种基于P(SPMA‑MMA)水凝胶电解质的电致变色柔性器件,所述电致变色柔性器件为层状结构,所述层状结构自上而下依次为导电电极1、电致变色层、电解质层、离子储存层和导电电极2。以及提供一种基于P(SPMA‑MMA)水凝胶电解质的电致变色柔性器件的制备方法,提供一种高透过率、高离子导电率、优异电化学及热稳定性的聚(甲基丙烯酸3‑磺酸丙酯钾盐‑甲基丙烯酸甲酯)水凝胶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并将其作为电解质层组装了电致变色柔性器件。器件制备工艺简单、节能环保,在不同电压下可实现颜色和透过率的可逆变化,且综合性能优异,在智能手表、彩色电子纸等便携式、可穿戴柔性显示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9096507B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1810745981.0
申请日:2018-07-09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IPC: C07D233/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如式(I)所示的咪唑型离子液体修饰的三苯胺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三苯胺类衍生物可作为聚合单体在制备电致变色薄膜中的应用;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合成的材料聚合得到的薄膜可应用于电致变色领域,具有相比于未接离子液体材料更快速的响应时间,是性能优秀的电致变色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2126293A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2010878417.3
申请日:2020-08-27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IPC: C09D133/04 , C09D5/08 , C09D7/6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石墨烯改性丙烯酸树脂基防腐阻尼涂料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加入钛酸酯偶联剂和热处理方法,改善了石墨烯在水性丙烯酸树脂基体中的分散性,利用片层石墨烯的物理阻隔作用,在保持原有阻尼性能的基础上,有效提高了涂料的防腐性,得到一种兼具阻尼与防腐性能的新型功能涂料,能够在发挥阻尼作用的同时减少基材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发生腐蚀,在建筑外墙、高铁车厢、空调外机等领域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
-
-
-
-
-
-
-
-